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登岳阳楼望君山原文、翻译和赏析

登岳阳楼望君山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044 更新时间:2024/1/3 2:17:38

登岳阳楼望君山

明代:杨基所属类型:登楼,写景

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

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

镜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

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这晴朗的夜晚,洞庭湖上没有风,也没有沉沉暮霭,清澈的湖水犹如洁白的绸缎。

远望君山只看到一点的青色,景色倒映水中好似是湘水女神面对着明镜在梳头。

若说是湘女对明镜,为何还不把镜子收起来?仔细一看,却是青山对绿水,山也悠悠,水也悠悠。

浩浩洞庭湖水顺着长江滚滚的春水东流而下吧!让江水冲去自己无穷无尽的愁苦。

注释

岳阳楼:湖南岳阳县城西门楼,正对洞庭湖,远望君山,自唐以来为有名的游览胜地,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据传旧址是三国时吴将鲁肃训练水师的阅兵台,始建于东吴黄武二年(223年)。唐开元四元(716年),中书令张说贬岳州,在鲁肃原阅兵台兴工造阁,才定名岳阳楼。此后,岳阳楼几经兴发,当地官员屡加修缮,才使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幸存至今。

君山:在湖南洞庭湖中,又名湘山、洞庭山。相传帝之女娥皇女英为舜二妃,闻舜死于苍梧,自投湘江而死,成湘水女神,君山是其居处。

练:洁白的丝织品,这里用来比喻洞庭湖水的明净。

湘女:神话中的湘水之神。

芙蓉:双关湖中的荷花与镜中之人面芙蓉,既是荷花的别名,又以形容美人的颜面,所谓“芙蓉如面柳如眉”也。

悠悠:无穷无尽,无边无际。

春江:指长江,洞庭湖流入长江而东下。

巴陵:古郡名,治所在岳阳,因以作为岳阳的别称。万古愁:指湘水女神的无尽哀苦愁怨。

赏析

开篇破题,并点明时间,写诗人登上岳阳楼时最先所见之景;三、四句写远景,写君山之小与君山树木的葱茏,都是望中所见;五、六句写诗人从遐想中醒来,只觉得山也悠悠,水也悠悠,闲适极了;结尾两句,人笔锋一转,目光不再局限于眼前的君山,而是扩展到了整个洞庭湖,并且直抒感情,以情结景。全诗以白描的手法,写君山的景色,化人我于一体,熔古今于一炉,通俗而又深沉,清新而又自然。

“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两句总写登楼望湖所见景象,这是诗人登上岳阳楼时所获得的第一眼印象。“无烟”二字含蕴丰富,既写出湖面的空明澄碧,又暗指虽是傍晚登楼,但因无雾,视线很好,为望君山做好了铺垫。

“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二句则具体写望君山。“一点”,既是视觉的直感,也起了衬托作用,突出了湖的广阔浩森,因而楼上望山,不过“一点”而已。“青”字则写出了山的生气,暗应上句的“春”字。

“镜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二句紧扣上句写湖光山色相映,开阔渺远,悠悠无限。既写湖山之景,也写诗人登楼纵望之时,悠悠不尽之情。诗人从遐想中醒来,愁思渺邈,只觉得山也悠悠,水也悠悠,闲适极了。此二句之写景也为下两句直抒情怀打下基础。

最后,全诗用“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作结,诗人笔锋一转,目光不再局限于眼前的君山,而是扩展到了整个洞庭湖,由写景转入抒情。这两句含蕴丰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君山、岳阳,是长江水流出洞庭的湖口,因而,“流下春江去”是写实,但作者却以水喻愁,巧妙化用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和李白“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的诗意,将自己的身世感慨,思乡之念融入诗中,使诗情由清淡而浓烈、深沉、激愤,表现出更丰富深广的主题。

此诗为登临观景之作,描写的主线随活动顺序渐次展开:由登楼望湖,由湖及山,转而山光水色综写,最后以抒情作结。线条清晰,层次分明。诗境空阔疏淡,语言清丽流畅,表现出明初诗风的一些特点。

