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阙题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阙题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516 更新时间:2023/12/9 22:19:04

阙题二首

唐代:王维所属类型:冬天,写山,写景

荆谿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相看不忍发,惨淡暮潮平。语罢更携手,月明洲渚生。

译文及注释

此诗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荆溪”发源于秦岭山中,流至长安东北汇入灞水。诗人的别墅也在秦岭山中,此诗所写应是其别墅周边的一段景色。首句写山中溪流:荆溪蜿蜒穿流,溪水清浅,因溪水冲刷而泛白的石头星星点点地露出水面。次句写山中红叶:天气业已寒冷,但山林间仍点缀着稀疏的红叶。从天寒而红叶犹未尽落,表明天气是初冬时节。在以上两句诗中,诗人以“白石出”与“红叶稀”概括而形象地向读者展示了初冬山中景色的显著特征。不过诗人接着就在第三、四句诗中告诉人们,上述景象并不是此时山景的全貌,此时山景的基本面貌,乃是由众多苍松翠柏等终年长青的树木构成的充满生命力的“空翠”,即一望无际的空明的翠绿色。诗人行走在山间小路上,周身被空明的翠绿所包围,山林间的空气本就湿润,而空明的翠色则仿佛已化作绿水洒落下来似的,虽然未曾下雨,却不由产生了衣裳被淋湿的感觉。在此,诗人通过一个似幻似真的“湿”字,巧妙地显示出山中“空翠”色彩的浓烈。

在这首小诗中,诗人选择白石散露的小溪,山林间稀疏点缀的红叶和一望无际的翠绿色,用一条山径和一位行人把它们联接起来,构就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山中初冬风景画。这幅优美的风景画极具冬的情韵,却无冬的肃杀,而仍是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这首小诗描绘初冬时节山中景色。

首句写山中溪水。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浐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这里写的大概是穿行在山中的上游一段。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时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与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石,显得特别清浅可爱。由于抓住了冬寒时山溪的主要特征,读者不但可以想见它清澄莹澈的颜色,蜿蜒穿行的形状,甚至仿佛可以听到它潺潺流淌的声音。

次句写山中红叶。绚烂的霜叶红树,本是秋山的特点。入冬天寒,红叶变得稀少了;这原是不大引人注目的景色。但对王维这样一位对大自然的色彩有特殊敏感的诗人兼画家来说,在一片浓翠的山色背景上(这从下两句可以看出),这里那里点缀着的几片红叶,有时反倒更为显眼。它们或许会引起诗人对刚刚逝去的绚烂秋色的遐想呢。所以,这里的“红叶稀”,并不给人以萧瑟、凋零之感,而是引起对美好事物的珍重和流连。

如果说前两句所描绘的是山中景色的某一两个局部,那么后两句所展示的却是它的全貌。尽管冬令天寒,但整个秦岭山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青葱,山路就穿行在无边的浓翠之中。苍翠的山色本身是空明的,不象有形的物体那样可以触摸得到,所以说“空翠”。“空翠”自然不会“湿衣”,但它是那样的浓,浓得几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份,浓得几乎使整个空气里都充满了翠色的分子,人行空翠之中,就象被笼罩在一片翠雾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而微微感觉到一种细雨湿衣似的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自然感到“空翠湿人衣”了。这是视觉、触觉、感觉的复杂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种心灵上的快感。“空”字和“湿”字的矛盾,也就在这种心灵上的快感中统一起来了。

张旭的《山中留客》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是实写,展示了云封雾锁的深山另一种美的境界;王维这首《山中》的“湿衣”却是幻觉和错觉,抒写了浓翠的山色给人的诗意感受。同样写山中景物,同样写到了沾衣,却同工异曲,各臻其妙。真正的艺术是永远不会重复的。

这幅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烂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和作者某些专写静谧境界而不免带有清冷虚无色彩的小诗比较,这一首所流露的感情与美学趣味都似乎要更健康一些。

