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上之回原文、翻译和赏析

上之回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648 更新时间:2023/12/15 4:53:48

上之回

唐代:李贺所属类型:抒情,喜悦,期望,歌颂

上之回,大旗喜。

悬红云,挞凤尾。

剑匣破,舞蛟龙。

蚩尤死,鼓逢逢。

天高庆雷齐坠地。

地无惊烟海千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皇帝胜利归来,大旗欢舞招展。

红旗如云片连片,旗端羽饰随风卷。

宝剑破匣腾空起,恰如蛟龙舞蹁跹。

黄帝凯旋蚩尤死,战鼓咚咚声震天。

高天雷声欢庆,祥云笼盖大地。

地上无烽烟,海内千里庆胜利。

注释

**上之回:系乐府旧题,汉乐府《铙歌》曲之一。此指天子返回京师。

**大旗喜:用拟人化的手法,写皇帝的胜利使军旗也欢欣飘扬。

**红云:指红色的大旗连成一片,状如云霞。

**挞(tà)凤尾:指风吹旌旗,翩翩拂击旗端羽毛。凤尾:旗上的羽饰。

**剑匣破:据《拾遗记》载,传说上古帝王颛项有把宝剑,常在匣中发出虎啸龙吟般的鸣声。如有敌兵来犯,剑会自动破匣腾空,飞去杀敌。

**舞蛟龙:比喻宝剑飞舞的情景。

**蚩(chī)尤:传说中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首领,曾发动叛乱,后被黄帝擒杀。

**逢(péng)逢:鼓声。

**庆雷:欢声雷动。一作“庆云”。庆云即五色云彩,古人以为祥瑞之气。堕地:意思是笼罩大地。

**惊烟:报警的烽火。海:海内,指全国。这句谓中国大地战争平息,四海之内处处安宁。

赏析

李贺很少写欢庆的诗。他所处的社会本来就很少值得喜庆的事,满目疮痍,叫人喜不起来;另外诗人遭际坎坷,他也很少有欢乐的时候;再加上诗人性格内向,比较悲观。这种种原因,都使得李贺的作品中很少歌颂欢乐、抒发愉快情感的诗歌。这首《上之回》却是一首欢庆胜利的颂歌。

这首诗一连用了八句三字句,音韵急促,一气流贯,表达极度欣悦的心情。

“上之回,大旗喜。悬红云,挞凤尾”前四句通过写景突出喜庆的景象。用“喜”字来形容红旗飘扬,使红旗染上了情感的色彩。到处是红旗、好似是悬在天上的红云,红旗上的凤尾相互拍打着。这真像是一片旗的海洋。诗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被红旗包围着的喜庆的境地里。

“剑匣破”四句,追述胜利的经过。诗人在这四句中用了两个典故,只用了十二个字写出了这次战斗的历程,语言十分精炼。宝剑冲破剑匣,如蛟龙腾飞起舞,杀向敌人,用以形容朝廷军队的威武神速,写出了军队的不可抵挡的气势。读着这两句,好像看到朝廷的军队所向披靡,摧枯拉朽地打击着敌人。敌人被歼,叛乱平定,到处是一片庆祝胜利的鼓声。用“蚩龙”这一典故十分确切地表达了诗人的感情以及喜悦的心境。

这八句短促的三字句,既把场面、战斗经过写出,更把诗人那种抑制不住的感情生动地表达了出来。它们真像一泻千里的激流,奔腾着、翻滚着,掠过读者的心田,激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最后两句“天高庆雷齐堕地,地无惊烟海千里”是七言句,抒发着诗人美好的理想。他想象着平定叛乱藩镇之后和平安定的美好景象。欢呼声像天上的雷声降落地上那样,到处是欢声雷动;在辽阔的国土上,再不会有使人惊心动魄的烽烟。四海之内,平静无波。中唐时期经过了连绵八年的安史之乱,社会已经陷入极度混乱;各地方藩镇又发动割据战争,战火不息,人民的生活在征战中更加痛苦。渴望和平、安定,是当时人民的普遍愿望。

这首诗是诗人在胜利的喜悦中一气呵成的,似乎是感情的喷发,未经雕饰,但是,诗人却是经过精心构织的。他在整首诗中,突出了红色。那鲜红的旗帜,如火红的海洋,如满天的红云,这就突出了喜庆的色彩;此外,诗中还突出了逢逢的鼓声,和鲜红的色彩相映衬,有声有色地把喜庆的热烈场面刻画了出来。这正是诗人在艺术安排上虽用力构思,但已达到似乎漫不经意的成熟境地。

作者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所属朝代:唐代

标签: 上之回

更多文章

  •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菩萨蛮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唐代:韦庄所属类型:宋词三百首,离别,离情,思归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语。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译文及注释译文当时红楼离别之夜,令人惆怅不已,香灯隐约地映照着半卷的流苏帐。残月将落,天刚破晓时,“我”就要出门远行,美人含着

  • 秋夜寄邱员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秋夜寄邱员外

    秋夜寄邱员外/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唐代:韦应物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秋天,怀人,友情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译文及注释译文在这秋夜我心中怀念着你,一边散步一边咏叹这初凉的天气。寂静的山中传来松子落地的声音,遥想你应该也还未入睡。注释丘二十二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

  • 天末怀李白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天末怀李白

    天末怀李白唐代:杜甫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写风,怀人,友情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译文及注释译文从天边吹来阵阵凉风,你现在的心境怎么样呢?不知道我的书信你何时才能收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浪。创作诗文最忌讳坦荡的命途,奸佞小人

  • 贫女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贫女

    贫女唐代:秦韬玉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女子,生活,哲理,怀才不遇,忧愤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译文及注释译文贫家的女儿不识绮罗的芳香,想托个良媒说亲更感到悲伤。谁能爱我高尚的品格和情调?却都喜欢时

  • 问刘十九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问刘十九

    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饮酒,生活,友情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译文及注释韵译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至,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意译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香气扑鼻。用红泥烧制成的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

  •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代:王维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送别,慰勉,友情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孤村一作:孤城)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译文及注释译文**清明时代

  • 夏日南亭怀辛大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夏日南亭怀辛大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代:孟浩然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夏天,怀人,友情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中一作:终)译文及注释译文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

  • 八阵图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八阵图

    八阵图唐代:杜甫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怀古,写人,哲理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名成一作:名高)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译文及注释译文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注释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 画鹰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画鹰

    画鹰唐代:杜甫所属类型:题画,写鸟,励志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译文及注释译文洁白画绢之上,突然腾起风霜气,原来纸上苍鹰,凶猛不同一般。竦起身躯,想要捕杀狡兔;侧目而视,目光深碧锐利。只要解开丝绳铁环,画鹰就会凌空飞去;只要轻轻

  • 巴女谣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巴女谣

    巴女谣唐代:于鹄所属类型:民谣,儿童,乡村,生活,田园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译文及注释译文一个巴地小女孩骑着牛儿,唱着竹枝词,沿着处处盛开着荷花、铺展菱叶的江岸,慢悠悠地回家。不怕天晚了找不到家门,我知道我家门前有一棵芭蕉高高地挺出了木槿篱笆。注释巴: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