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游岳麓寺原文、翻译和赏析

游岳麓寺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007 更新时间:2023/12/15 14:12:37

游岳麓寺

明代:东阳所属类型:游记,写景

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肠第几盘?

万树松杉双径合,四山风雨一僧寒。

平沙浅草连天远,落日孤城隔水看。

蓟北湘南俱入眼,鹧鸪声里独凭栏。

及注释

译文

从岳麓山顶峰俯瞰湘江岸边,那山间曲曲折折的羊肠小道啊,不知拐了多少弯儿。

满山松树和杉树,林中两条小路,在接近山寺处并为了一条;当风雨如晦之日,这层峦叠翠的山寺该是多么萧飒、清寒啊!

放眼远眺,入望尽是平沙浅草,草木的绿色一直延伸到天际;隔着湘水而望,只见孤零零的长沙城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

仿佛蓟北湘南都在自己视线之下,鹧鸪啼鸣声中独自凭栏远望。

注释

岳麓寺,在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上。

楚江:指湘江。干:岸边。羊肠:弯曲的小道。

万树松杉:形容松树和杉树满山。

双径:两条山路从不同方通向寺前,在此交会。

僧:代指僧寺。

孤城:指长沙。

隔水看:即隔江看,湘江在岳麓山与长沙城之间。

蓟北:指河北省北部。

湘南:指湖南省南部。

“鹧鸪”句:诗人独凭危栏听到鹧鸪对啼,古人以鹧鸪声喻为哀伤之声。

赏析

写诗如绘画,特别山水诗与山水画,在艺术方法上颇有相似之处。如画山水很讲究远景与近景的安排,使一幅画有“景深”,有层次,显得立体化。写山水诗何尝不是如此呢?读李东阳《游岳麓寺》颇能体会此中艺术三昧。岳麓寺位于今湖南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岳麓山上。寺庙建于晋泰始四年(268)。杜甫晚年曾到此一游,留下了“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的诗句。明成化八年,二十六岁的翰林院编修李东阳陪同父亲返故乡茶陵(长沙附近)省亲,游岳麓山,写下上面这首诗。

“危峰高瞰楚江干”,岳麓山拔地而起,山势巍峨。岳麓寺在半山腰。诗人盘旋攀登,终于走上寺来。他兴奋的喊出声来:我现在站在“危峰”上向下看,啊,湘江岸边的景色尽收眼底了!“危峰”,已见山峰之高,又用居高临下的“高瞰”二字,更显出视野的广远,突现出岳麓山巉岩挺拔的气势。第一句就有近景和远景,人在“危峰”,是近景,距岳麓山六华里的“楚江”(即湘江)自是远景物了。

接着诗人收回视线,转向自己所在的岳麓山。自己身在“危峰”,却顾所来路径,不禁发出一声惊叹:“路在羊肠第几盘?”那山间曲曲折折的羊肠小道啊,不知拐了多少弯儿,才进得这座古刹呢!

诗的头两句,写登高、望远和回顾来路三个过程,都是写登上高峰的最初的兴奋的心情。等到这种狂喜的情绪稍稍平静,更开始细细打量四周的风景了:“万树松杉又径合,四山风雨一僧寒。”诗人发现岳麓山有一个特点,满山都为稠密的松树和杉木所环抱和覆盖,显得极其幽深和清寂。密树荫蔽的丛林中隐约有两条小路,在接近山寺处并为一条了。李东阳游岳麓山时,已是“长沙地湿开将暑”,而在此山中,却感到置身清凉世界中。诗人不由驰骋想象:当风雨如晦之日,这层峦叠翠的山寺该是多么萧飒、清寒啊!这两句都是写山中所见,都是近在眼前的景色。接着,诗人又转移视线,游目山外了:“平沙浅草连天远,落日孤城隔水看。”诗人放眼远眺,入望尽是平沙浅草,草木的绿色一直延伸到天际;隔着湘水而望,只见孤零零的长沙城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这两句诗写出了“长**平(韩愈诗句)”的地理特点,湘江沿岸、长沙周围是广阔的平原,从岳麓山上望去,崛起在地平线上的长沙城极其显眼,看去有似“孤城”了。

李东阳自小生长在北京,以后又一直在北京做官,此次是他第一次回故乡,第一次看到湘江和岳麓山的风光,故乡的山山水水多美啊!而自己马上要告别此地,回北方古城北京了。他不由极目遥望天边,仿佛看到了祖国南北辽阔的大地,仿佛北京、长沙都在自己视线之下了。一种对故乡的依恋之情牵动着独自凭栏的诗人的心弦,偏偏此时多情的鹧鸪又叫起来,好像是在殷勤的挽留行人。此情此景真够令人销魂啊!

