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八阵图原文、翻译和赏析

八阵图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225 更新时间:2024/1/16 12:04:44

八阵图

唐代:杜甫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怀古,写人,哲理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名成一作:名高)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注释

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盖:超过。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赏析

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治今重庆奉节)时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大历元年(766)。“八阵图”,指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反映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

这两句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第一句是从总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辅助刘备从无到有的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这一高度概括的赞语,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说,诸葛亮创制的八阵图使他声名卓著。对这一点古人曾屡加称颂,而杜甫的这句诗则是更集中、更凝练的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

这两句诗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三分国”对“八阵图”,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在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做了铺垫。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八阵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据《荆州图副》和刘禹锡《嘉话录》记载,这里的八阵图聚细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棋布,排列为六十四堆,始终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变,即使被夏天大水冲击淹没,等到冬季水落平川,万物都失故态,唯独八阵图的石堆却依然如旧,六百年来岿然不动。前一句极精炼地写出了遗迹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石不转”,化用了《诗经·国风·邶风·柏舟》中的诗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在作者看来,这种神奇色彩和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内在的联系:他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动摇。同时,这散而复聚、长年不变的八阵图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诸葛亮对自己赍志以殁表示惋惜、遗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紧接着写的最后一句是“遗恨失吞吴”,说刘备吞吴失计,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

当然,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无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垂暮无成”(黄生语)的抑郁情怀。

这首怀古绝句,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但这种议论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语言生动形象,抒情色彩浓郁。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所属朝代:唐代

标签: 八阵图

更多文章

  • 画鹰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画鹰

    画鹰唐代:杜甫所属类型:题画,写鸟,励志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译文及注释译文洁白画绢之上,突然腾起风霜气,原来纸上苍鹰,凶猛不同一般。竦起身躯,想要捕杀狡兔;侧目而视,目光深碧锐利。只要解开丝绳铁环,画鹰就会凌空飞去;只要轻轻

  • 巴女谣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巴女谣

    巴女谣唐代:于鹄所属类型:民谣,儿童,乡村,生活,田园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译文及注释译文一个巴地小女孩骑着牛儿,唱着竹枝词,沿着处处盛开着荷花、铺展菱叶的江岸,慢悠悠地回家。不怕天晚了找不到家门,我知道我家门前有一棵芭蕉高高地挺出了木槿篱笆。注释巴:地名,

  • 牧童词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牧童词

    牧童词唐代:张籍所属类型:写人,抒情,揭露,社会,黑暗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垄头。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译文及注释译文村外草地去放牛,我看见村庄四面庄稼绿油油。山坡上乌鸦饥饿啄牛背,害得我不敢游戏和

  • 早春夜宴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早春夜宴

    早春夜宴唐代:武则天所属类型:宴会,写山,写水,愉悦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译文及注释此诗见于《全唐诗》卷五《则**后》。这是一首写游宴山水的诗,相当有特色。第一句表明时节,第二句说明和谐愉悦的气氛,第三四句描写美景,五六两句突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代:岑参所属类型:重阳节,登高,思乡,菊花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译文及注释译文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惜再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怜惜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注释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强:勉强。登高:重阳节有登高

  • 上堂开示颂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上堂开示颂

    上堂开示颂唐代:黄檗禅师所属类型:梅花,励志,哲理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译文及注释译文摆脱尘念劳心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必须拉紧绳子、俯下身子在事业上卖力气。如果不经历冬天那刺骨严寒,梅花怎会有扑鼻的芳香。注释尘劳:佛教徒谓世俗事务的烦恼。迥(jiǒng)脱:迥

  • 风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风

    风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写风,励志,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译文及注释译文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注释解落:吹落,散落。解:解开,这里指吹。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能:能够。二月:农历二

  • 始闻秋风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始闻秋风

    始闻秋风唐代:刘禹锡所属类型:秋天,写风,励志昔看**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译文及注释译文去年看菊花我和您告别,今年听到蝉叫我又返回。五更的风声飕飗枕上觉,一年的颜状变化镜中来。战马思念边草拳毛抖动,大

  • 赏牡丹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赏牡丹

    赏牡丹唐代:王建所属类型:咏物,写花,惜花,牡丹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满蕊攒黄粉,含棱缕绛苏。好和薰御服,堪画入宫图。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译文及注释译文这花声价不同其他花草,绽放时刻溢满整个国都。芳

  • 小松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小松

    小松唐代:齐己所属类型:咏物,讽喻,励志,哲理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木,直待**始道高。译文及注释译文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现在才发现已经长的比蓬蒿高出了许多。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经高入云霄了,才承认它的伟岸。注释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