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塞上曲送元美原文、翻译和赏析

塞上曲送元美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404 更新时间:2023/12/13 15:20:53

塞上曲送元美

明代:攀龙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送别,军旅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及注释

译文

元美手持插着白羽的军事文书,冒着霜冻的寒气出行塞外。东北边境的异族侵扰边关,那报警的狼烟在相连不断的烽火台上一个个燃起,直抵京城。

元美出行之时,正当拂晓,城头上斜挂一弯西垂的冷月。天明以后,一场恶战又会在前线爆发。戍守边关的将士们人未卸衣,马未卸鞍,他们正焦急地翘首等待着京城的决策到来。

注释

塞上曲:古乐府诗题,以唐代李白昌龄诸作最为著名。

元美:即王世贞,与李攀龙齐名,同为“后七子”领袖。

羽:指羽书或羽激,为古时征调军队或用于军事的文书,上插鸟羽,表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胡烽(fēng):指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边警,烽:即烽烟,烽火,古时边境有敌入浸即举烟火报警。

接:接近,直抵。

长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为中国古都之一,西汉、隋、唐等朝代皆定都于此。后常通称国都为长安,这里实际指当时的首都北京。

西山:北京西郊群山的总称。

征人:出征在外的将士。

赏析

开篇“白羽”两字就点明边塞军情紧急,古时军事文书插上鸟羽,表示此书十万火急,须像飞鸟一样迅速传递,故称羽书或羽檄。“霜”字既形容鸟羽之白,又烘托塞外之寒,而且还暗含形势险峻的意味。首句勾勒出一幅信使带着那份如含严霜的羽书,冒着塞外的寒风策马飞奔的画面。

第二句“胡烽不断接长安”,“胡烽不断”形象地点明外族屡侵边境。长安是唐代国都,“接长安”应前句“出塞寒”,表示边境频频告急,战报直入朝廷,军情之峻急尽在不言之中。

诗的前两句给全诗笼罩上紧张的战争气氛。这两句用战争所特有的镜头——羽书、胡烽,极写边事严重,句式急促,紧迫之感跃然纸上。

后两句写军士出征应战。“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这两句承上而来,又移步换形,节奏由急促变舒缓,内容从战事转抒情。月可以说是写边塞的诗作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月照边关,使塞外景色壮阔而悲凉,朦胧而凄清,颇具边塞情调,诗人在第三句里,把边塞的月夜写得非常静美;诗中的“一片月”。不仅能衬托情意,而且能喻示时间,渲染气氛。天下共一月,必有西山东山,家乡异地之分。诗中的“西山月”含意很深,“西山”与“边塞”、“胡烽”暗自相联。又同下句“征人看月”情融意合,构成佳境。而征人看月,则又交织着怀念家乡的愁情与立功边塞的雄心。“多少征人”,意即许多离乡远征、抗敌卫国的将士,他们都是人,立身边塞,目视明月清辉,心头泛起思乡之情。“马上看”就含蓄着这种情感,战士们骑马奔赴塞外或巡逻边境中,抬头看望高悬空中的明月,既思念亲切的家乡,留恋美好的人生,又准备为保卫祖国的大好河山而誓死战斗。因此,后两句既带有唐代边塞诗中常见的那种雄豪悲壮的格调,又有一种缠绵的情致,总观全诗,诗人故意于此设下不和谐音符,借助艺术辩证法的力量,以静显动,创造出一种物我相融,表里一致的境界。

这首诗是明人李攀龙写的一首送别诗,元美即王世贞。王世贞此次出行,与防务有关,故诗人送诗为其壮行,诗中“征人”句即点送行之意。此诗虽貌似唐诗,但也透露出作者对现实的担忧。全诗仅四句,前三句着力写景,渲染气氛,为后一句抒情奠基。前两句选用白羽、寒塞,胡烽、长安四组意象,强调军情的紧急,为元美的出行渲染气氛。下两句以西山之月连接征人与京城,既表现征人不恋京城,竭力守边,又希望元美能勉力边务,不辱使命。诗苍劲雄阔,意境深幽,颇有唐代边塞诗风格。李攀龙诗刻意规模唐调,乐府诗尤多割剥古人字句,但此诗笔调凝练,意境雄阔,风格劲健,颇得唐代边塞诗的神韵,做到了神与貌合。

