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936 更新时间:2023/12/24 16:55:19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唐代:王昌所属类型:组诗,送别,友情,写景

寒雨1?v=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1?v=一作:连天)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冬时节的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天亮的时候送别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往丹阳城南望去,只见秋海阴雨茫茫;向丹阳城北望去,只见楚天层云深深。

芙蓉楼上送你离去,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尽兴。四周一片寂静,对着寒冷江天,只有高悬的明月照我心。

注释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一说此处指黔阳(今湖南黔城)芙蓉楼。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1?v=: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镇江市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

楚云:指楚天之云。

高楼:指芙蓉楼。

寒江:称秋冬季节的江河水面。

赏析

这两首诗所记送别的时间和情景是“倒叙”。第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送别友人的情景;第二首写第一天晚上在芙蓉楼为友人饯行之事。

第一首写平明送客,临别托意。

第一句,“寒雨1?v=夜入吴”。“寒语”指的是秋雨,1?v=,满江。夜入吴,是指作者和辛渐夜晚到达润州,润州古代属于吴国,所以说是入吴。当时王昌龄作将江宁(今南京市)丞,他从江宁程,送他的朋友辛渐来到润州,在此分手,辛渐独自去往洛阳。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秋雨满江的夜晚,我们来到润州。“寒雨1?v=”的景物描写,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含蓄的写出了作者凄凉的心情。

第二句,“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指的是黎明,客,指的是辛渐,楚山,指的是楚地的山,辛渐前往洛阳要经过楚地,这里,以“楚山”指代他的行踪。这句话的意思是,天色刚亮,我就在芙蓉楼上为您送别,远望那一片楚山,令人感到孤独,“平明”承接上句的“夜”,写出了离别的仓促,夜晚同来,黎明分手,来不及在此地漫游,是令人遗憾的。“楚山孤”这个景象,即写出了楚山的孤耸,又写出作者因友人离去,而产生的孤独心情,可谓情景交融之笔。

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指作者与友人分手之际,对友人的嘱托。洛阳,指的是今河南省洛阳市,唐朝时是**、经济、文化的著名城市,那里有作者的亲朋好友。相问,如同说“问你”,冰心是形容人的心地清明,如同冰块儿;玉壶,玉石制成的壶。六朝时期,诗人鲍照曾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诗),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此处的玉壶也是用来比喻纯正的品格。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你到达洛阳以后,那里的亲友如果问起你我的情况,你就这样告诉他们王昌龄的一颗心,仍然像一块纯洁清明的冰盛在玉壶中。作者托辛渐给洛阳友人,带去这样一句话,是有背景的。当时作者因不拘小节,遭到一般平庸人物的议论,几次收到贬谪。这里,显然是作者在对那些污蔑之词作出回击,也是对最了解自己的友人们做出的告慰。表现了不肯妥协的精神。

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即景生情,情蕴景中,本是盛唐诗的共同特点,而深厚有余、优柔舒缓。“尽谢炉锤之迹”(胡应麟《诗薮》)又是王诗的独特风格。此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第二首说的是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时的情景。先从“秋海阴”、“楚雪深”写起,以景起兴。第三句是点题:高楼送客,依依惜别,心情悲愁,酒不尽兴。末句以景结情:寒江寂寂,惆怅如不尽1浙江水;明月高照,友情像明月一样地纯真。全诗融情入景,以景结情,主要还是抒情,堪称一绝。

作者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所属朝代:唐代

更多文章

  • 送魏二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送魏二

    送魏二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写景,送别,友情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译文及注释译文在橘柚飘香的江楼上醉饮话别,江风把那细雨吹进小舟,顿感丝丝寒凉。想象你独自远行在潇湘明月下,满怀愁绪在梦里静听猿啼悠长。注释魏二:作者友人。排行第二,名字及生平均不详。潇湘月:一

  • 听流人水调子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听流人水调子

    听流人水调子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写景,音乐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译文及注释译文夜晚,天上一弯微月,江上一叶孤舟,两岸是黑黝黝的枫林。演奏者是一位流浪的乐人,他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愁,倾注在筝乐之中,低婉压抑的筝乐,也更加重了客人的乡愁。就像是飘飘洒洒永不停止

  • 送张四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送张四

    送张四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写景,送别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译文及注释译文黄昏时分的枫林似乎在惆怅夜晚即将降临,楚水向东,水声催人心中悲起。和你分别后,山寒月冷,两岸猿声似永无断绝之时。注释暮:傍晚。赏析作者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

  • 塞下曲·秋风夜渡河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塞下曲

    塞下曲·秋风夜渡河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乐府,边塞,战争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译文及注释译文秋风在夜晚暗暗吹过边塞的河流,吹过雁门的桑田,边地一片萧瑟。远远地能够看见胡地有人在打猎,虽说还不是秋天,边塞却已经十分寒冷,战士们只

  • 青楼曲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青楼曲二首

    青楼曲二首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乐府,怀古,组诗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缦绾上青楼。金章紫绶千馀骑,夫婿朝回初拜侯。译文及注释译文将军乘坐佩饰金鞍的白马随皇帝出征,十万军士在长杨宫宿下。楼上窗边的少妇弹奏着筝曲,远望着队伍的尘土进入建章宫。

  • 春宫曲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春宫曲

    春宫曲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女子,宫怨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译文及注释译文昨夜的春风吹开了露井边的桃花,未央宫前的明月高高地挂在天上。平阳公主的歌女卫子夫新近受到汉武帝的宠爱,因帘外春寒,她便受到锦袍的赐予。注释春宫曲:一作“殿前曲”。露井:指没

  •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月亮,怀人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译文及注释译文我和从弟在南斋高卧的时候,掀开窗帘玩赏那初升的玉兔。淡淡月光泻在水上泄在树上,轻悠悠的波光涟漪荡

  • 塞上曲·其一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塞上曲

    塞上曲·其一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乐府,边塞,写景,讽刺,游侠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译文及注释译文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

  • 闺怨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闺怨

    闺怨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春天,妇女,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不知一作:不曾)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译文及注释译文一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装扮之后兴高采烈登上翠楼。忽见野外杨柳青青春意浓,真后悔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译文二闺阁中的少

  • 长信怨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长信怨

    长信怨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秋天,闺怨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