赏析

作者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浩然合称“王孟”。

所属朝代:唐代

标签: 阙题二首

更多文章

  • 早秋山中作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早秋山中作

    早秋山中作唐代:王维所属类型:秋天,写景,隐居,闲适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草间蛩响临秋平,山里蝉声薄暮悲。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译文及注释译文没有才能不能辜负圣明时代,思念回东溪守着竹篱故居。不厌弃尚平尽早了却儿女婚嫁,却嫌恨陶潜辞官归隐年岁已迟。

  • 送刘司直赴安西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送刘司直赴安西

    送刘司直赴安西唐代:王维所属类型:写景,抒情,愿望,友人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三春时有雁,**少行人。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译文及注释译文通往西域遥远的阳关道上,举目惟见边塞的烟气和沙尘。整个春天只偶有大雁飞过,**路上很少见到行人。苜蓿草将随着汗血马传入,葡萄种也带随着

  • 赠裴十迪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赠裴十迪

    赠裴十迪唐代:王维所属类型:山水,田园,写景风景日夕佳,与君赋新诗。澹然望远空,如意方支颐。春风动百草,兰蕙生我篱。暧暧日暖方,田家来致词。欣欣春还皋,淡淡水生陂。桃李虽未开,荑萼满芳枝。请君理还策,敢告将农时。译文及注释译文风景早晚都特别美好,我和你一起写作新诗。恬静地望着高远的天空,如意正把我面

  • 晓行巴峡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晓行巴峡

    晓行巴峡唐代:王维所属类型:写景,抒情,思乡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译文及注释译文拂晓时分直向巴峡而去,春日将尽使我思念京城。江色晴明有位女子浣洗,旭日初升群鸡竞相啼鸣。水边城市人

  • 送韦评事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送韦评事

    送韦评事唐代:王维所属类型:边塞,写景,悲壮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译文及注释译文将要追随将军去攻取右贤,战场上纵马飞驰奔向居延。悬想汉家使者在萧关之外,定愁见孤城独立落日旁边。注释韦评事:不详其人。评事,官名。逐:追随。取:俘获。右贤:即右贤王,汉时匈奴族对

  • 赋得秋日悬清光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赋得秋日悬清光

    赋得秋日悬清光唐代:王维所属类型:秋天,写景,积极,乐观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馀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译文及注释译文天空寥廓环境清凉幽静,秋天的太阳特别明亮。太阳光包罗万象,光影倒映在安静的河中。秋光原

  • 戏题盘石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戏题盘石

    戏题盘石唐代:王维所属类型:春天,写景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译文及注释译文可爱的巨石大如席,下面濒临泉水。垂杨拂水,临泉举杯,是多么高雅的情趣。春风飞花低吟高唱,春风啊难道不解人意?如果说你不解人意的话,为什么又要吹送落花来?注释盘石:即磐石,扁平的磨盘状大

  • 送杨长史赴果州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送杨长史赴果州

    送杨长史赴果州唐代:王维所属类型:写景,送别,抒情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译文及注释译文褒斜道狭险容不下车辆,你这位君子离京将去哪里?险绝的鸟道绵延千余里,两岸猿啼会连续昼夜十二时!官桥边有款待行人的祭酒巫客,林麓中掩映着女神的

  • 渡河到清河作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渡河到清河作

    渡河到清河作唐代:王维所属类型:写景,黄河,抒情,思乡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回瞻旧乡国,渺漫连云霞。译文及注释译文我扬帆行舟黄河上,秋水汇积远接天涯。水天相接处忽然裂开豁口,现出繁华的城邑万户千家。顺流前行又有城镇闪入眼中,宛然可见郊野的桑麻。回头瞻

  •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隔至黄牛岭见黄花川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隔至黄牛岭见黄花川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隔至黄牛岭见黄花川唐代:王维所属类型:写景,抒情危径几万转,数隔将三休。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静言深溪隔,长啸高山头。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译文及注释**作于入蜀途中。大散:古关名,又称散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