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原文、翻译和赏析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788 更新时间:2024/1/15 12:14:50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唐代:李白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孤独,月亮,饮酒,抒情,忧愤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一作:相交欢)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

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

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

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注释

酌:饮酒。独酌:一个人饮酒。

间:一作“下”,一作“前”。

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举杯”二句: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既:已经。不解:不懂,不理解。三国魏嵇康《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

徒:徒然,白白的。徒:空。

将:和,共。

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同交欢:一起欢乐。一作“相交欢”。

无情游:月、影没有知觉,不懂感情,李白与之结交,故称“无情游”。

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会。邈:遥远。云汉:银河。这里指遥天仙境。“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由**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辨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近似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过来,连他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这是“立”。

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至于那影子,虽然像陶潜所说的“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影答形》),但毕竟影子也不会喝酒;诗人姑且暂时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之时(“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时行乐。“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陶潜饮酒诗序)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说得虚无不可测,推翻了前案,这是“破”。

诗人已经渐渐进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倾听佳音;舞时诗人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好像在他共舞。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诗人一往情深。这又是“立”。

最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结为交游,主要还是在于诗人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最后的结论。

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表现了诗人难以排解的孤独。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孤独、冷清的感受。

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所属朝代:唐代

标签: 月下独酌四首

更多文章

  • 行路难·其一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行路难

    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乐府,宴饮,怀才不遇,励志,哲理,忧愤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同:馐;直同:值)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一作:雪暗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碧一作: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

  • 望月有感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望月有感

    望月有感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望月,抒情,思乡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因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

  • 登楼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登楼

    登楼唐代:杜甫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写景,怀古,感时,忧国忧民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梁甫一作:梁父)译文及注释直译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

  • 送灵澈上人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送灵澈上人

    送灵澈上人唐代:刘长卿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送别,山水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斜阳一作:夕阳)译文及注释译文遥望苍苍山林中的竹林寺,远远传来报时的钟响声。他带着斗笠身披斜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渐行渐远。注释灵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

  • 长沙过贾谊宅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长沙过贾谊宅

    长沙过贾谊宅唐代:刘长卿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怀古,迁谪,生活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寻,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译文及注释译文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的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我在秋草中寻觅着你的足迹,寒林里空见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代:韩愈所属类型:初中古诗,叙事,抒情,愤懑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潮州一作:潮阳)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欲为一作:本为;圣明一作:圣朝;肯将一作:敢将)云横秦岭家何明?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译文及注释译文早晨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

  • 观刈麦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观刈麦

    观刈麦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初中古诗,夏天,农民,劳动,生活,讽喻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

  • 商山早行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商山早行

    商山早行唐代:温庭筠所属类型:初中古诗,写景,乡情,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明驿墙一作: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译文及注释译文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踏上遥遥征途,游子悲思故乡。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晖;板桥弥

  • 逢入京使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逢入京使

    逢入京使唐代:岑参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边塞,抒情,思乡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译文及注释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注释入京使:进京的使者。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

  • 贾生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贾生

    贾生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初中古诗,唐诗三百首,托古讽今,怀才不遇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译文及注释译文汉文帝求贤,在未央宫中宣室召见被贬臣子,贾谊才气纵横,无与伦比。可惜文帝半夜移膝靠近贾谊听讲,不问百姓生机只问起鬼神之事。注释贾生:指贾谊(前200—前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