作者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所属朝代:明代

标签: 塞上曲送元美

更多文章

  • 在武昌作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在武昌作

    在武昌作明代:徐祯卿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孤独,思乡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译文及注释译文洞庭湖畔树叶还没有掉落,潇湘一带秋天正要来临。高敞的书斋,今夜风雨飘摇,孤独地躺卧在武昌城中。对故乡的思念重又萦绕心头,身处江汉不由产生凄

  • 天平山中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天平山中

    天平山中明代:杨基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纪行,写景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译文及注释译文细雨蒙蒙打湿了楝花,在南风的吹拂下,每棵枇杷树的果实都慢慢变熟了。顺着山路慢慢地走着,竟不知路途远近。沿路的**鸣叫着把我送到了家。注释天平山: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山顶正平,

  • 柯敬仲墨竹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柯敬仲墨竹

    柯敬仲墨竹明代:李东阳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议论,画竹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译文及注释译文不要随意地谈论画竹的难与易,应该说工笔不易写意更加难。您看他萧疏地涂下几片竹叶,便渲染出满堂风雨寒气凛然。注释柯敬仲:名九思,号丹丘生,元代台州人。著名书画家,博学能诗

  • 京师得家书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京师得家书

    京师得家书明代:袁凯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思乡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译文及注释译文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注释京师:指都城。赏析作者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

  • 即事三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即事三首

    即事三首明代:夏完淳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爱国,壮志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战苦难酬国,仇深敢忆家?一身存汉腊,满目渺胡沙。落月翻旗影,清霜冷剑花。六军浑散尽,半夜起悲笳。一旅同仇谊,三秋故主怀。将星沉左辅,卿月隐中台。东阁尘宾

  • 船板床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船板床

    船板床明代:李梦阳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生活,抒怀船板胡在兹,而我寝其上。情知非江湖,梦寐亦风浪。译文及注释这是明朝诗人李梦阳为自己睡“船板床”写的一首诗。睡在船板上,梦的是什么?虽然知道不是在江湖上,但仍梦见江湖上的风浪。一个文学大师,寥寥几笔,就把思绪浓缩于笔端,殊为不易。“江湖”,除解释为江河

  • 题《墨葡萄图》 / 题葡萄图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题《墨葡萄图》

    题《墨葡萄图》/题葡萄图明代:徐渭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感叹,壮志难酬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译文及注释徐渭借宿在净众寺中时,方丈室中迎面墙上挂着的一幅《墨葡萄图》吸引他。方丈又道:施主乃大明才子,贫僧早有耳闻。今日有缘光临敝寺,实在是三生有幸,恳请施主为先祖

  • 渡易水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渡易水

    渡易水明代:陈子龙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咏史怀古,愤懑,言志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译文及注释译文昨夜宝刀在匣中幽幽鸣,燕赵的悲歌最能表达壮士心中不平。易水缓缓流淌,天青草绿,山河依旧,可惜这里已无处送别像荆轲那样的壮士贤良!注释易水:源出河北首易县西,东流至

  • 春暮西园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暮西园

    春暮西园明代:高启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田园,写景,抒情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译文及注释译文在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美景里,春天的美丽的光景仿佛快要从春雨中走过的样子。而在这暮春时节里虽然农人家的花快要落尽了,但菜畦地里今天来的蝴蝶分外的多。注释晴波:阳光下的

  • 马上作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马上作

    马上作明代:戚继光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战争,英雄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边草一作:边月)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多是一作:都是)译文及注释译文转战南北是为了报答皇上对我的信任,南北江畔和边关的花草都笑我这一生总在奔波。一年三百六十日,我都是带着兵器骑着战马在疆场上度过的。注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