作者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所属朝代:明代

标签: 登岳阳楼望君山

更多文章

  • 岳阳楼·春色醉巴陵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岳阳楼

    岳阳楼·春色醉巴陵明代:杨基所属类型:春天,写景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青。空阔鱼龙气,婵娟帝子灵。何人夜吹笛,风急雨冥冥。译文及注释译文美丽的春色陶醉了巴陵,楼外栏杆突出于洞庭湖中。洞庭湖气吞三楚江水,山则遥接九嶷,显出无限的青苍。空阔的湖面仿佛鱼龙变化,娉婷的君山就像湘妃显灵

  • 游岳麓寺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游岳麓寺

    游岳麓寺明代:李东阳所属类型:游记,写景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肠第几盘?万树松杉双径合,四山风雨一僧寒。平沙浅草连天远,落日孤城隔水看。蓟北湘南俱入眼,鹧鸪声里独凭栏。译文及注释译文从岳麓山顶峰俯瞰湘江岸边,那山间曲曲折折的羊肠小道啊,不知拐了多少弯儿。满山松树和杉树,林中两条小路,在接近山寺处并为

  • 客中夜坐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客中夜坐

    客中夜坐明代:袁凯所属类型:写景,抒情,伤情落叶萧萧淮水长,故园归路更微茫。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译文及注释译文秋夜落叶萧萧,江潮滚滚,我行进在回归故园的路上,因目迷心乱而前路茫茫。在这半夜三更的沥沥细雨中,突然听得一声鸿雁啼叫怎么能不叫行路之人断肠流泪呢?注释客中:指于京都金陵任职。萧萧

  • 婆罗门引·春尽夜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婆罗门引

    婆罗门引·春尽夜明代:夏完淳所属类型:婉约,写景,感叹晚鸦飞去,一枝花影送黄昏。春归不阻重门。辞却江南三月,何处梦堪温?更阶前新绿,空锁芳尘。随风摇曳云,不须兰棹朱轮。只有梧桐枝上,留得三分。多情皓魄,怕明宵、还照旧钗痕。登楼望、柳外销魂。译文及注释不阻重门:即不为重门所阻。兰棹朱轮:指游船、游车。

  • 登太白楼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登太白楼

    登太白楼明代:王世贞所属类型:登楼,写景,咏史怀古,咏颂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译文及注释译文我听说从前李白曾独自登上这楼台,吟咏诗作。他一来到这里,此地和他的大名就一起百代流传。白云悠悠,海上霞光映照,明月皎洁升起,秋色宜人。

  • 忆江南·歌起处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忆江南

    忆江南·歌起处明代:王世贞所属类型:婉约,写景,思乡歌起处,斜日半江红。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家在五湖东。译文及注释篙:竹篙。梅子雨:即夏天梅子黄熟时的连绵细雨。耐:宜,适宜。藕丝风:形容风雨细如藕丝。五湖:指太湖。赏析作者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

  • 秋望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秋望

    秋望明代:李梦阳所属类型:秋天,边塞,军旅,写景,忧国忧民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译文及注释译文滚滚黄河水环绕着长安,河上秋风阵阵,几行大雁从空中飞过。戍边的士兵越过护城河时尘沙阵阵,将军整装待发

  • 唐多令·寒食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多令

    唐多令·寒食明代:陈子龙所属类型:寒食节,写景,感伤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五更风雨断遥岑。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宫人斜外柳阴阴。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译文及注释选自《陈忠裕公全集》。先朝:前朝。此处指朱明王朝。陵寝:帝王陵墓建筑

  • 诉衷情·春游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诉衷情

    诉衷情·春游明代:陈子龙所属类型:婉约,女子,春游,写景,情怀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译文及注释译文有人在桃树下试穿丝衣,蝴蝶在残余的花间飞舞。芳草被华美的车子辗平,花枝上,花落已半。风变得薰暖,白天开始长起来,杨柳

  • 蝶恋花·湘水自分漓水下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蝶恋花

    蝶恋花·湘水自分漓水下明代:王夫之所属类型:写景,抒情湘水经东安县东,有沉香塘,石壁隙插一株,云是沉水香,澄潭清冷,绿萝倒影。湘水自分漓水下。曲曲潺湲,千里飞哀泻。冰玉半湾尘不惹,停凝欲挽东流驾。百尺危崖谁羽化。一捻残香,拈插莓苔隙。忆自寻香人去也,寒原夕阳烧悲灺。译文及注释潺湲(chány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