李东阳年轻时,“台阁体”诗风还相当盛行,这是一种以平正典雅、歌咏升平为宗而不重视发抒个人情思的创作倾向。李东阳步上诗坛,开始有意识地加以突破。从这首《游岳麓寺》也可看到这种迹象。虽然这首诗句句都是写景,作者满腹离情始终没有明说,最后却被“鹧鸪声声”把它点破了。李东阳游岳麓山,是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然而他深深爱它,永远不能忘记它。他逝世前,特地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怀麓堂集》,就是怀念长沙岳麓山的意思。可见其一片深情了。

《游岳麓寺》作为一首山水诗,诗人好像在绘一幅山水画,要“位置经营”上很有讲究。我们从结尾“鹧鸪声里独凭栏”句,可知诗人的视点所在,他是在岳麓寺一个山亭上凭栏观赏风景,视线逐渐的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有时近景与远景相交错,呈现多层次的复杂画面。记得宋元以来画家们探讨山水画技法,有“高远”、“深远”“迷远”“幽远”诸多分别,多角度地进行画面空间的艺术设计,李东阳的这首诗不也是这样吗!

作者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所属朝代:明代

标签: 游岳麓寺

更多文章

  • 客中夜坐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客中夜坐

    客中夜坐明代:袁凯所属类型:写景,抒情,伤情落叶萧萧淮水长,故园归路更微茫。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译文及注释译文秋夜落叶萧萧,江潮滚滚,我行进在回归故园的路上,因目迷心乱而前路茫茫。在这半夜三更的沥沥细雨中,突然听得一声鸿雁啼叫怎么能不叫行路之人断肠流泪呢?注释客中:指于京都金陵任职。萧萧

  • 婆罗门引·春尽夜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婆罗门引

    婆罗门引·春尽夜明代:夏完淳所属类型:婉约,写景,感叹晚鸦飞去,一枝花影送黄昏。春归不阻重门。辞却江南三月,何处梦堪温?更阶前新绿,空锁芳尘。随风摇曳云,不须兰棹朱轮。只有梧桐枝上,留得三分。多情皓魄,怕明宵、还照旧钗痕。登楼望、柳外销魂。译文及注释不阻重门:即不为重门所阻。兰棹朱轮:指游船、游车。

  • 登太白楼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登太白楼

    登太白楼明代:王世贞所属类型:登楼,写景,咏史怀古,咏颂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译文及注释译文我听说从前李白曾独自登上这楼台,吟咏诗作。他一来到这里,此地和他的大名就一起百代流传。白云悠悠,海上霞光映照,明月皎洁升起,秋色宜人。

  • 忆江南·歌起处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忆江南

    忆江南·歌起处明代:王世贞所属类型:婉约,写景,思乡歌起处,斜日半江红。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家在五湖东。译文及注释篙:竹篙。梅子雨:即夏天梅子黄熟时的连绵细雨。耐:宜,适宜。藕丝风:形容风雨细如藕丝。五湖:指太湖。赏析作者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

  • 秋望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秋望

    秋望明代:李梦阳所属类型:秋天,边塞,军旅,写景,忧国忧民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译文及注释译文滚滚黄河水环绕着长安,河上秋风阵阵,几行大雁从空中飞过。戍边的士兵越过护城河时尘沙阵阵,将军整装待发

  • 唐多令·寒食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多令

    唐多令·寒食明代:陈子龙所属类型:寒食节,写景,感伤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五更风雨断遥岑。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宫人斜外柳阴阴。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译文及注释选自《陈忠裕公全集》。先朝:前朝。此处指朱明王朝。陵寝:帝王陵墓建筑

  • 诉衷情·春游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诉衷情

    诉衷情·春游明代:陈子龙所属类型:婉约,女子,春游,写景,情怀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译文及注释译文有人在桃树下试穿丝衣,蝴蝶在残余的花间飞舞。芳草被华美的车子辗平,花枝上,花落已半。风变得薰暖,白天开始长起来,杨柳

  • 蝶恋花·湘水自分漓水下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蝶恋花

    蝶恋花·湘水自分漓水下明代:王夫之所属类型:写景,抒情湘水经东安县东,有沉香塘,石壁隙插一株,云是沉水香,澄潭清冷,绿萝倒影。湘水自分漓水下。曲曲潺湲,千里飞哀泻。冰玉半湾尘不惹,停凝欲挽东流驾。百尺危崖谁羽化。一捻残香,拈插莓苔隙。忆自寻香人去也,寒原夕阳烧悲灺。译文及注释潺湲(chányuán)

  • 更漏子·本意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更漏子

    更漏子·本意明代:王夫之所属类型:婉约,秋天,写景,抒怀,情怀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泠。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译文及注释译文一轮弯月挂在西边,稀疏的星星闪烁着明亮的光,可是秋夜却显得格外漫长。漏壶滴水的声音回荡在耳边,使人难以入睡。

  • 雨余小步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雨余小步

    雨余小步明代:王夫之所属类型:写景,抒情,喜悦,隐居,生活莲花莲叶柳塘西,疏雨疏风斜照低。竹箨冠轻容雪鬓,桃枝杖滑困春泥。垂虹疑饮双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不拟孤山闲放鹤,鹁鸠恰恰向人啼。译文及注释译文柳塘西处,莲叶田田,莲花清丽,风轻雨疏,夕阳西斜。花白的头发上戴着竹箨冠,拄杖出行,又被困湿滑的春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