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苦斋记原文、翻译和赏析

苦斋记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793 更新时间:2024/1/4 11:42:31

苦斋记

明代:刘基所属类型:哲高中文言文,哲理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于是鲜支、黄蘗、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荼亦苦于常荼。其洩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瀄滵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携童儿数人,陨箨以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苦斋,是章溢先生隐居乡野的房舍,有十二间,是用茅草盖成的,坐落在匡山的顶上。匡山在处州府的龙泉县城西南二百里,剑溪就从那儿发源。匡山的四面,像墙壁一样陡峭的山崖高高耸立,岩石都是青色的,外面高,中间低,像个臼似地。山的下面只见白云,山顶上常刮北风。风从北面刮来的,大都不可能甜美而多带苦味,因此植物受北风吹刮,它们的味道都是苦的。但物性苦的植物也乐于生长在这里。

于是,鲜支、黄蘗、苦楝、侧柏这类树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这类杂草,地黄、游冬、葴、芑这类野菜,槠、栎、草斗这类果实,楛竹这类笋子,没有一种不一丛丛地到处分布,在这里罗列生长。野蜂在它们中间作窝,采集花汁酿蜜,味道也很苦,山里土话称它作“黄杜”,开始吃的时候很苦,难于下咽,久了就更觉得它甘甜,它能够消治积热,清除燥热心烦的病症。那里的茶也比一般的茶要苦。那里的瀑布都是从石缝中冲刷而出,源流腾涌激荡,水势湍急,弯弯曲曲,流入巨大的山谷。水里盛产有花纹的小鱼,形状如同吹沙,味道苦,而且有点辣味,吃它可以醒酒。

匡山距离人居住的地方较远,只有章溢先生喜欢去游玩,但跟随的**多认为先生早去晚归太艰难,因此就选择匡山低洼的地方,把居舍修建在那里。先生带了几个年岁小的仆人,清除脱落的笋壳,种植些粟豆,就吃那草木的嫩芽和果实。有时就踏着木鞋攀登山崖,靠着大树吟咏高歌,或者往下走,来到清凉的溪边。听到打柴人的山歌飞出树林,就拍击着石头随着唱起来。人们没有谁能理解他那种乐趣。

章溢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乐与苦,是互相依托转化的;人们只知道乐是乐,却不知道苦也是一种乐,人们只知道把自己的乐当作乐,却不知道苦会从乐中产生出来,那么乐与苦之间,相距能有多远呵!如今那些富贵的人,安闲地坐在华丽的厅堂上,口没有尝过苦菜蓼辣的味道,身没有从事过农田的劳动,睡觉一定要铺上双层的垫褥,进食一定要精美的食品,出外一定要带上服侍的仆役,这些就是人们所认为的乐,有一天福运完了,困顿的生活在意外的灾祸中降临,却不知道那醉饮美酒、饱食肥肉的肚肠,不能装下粗劣的饭食,那垫惯了柔软的垫褥、盖惯了温暖的被子的身躯,不能穿上蓬草藋茎编制的衣裳,(这时)即使想要如同山野的农夫,卑贱的仆役,慌慌张张地奔逃隐藏.在草木丛中苟且求生而不可得,这难道不是以往的乐成了今天的苦吗?所以孟子说:‘上天将要把重大的责任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意匿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饥饿。’赵子说:‘好药虽然使口感到苦,却对疾病有利,忠诚正直的话,虽然刺耳,却有利于修养德行。’他们的所谓苦,正是我的乐;而他们的所谓乐,却正是我的苦啊。我听说井因为水甜美容易被汲干,李子因为味苦无人采摘而能保存,吴王夫差因为沉湎酒色而灭亡,越王勾践因为尝胆刻苦而兴盛起来,不也如同这个道理吗?”

我听了这番话,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把他的房舍取名叫作苦斋,写了这篇《苦斋记》。

注释

章溢:字三益,龙泉(今浙江龙泉县)人。元末不受官,隐居匡山。入明,累官至御史中丞。

楹:这里指房间,屋一间为一楹。

茆:同“茅”,茅草。

处:指处州府,治所在浙江丽水县。龙泉县属处州府管辖。

崿:山崖。

岸外而臼中:谓其山四边高中间低。

鲜支:即栀子,常绿灌木。果实可入药,味苦。黄蘖:又名黄柏,落叶乔木,可作染料,又可供药用,味苦寒。苦楝:又名黄楝,落叶乔木,可入药,味苦。侧柏:常绿乔木,可供药用,味苦涩。

苦杕:不详。亭历:也作“葶苈”,草本植物,子可入药,味苦。苦参: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实可入药,味苦。钩夭:又名钩芺、苦芺,菊科宿根草,味苦。

地黄: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味苦。游冬:菊科植物,一种苦菜。葴:即酸浆草,也叫“苦葴”。芑(qǐ):一种苦菜。

槠:常绿乔木,种子可食。栎:落叶乔木,俗称柞栎或麻栎。草斗:栎树的果实。

楛竹之笋:即苦竹笋。楛,这里同“苦”。

已:治。

槚荼:苦茶树。荼,“茶”的古字。

啮石出:从石缝间穿石而出。啮,侵蚀。(一共有三种意思,一是“咬”,二是“缺口”,三是“侵蚀”)

