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陇头吟原文、翻译和赏析

陇头吟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753 更新时间:2023/12/25 15:57:31

陇头吟

唐代:王维所属类型:边塞,感伤,悲愤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城少年是仗义轻生的侠客,夜里登上戍楼看太白的兵气。

陇山上的明月高高照临边关,陇关上的行人夜晚吹起羌笛。

关西地区来的老将不胜悲愁,驻马倾听笛声不禁老泪横流。

身经大大小小百余次的战斗,部下偏将都被封为万户之侯。

苏武归汉后只被拜为典属国,节上旄头徒然落尽北海西头。

注释

陇头吟:汉代乐府曲辞名。陇头,指陇山一带,大致在今陕西陇县到甘肃清水县一带。

长安:一作“长城”。游侠:古称豪爽好结交,轻生重义,勇于排难解纷的人。《韩非子·五蠹》:“废敬上畏法之民,而养游侠私剑之属。”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南朝梁元帝《登堤望水》诗:“旅泊依村树,江槎拥戍楼。”太白:太白星,即金星。古人认为他主兵象,可据以预测战事。

陇头:陇山。借指边塞。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迥(jiǒng):远。

行人:出行的人,出征的人。《管子·轻重己》:“十日之内,室无处女,路无行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汉书·萧何传》:“关中摇足,则关西非陛下有也。”

驻马:使马停下不走。唐蒋吉《高溪有怀》诗:“驻马高溪侧,旅人千里情。”

麾下:即部下。《史记·秦本纪》:“缪公与麾下驰追之,不能得晋君。”偏裨(pí):偏将,裨将。将佐的通称。《汉书·冯奉世传》:“典属国任立、护军都尉韩昌为偏裨,到陇西,分屯三处。”

典属国:汉代掌藩属国事务的官职。品位不高。

节旄:旌节上所缀的牦牛尾饰物。《汉书·苏武传》:“(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指旌节。落尽:一作“空尽”,一作“零落”。海西:一作“海南”。

赏析

此诗一、二两句,先写一位充满游侠豪气的长安少年夜登戍楼观察“太白”(金星)的星象,表现了他渴望建立边功、跃跃欲试的壮志豪情。起句很有气势。然而,底上突然笔锋一转,顺着长安少年的思绪,三、四句紧接着出现了月照陇山的远景:凄清的月夜,荒凉的边塞,在这里服役的“陇上行人”正在用呜咽的笛声寄托自己的愁思。如果说,长安少年头脑里装的是幻想;那么,陇上行人亲自经受的便是现实:两者的差别非常悬殊。写到这里,作者的笔锋又一转:由吹笛的陇上行人,引出了听笛的关西老将。承转也颇顿挫有力。这位关西老将“身经大小百余战”,曾建立过累累军功,这正是长安少年所追求的目标。然而老将立功之后并没有好的结果。部下的偏裨副将,有的已成了万户侯,而他却沉沦边塞。关西老将闻笛驻马而不禁泪流,这当中包含了无限的辛酸苦辣。这四句,是全诗的重点,写得悲怆郁愤。诗中虽未明言关西老将会有如此悲剧的遭遇的原因,但最后引用了苏武的典故,是颇含深意的。苏武出使匈奴被留,在北海边上持节牧羊十九年,以致符节上的旄繐都落尽了,如此尽忠于朝廷,报效于国家,回来以后,也不过只做了个典属国那样的小官。表面看来,这似乎是安慰关西老将的话,但实际上,引苏武与关西老将类比,恰恰说明了关西老将的遭遇不是偶然的、个别的。功大赏小,功小赏大,朝廷不公,古来如此。这就深化了诗的主题,赋予了它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在诗中,作者写到“长安少年”、“陇上行人”、“关西老将”这三类人物,写到戍楼看星、月夜吹笛、驻马流泪这三种边塞生活场景。凄清的月夜,荒凉的边塞,呜咽的笛声,悲怆的将士,构成了一种寂寞悲凉的意境,反映了唐代边塞生活的艰苦。在十句诗中,作者这三种类型的人物,三个不同的生活场景,巧妙地集中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就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今日的长安少年,安知不是明日的陇上行人,后日的关西老将?而今日的关西老将,又安知不是昨日的陇上行人,前日的长安少年?诗的主旨是发人深省的。

