位置:首页诗词大全>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译和赏析

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329 更新时间:2023/12/30 5:30:40

涉江采芙蓉

两汉:佚名所属类型:高中古诗,古诗三百首,古诗十九首,思乡,怀人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及注释

译文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要分隔两地不能在一起,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注释

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遗(wèi):赠。

远道:犹言“远方”。

还顾:回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形容无边无际。

同心:古代**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赏析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写别的情诗。在古代封建社会里,生活是很简单的,最密切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夫妻朋友关系,由于战争、徭役仕宦,这种亲密关系往往长期被截断。更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书信无法往来,相隔两地音信全无,就成为许多人私生活中最伤心的事。因此中国古典诗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表达别离情绪的,就主题来说,这首诗是很典型的。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芙蓉:荷花的别名。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这两句是说,划船到江中去采集荷花,又来到沼泽地摘取芬芳的兰草。秋时节,江南水乡,日暖花香,荷花盛开,女主人公在江中泽畔采集了鲜艳的荷花,又摘取了芬芳的兰草。诗歌就这样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起笔,芙蓉、兰泽、芳草等语,将画面装饰的绚丽灿烂,让人顿感主人公形象雅洁,心情愉快美好。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遗:赠送,远道:远方。这两句是说,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我朝思暮想的心上人远在天边。这两句自问自答,感情陡然一转,由欢乐转为悲哀,一腔热忱,遭到兜头一盆水泼来,一霎时天地为之变色,草木为之含悲,心中无限的凄凉寂寞,伤心失望。这是一句深沉的疑问,一声无奈的叹息。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还顾:回顾,回转头看。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遥远没有尽头。这两句是说,回头遥望我的故乡,长路漫漫看不到尽头。这两句承“远道”、“所思”而来,将读者的视线引遥远的远方,读者似乎看到男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伫立在路边,徒劳地向故乡方向望,他看到的道路漫漫浩浩,绵延不尽。故乡在哪儿?所思的人在哪儿?诗中的另一主人公,一个飘迫异乡的游子感情痛苦到极点。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同心:指夫妻。古代婚礼的一种仪式,新郎新娘用彩缎结同心,并相挽而行。终老:终生。这两句是说,两个心心相印的人啊,永远异地相思,只有忧伤陪伴他们终老。这两句诗是写一对长久分别得有情人,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更深的担忧涌上心头。

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从游子和思妇两个角度交错叙写,表现游子思妇的强烈情感;运用悬想手法,在虚实结合中强化了夫妻之爱以及妻子对丈夫的深情。

作者

所属朝代:两汉

标签: 涉江采芙蓉

更多文章

  • 赠从弟·其二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赠从弟

    赠从弟·其二两汉:刘桢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初中古诗,咏物,松树,言志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译文及注释译文高山上松树挺拔耸立,山谷间狂风瑟瑟呼啸。风声是多么的猛烈,松枝又是多么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

  • 梁甫行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梁甫行

    梁甫行两汉:曹植所属类型:初中古诗,同情,人民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草野一作:草墅)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译文及注释译文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平时就住在野外的草棚里。妻子和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

  •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两汉:佚名所属类型:初中古诗,古诗三百首,乐府,民歌,叙事,忧国忧民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遥看一作:遥望)中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译文

  • 龟虽寿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龟虽寿

    龟虽寿两汉:曹操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初中古诗,咏志,哲理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文及注释译文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躺

  • 观沧海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观沧海

    观沧海两汉:曹操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初中古诗,乐府,写景,山水,抒情,志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文及注释译文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

  • 七步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晴天标签:七步诗

    七步诗两汉:曹植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小学古诗,劝诫,亲情,最美,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一作: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译文及注释译文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

  • 长歌行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长歌行

    长歌行两汉:曹植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小学古诗,励志,哲理,惜时,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译文及注释译文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

  • 明太祖-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历史

    姓名:朱元璋性别:男别名:朱重八、朱国瑞民族:汉职业:皇帝濠州(安徽凤阳)人,本名重八,后改名兴宗,加入郭子兴带领的红巾军后改名为“元璋”。朱元璋小时候贫寒,曾为地主放牛娃(1328年-1344年)。元至正四年(1344)入皇觉寺(主要是乞讨),二十五岁加入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起义军抵抗元朝,至正十六

  • 明朝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简介,明朝历史

    明代(1368―1644),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皇朝,前期选择定都南京,明成祖时期政府定都北京。传16帝,共276年。 元末爆发红巾叛逆,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朱元璋称为吴王。在历史上,它被称为西吴。公元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于应天府(南京);1421年朱棣迁顺天府

  • 大明鼎盛疆域及行政划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大明疆域,明朝历史

    在大明朝初期在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的时期,明朝军队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大概在明成祖的时期,明朝的疆域就到达全盛了。具体表现在疆域的东北、大西北、西南、东南四个角。在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基本上到如今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一带了。大西北则稍逊得多,并没有具体控制现在的新疆地区,只进入了现在的新疆的东部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