沸沸:水腾涌的样子。汩汩:水急流发出的响声。

栉滵:水疾流的样子。

吹沙:鱼名。似鲫鱼而小,常张口吹沙,故名。

窊:低洼地。

启:开辟,扫除。陨箨:落下的笋壳。艺:种植。菽:豆类。

茹啖:吃。荑:草木始生的芽。

蹑屐:踏着木底有齿的登山鞋。

拊:击打。

相为倚伏:互相依存。《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膏粱之子:指富家子弟。膏,肥肉;粱:美谷。膏粱谓精美的食物。

燕坐:安坐。

荼蓼:指野苦菜。荼,陆地上的苦菜;蓼,水生的有辛辣味的野菜。

重:双层。

舆隶:古代把人分为十等,舆为第六等,隶为第七等。《左传.昭公》七年:“皂臣舆,舆臣隶。”这里指仆役。

艾:尽,停止。

疏粝:指粗劣的饭食。

御:用。蓬藋:谓用蓬蒿、藋草来垫盖。

跼:曲,屈。

榛莽:指草木丛生的地方。

庸:岂。

“故孟子曰”五句:语见《孟子.告子下》。

“赵子曰”三句:语见刘向《说苑.正谏》:“孔子曰:‘良药苦于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耳,利于行。’”《孔子家语.六本》亦谓孔子语。本文作“赵子曰”,未知所本,或字有误。

井以甘竭:《庄子.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李以苦存:《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夫差:春秋时吴国国君,阖闾之子,为报父仇,曾大败越兵。后沉湎酒色,为越王勾践所攻灭。

勾践以尝胆兴:春秋时,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后卧薪尝胆,图谋复仇,终于攻灭吴国。

刘子:作者自称。

赏析

作者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所属朝代:明代

标签: 苦斋记

更多文章

  • 乞猫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乞猫

    乞猫明代:刘基所属类型:哲理,故事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

  • 北人食菱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人食菱

    北人食菱明代:江盈科所属类型:小学文言文,哲理,故事,讽刺,写人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译文及注释译文有

  • 长生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长生

    长生明代:王守仁所属类型:哲理长生徒有慕,苦乏大药资。名山遍探历,悠悠鬓生丝。微躯一系念,去道日远而。中岁忽有觉,九还乃在兹。非炉亦非鼎,何坎复何离。本无终始究,宁有死生期?彼哉游方士,诡辞反增疑。纷然诸老翁,自传困多歧。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译文及注释译文长生往往只是一种

  • 念奴娇·凤凰山下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念奴娇

    念奴娇·凤凰山下明代:张红桥所属类型:回忆,爱情,抒情,悲伤凤凰山下,恨声声玉漏、今宵易歇。三叠阳关歌未竞,哑哑栖鸟催别。含怨吞声,两行清泪,渍透千重铁。重来休问,尊前已是愁绝。还忆浴罢描眉,梦回携手,踏碎花间月。漫道胸前怀豆蔻,今日总成虚设。桃叶津头,莫愁湖畔,远树云烟叠。寒灯旅邸,荧荧与谁闲说?

  • 泛海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泛海

    泛海明代:王守仁所属类型:抒情,旷达,哲理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月明飞锡下天风。译文及注释译文一切艰难险阻,在我看起来,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云,不应停滞于心中,而天空的颜色,是洁净湛蓝的。夜深人静时,我思考着国家的命运,思考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尽是大起大落,如海中波涛一般。

  • 清平乐·咏雨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平乐

    清平乐·咏雨明代:王夫之所属类型:婉约,写雨,感伤,哲理归禽响暝,隔断南枝径。不管垂杨珠泪进,滴碎荷声千顷。随波赚杀鱼儿,浮萍乍满清池。谁信碧云深处,夕阳仍在天涯?译文及注释暝:指空漾灰暗的天色。赚杀:赚煞。意谓逗煞。言雨滴水面,鱼儿疑为投食,遂被赚接喋。赏析这哪里是在咏雨,分明是词人抚世伤心的热泪

  • 王冕好学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冕好学

    王冕好学明代:宋濂所属类型:写人,读书,励志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入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入。或牵入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

  • 望阙台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望阙台

    望阙台明代:戚继光所属类型:爱国,战争,励志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译文及注释译文在大海的寒波中,我同倭寇周旋已有十年之久;我站在这里,遥望着京城宫阙。我的心血如同千山万岭上的浓霜,洒向群峰,染红所有秋叶。注释望阙(què)台:在今福建省福清县.为戚继光自己命

  • 徐文长传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徐文长传

    徐文长传明代:袁宏道所属类型:古文观止,写人,怀才不遇,传记余一夕坐陶太史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急呼周望:“《阙编》何人作者,今邪古邪?”周望曰:“此余乡徐文长先生书也。”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盖

  • 送江陵薛侯入觐序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送江陵薛侯入觐序

    送江陵薛侯入觐序明代:袁宏道所属类型:送别,赞颂,写人,序文当薛侯之初令也,珰而虎者,张甚。郡邑之良,泣而就逮。侯少年甫任事,人皆为侯危。侯笑曰:“不然。此蒙庄氏所谓养虎者也。猝饥则噬人,而猝饱必且负嵎。吾饥之使不至怒;而饱之使不至骄,政在我矣。”已而果就约。至他郡邑,暴横甚,荆则招之亦不至。而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