作者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所属朝代:唐代

标签: 陇头吟

更多文章

  • 陇西行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陇西行

    陇西行唐代:王维所属类型:边塞,战争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译文及注释译文告急的军使跃马扬鞭,十里又十里纵马飞驰,五里又五里不断扬鞭。西北都护府的军使传来了加急的军书,匈奴的军队已经围困西域重镇酒泉。边关的山岳原野,却只见漫天飞雪,不见烽火烟。注释陇西

  • 田园乐七首·其七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田园乐七首

    田园乐七首·其七唐代:王维所属类型:田园,闲适,生活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译文及注释译文喝酒时正好遇到山泉,醉后喜欢抱琴倚靠在高大的松树旁。早上到南园去摘折露葵,晚上来到东谷舂捣黄粱。注释酌:斟酒,倒酒。露葵:莼菜。东谷:一作”西舍“。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

  • 田园乐七首·其六 / 闲居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田园乐七首

    田园乐七首·其六/闲居唐代:王维所属类型:田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朝烟一作:春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译文及注释译文红色的桃花还含着隔夜的新雨,碧绿的柳丝更带着淡淡的春烟。花瓣凋落家中的小童没有打扫,**啼叫闲逸的山客犹自酣眠。注释宿雨:昨夜下的雨。朝烟:指清晨的雾气。家童:童仆。

  • 田园乐七首·其二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田园乐七首

    田园乐七首·其二唐代:王维所属类型:田园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译文及注释译文有人很快就能够封侯万户,在交谈的当时就能得到赏赐玉璧一双。这怎么能比得过归隐躬耕南亩,怎么比得上高卧东窗的闲适生活。注释立谈:在交谈的当时。语自扬雄《解嘲》“或立谈而封侯”。璧:美玉。讵岂(

  • 田园乐七首·其一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田园乐七首

    田园乐七首·其一唐代:王维所属类型:田园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译文及注释译文饱见高堂深院里的官府人家,经常出入北里南邻上层社会。追名逐禄者常到官府出入,而在山中散发隐居者是什么人?注释厌见:饱见。一作“出入”。官府:一作“蹀躞”。鸣珂(kē):装饰精美的马,这里暗指

  • 田园乐七首·其五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田园乐七首

    田园乐七首·其五唐代:王维所属类型:田园,生活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译文及注释译文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其间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生活在颜回那样简陋、艰苦的环境中,与陶潜那样与世无争的高士为邻。注释五柳先生: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

  • 田园乐七首·其三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田园乐七首

    田园乐七首·其三唐代:王维所属类型:田园,生活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林西一作:村西)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译文及注释译文采菱泛舟体验渡头疾风正吹,拄着拐杖到树林西面看夕阳西斜。我就是那杏树坛边的渔父,也就是住在桃花源里的人家。注释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三角形,叶柄有气囊,夏天

  • 辋川别业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辋川别业

    辋川别业唐代:王维所属类型:归隐,田园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优娄比丘经论色,伛偻丈人乡里贤。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译文及注释译文没到东山已经将近一年,归来正好赶上耕种春田。细雨涤尘草色绿可染衣,水边桃花红艳如火将燃。从事经论色的有道高僧,年老伛偻了

  •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唐代:王维所属类型:黄河,送别与君伯氏别,又欲与君离。君行无几日,当复隔山陂。苍茫秦川尽,日落桃林塞。独树临隔门,黄河向天外。前经洛阳陌,宛洛故人稀。故人离别尽,淇上转骖騑。企予悲送远,惆怅睢阳路。古木官渡平,秋城邺宫故。想君行县日,其出从如云。遥思魏公子,复忆李将军。译文及注释魏郡

  • 寒食城东即事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寒食城东即事

    寒食城东即事唐代:王维所属类型:写水,写鸟,闲适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译文及注释译文一条清澈溪流穿过桃李花林,水波荡漾着绿蒲滋润着白芷。溪流旁边总共只有几户人家,落花多半都漂流在东流水里。踢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