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清平乐·太山上作原文、翻译和赏析

清平乐·太山上作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510 更新时间:2023/12/5 5:43:55

清平乐·太山上作

金朝:元好问所属类型:自然,写景,赞美,抒情

江山残照,落落舒清眺。涧壑风来号万窍,尽入长松悲啸。

井蛙瀚海云涛,醯鸡日远天高。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放眼远望,江山映一抹残阳。分明莽莽苍苍。深涧幽壑风来,万千孔穴呜呜作响,汇入松涛声悲壮。

如井蛙面临大海云涛观赏,似醯鸡看到了日远天长。在这千峰顶上,醉眼朦胧微张;见世间多少事务,原来不过与秋毫相当。

注释

词作于金亡后二年(1236),时作者与友人游泰山。太山,即泰山。

井蛙:作者谦称。井底之蛙,由于受的狭小环境的局限,不知道有个大海,因此也不可能去谈论大海。

醯鸡:醋瓮中一种小虫(即蠛蠓)瓮子有盖盖着,不见天日;一旦揭去盖子,它就见到天了,为词人谦称。

赏析

词为登眺之作,上片写登高所见、所闻,下片写登泰山而产生的自我渺小之感。词中,景象苍莽,境界阔大,充满着对人间伟观的赞叹,也表现了词人开阔的胸怀襟度。同时,“江山残照”之景其字面组合,及“悲啸”、“醉眼”等,也隐藏着词人的家国之痛。

江山残照,落落舒清眺——落落:清晰的样子。清眺:开阔而清晰的视野。这两句是说在泰山顶上,夕阳馀晖映照下的无限江山,苍莽辽阔,可以极目四望,尽情展开视野。在壮美的景色中,词人胸怀也因之宽广,不禁忘却了烦恼与哀痛,陶醉于大自然的造化之中。这两句写景峭拔雄健,气度恢弘,渲染了苍凉旷荡的氛围。“落落舒清眺”受杜甫《次空灵岸》诗“落落展清眺”之影响,但易“展”为“舒”,不仅是平仄格律的要求,而且突出了心情之舒畅和意境之清远。

涧壑风来号万窍,尽人长松悲啸——涧壑:山的沟谷。窍:孔洞。涧壑风来,山鸣应,松林也在风中怒吼悲鸣,林涛奔涌。这两句没有继续写视觉所见,而是转入对听觉形象的描写,在极短的篇幅里面,描写极其丰富的内容,使读者对泰山有了一个立体的多维印象。《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这两句便是由此脱胎而出。其一从山谷中写风,一从松林问写风。风不可见,借物而知,一“号”一“啸”,极为雄壮,富于表现力。“入”字将谷中风和松问风自然完美地连在一起,动感十足。“悲”字又具有词人的主观色彩,同时开后片的抒情。

井蛙瀚海云涛,醯鸡日远天高——《孟子·尽心上》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以其高耸特立,视野开阔,历来为登临的人们所赞叹。词人登泰山而纵览,自比于井蛙见到波涛如云,醯鸡见到天高日远,大开了眼界。“井蛙”出于《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井底之蛙,由于受所处狭小环境的局限,不知道有个大海,因此也不可能去谈论大海。词中以井蛙与瀚海、云涛并列,不用动词连接,只是把几个小大悬殊的事物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自然发展了原出典的意思。“醯(xi)鸡”见《庄子·田子方》篇,写孔子求见老聃问道后,出来告诉颜回说:“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欤!微(没有)夫子(指老聃)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醯鸡是醋瓮中的蠛蠓(一种小虫),瓮有盖子盖着,不见天日;一旦揭去盖子(发覆),它就见到天了。词人登上泰山,也有这种感受。

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秋毫:鸟兽之**至秋更生,细而末锐,谓之秋毫。比喻事物之微细。作者为眼前的奇妙景象所陶醉,站在干峰顶上,在大自然奇景中,领悟到了人世万物如秋毫之末,都微不足道,顿时忘却了各种烦恼与哀愁。“醉”字用得极其生动传神,不仅是酒醉,泰山的壮景更使词人陶醉。而醉眼迷蒙的词人形象,也正与壮景相融。

全词短短八句,四处化用《庄子》中的语句,却不向老庄思想中讨生活,中间也并非枯燥说理,而是以形象语抒发情怀,风格清脚沉郁,显得自然而精炼。

作者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所属朝代:金朝

标签: 清平乐

更多文章

  • 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骤雨打新荷

    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金朝:元好问所属类型:写景,抒怀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译文及注释译文绿

  •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金朝:元好问所属类型:豪放,黄河,写景,抒怀,情怀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袐神奸。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译文

  • 晚望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晚望

    晚望金朝:周昂所属类型:写景,抒情烟抹平林水退沙,碧山西畔夕阳家。无人解得诗人意,只有云边数点鸦。译文及注释译文淡淡轻烟笼罩着平野的树林,沙滩上的河水也渐渐退去;远处山峦碧绿苍翠,山间小屋笼罩在夕阳余晖中。没有人能了解我此刻的心情,只有天边飞过的几只寒鸦可与我一般,欣赏着景色,体会我的心情了。注释平

  • 立秋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立秋

    立秋金朝:赵沨所属类型:秋天,写景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梧叶一作:梧桐)译文及注释译文小乌鸦的鸣叫鸹耳,待乳鸦声散去时,只有玉色屏风空虚寂寞地立着。秋风吹来,顿觉枕边清新凉爽,就像有人在床边用绢扇在扇一样。睡梦中朦朦胧胧地听见外面秋风萧萧,可是醒来去找,却

  • 台山杂咏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台山杂咏

    台山杂咏金朝:元好问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写景,山水,写山,抒怀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呼号。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湍溪已作风雷恶,更在云山气象中。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译文及注释这句说站在五台山向北望去,天显得很

  •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二首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二首金朝:元好问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惨澹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高原出水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并州豪杰知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万裏荆襄入战尘,汴州门外即荆榛。蛟龙岂是池中物?虮虱空悲地上臣。乔木他年怀故国,野烟何处望行人?秋风不用吹华发,

  •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金朝:元好问所属类型:咏物,写花翠叶轻笼豆颗均,胭脂浓抹蜡痕新。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译文及注释译文被翠叶笼罩着的海棠花苞一颗一颗像豆子一样,是那么均匀;颜色就好像被涂抹上浓浓的胭脂,光泽娇嫩。我怀着满腔的情意,再三要留住花梢的露水;只怕它滴下花蕾的红艳,可惜了这片明媚的阳

  • **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金朝:王元粹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写雨,抒情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译文及注释译文雨过云开,西南的江面清平湛蓝,一抹微云横卧江上小滩一动不动。立在墙头的叽叽喳喳的鸟雀羽毛仍湿,楼外远处不时传来

  • 登岳阳楼望君山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登岳阳楼望君山

    登岳阳楼望君山明代:杨基所属类型:登楼,写景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镜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译文及注释译文在这晴朗的夜晚,洞庭湖上没有风,也没有沉沉暮霭,清澈的湖水犹如洁白的绸缎。远望君山只看到一点的青色,景色倒映水中好

  • 岳阳楼·春色醉巴陵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岳阳楼

    岳阳楼·春色醉巴陵明代:杨基所属类型:春天,写景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青。空阔鱼龙气,婵娟帝子灵。何人夜吹笛,风急雨冥冥。译文及注释译文美丽的春色陶醉了巴陵,楼外栏杆突出于洞庭湖中。洞庭湖气吞三楚江水,山则遥接九嶷,显出无限的青苍。空阔的湖面仿佛鱼龙变化,娉婷的君山就像湘妃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