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哭刘司户蕡原文、翻译和赏析

哭刘司户蕡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609 更新时间:2023/12/6 22:42:10

哭刘司户蕡

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抒情,悲伤

路有论冤谪,言皆在中兴。

空闻迁贾谊,不待相孙弘。

江阔惟回首,天高但抚膺。

去年相送地,春雪满黄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行路的人们都在议论您的冤情,您的言论全是为着国家的中兴。

空听说昔年贾谊曾被召回任用,已等不到公孙弘那样拜相高升。

隔着辽阔的大江唯有频频回首,仰视高远的苍天只能痛苦抚膺。

想起去年我和您依依惜别之地,那时候纷飞的春雪正洒满黄陵。

注释

刘司户蕡(fén):刘蕡,唐代宝历二年(826年)进士,善作文,耿介嫉恶,祖籍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大和元年(827年)参加“贤良方正”科举考试时,秉笔直书,主张除掉宦官,考官赞善他的策论,但不敢授以官职。后令狐楚、牛僧孺等镇守地方时,征召为幕僚从事,授秘书郎。终因宦官诬害,贬为柳州司户参军,客死异乡。

言:指刘蕡应贤良方正试所作的策文。中兴:中途振兴;转衰为盛。《诗经·大雅·烝民》序:“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

迁:在这里是迁升之意。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了许多重要**主张,却遭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来汉文帝又把他召回京城,任文帝爱子梁怀王太傅,常向他询问政事。

孙弘:即公孙弘,汉武帝时初为博士,一度免归,后又举为贤良文学,受到重用,官至丞相,封平津侯。不待:用不着;不用。《尹文子·大道上》:“善人之与不善人,名分日离,不待审察而得也。”

回首:回头;回头看。汉司马相如《封禅文》:“昆虫闿怿,回首面内。”

抚膺(yīng):抚摩或捶拍胸口。表示惋惜、哀叹、悲愤等。《列子·说符》:“昔人言有知不死之道者,燕君使人受之,不捷,而言者死……有齐子亦欲学其道,闻言者之死,乃抚膺而恨。”

黄陵:地名。在湖南省湘阴县北,滨洞庭湖。传说舜二妃墓在其上,有黄陵亭、黄陵庙。

赏析

此诗的前半写刘蕡冤谪而死。诗先不写自己的看法,而是从引述旁人的议论落笔。行路之人都在议论刘蕡遭贬柳州确是冤屈,都说他在贤良对策中的言论全是为着国家的中兴。言“中兴”而遭“冤谪”,可见蒙冤之深,难怪路人也在为之不平了。诗人借路人之口谈论冤谪,当然比直说更加有力。这不但表现了人们对刘蕡的同情和敬重,也从侧面反映了他们对宦官诬陷刘蕡的痛恨,对朝廷软弱昏庸的谴责。

下面两句接着引贾谊与公孙弘两个历史人物,写诗人对刘蕡之死的痛惜。两句是说:空自听说昔年贾谊被召回朝廷,刘蕡却被远谪柳州,客死异乡,不可能像公孙弘那样再次被举,受到重用了。此联用典妥帖,何焯特别称第四句“最为精切”(《李义山诗集辑评》)。“空闻”、“不待”二语,顿挫有力,透出诗人深感怅惋痛惜之情。

诗人视刘蕡为“师友”,而他竟死于冤屈,不能不使诗人伤心痛哭。五、六两句,即扣住题面,写诗人痛哭情状。刘蕡最后似死在浔阳(今江西九江)。诗人是在长安作此诗的。遥隔大江,只有频频回首南望,望空洒泪;天高难问,沉冤难诉,死不复生,惟有捶胸痛哭。长恸之后,痛定思痛,诗人回想起一年前与刘蕡在黄陵(山名,在今湖南湘阴)相别的最后一面。那时,正当刘蕡冤谪柳州,天空阴暗,春雪凄寒。结尾两句不但烘托着二人相别时的悲凄心情,且与诗人写此诗时悲痛欲绝的心境亦融为一体,留下不尽的哀思。纪昀说:“逆挽作收,结法甚好。”(《李义山诗集辑评》)

这首诗,整篇都浸透着诗人的泪水,贯穿着一个“哭”字:始则是呜咽悲泣,随后是放声痛哭,继而是仰天悲号,最后则又变为抽噎饮泣。读完全诗,仿佛诗人的哭声还萦绕在耳际。写法上,诗人把叙述、议论、抒情三者结合在一起。前面四句全是叙述、议论,但叙述中含着很强的抒情色彩。后面四句抒情,而结联于抒情中又含着叙述成分。如果全是叙述和议论,容易干枯乏味;如纯用抒情,又与引诗所写的具体内容不太相合,难于写出刘蕡的沉冤。此诗将这三者结合起来,使公义私情,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从而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作者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所属朝代:唐代

标签: 哭刘司户蕡

更多文章

  • 荆门西下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荆门西下

    荆门西下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漂泊,抒情,思念,家乡一夕南风一叶危,荆云回望夏云时。人生岂得轻离别,天意何曾忌险巇。骨肉书题安绝徼,蕙兰蹊径失佳期。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岐。译文及注释译文江上风浪甚险,由江陵向西,江水曲折北流,夜间南风大作,舟行甚速。自荆门回望荆州,已是夏云重裹,清楚难辨。人

  • 西南行却寄相送者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南行却寄相送者

    西南行却寄相送者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离别,抒情,友人百里阴云覆雪泥,行人只在雪云西。明朝惊破还乡梦,定是陈仓碧野鸡。译文及注释译文大雪纷飞,路途泥泞,百里阴云浓重。我应召前往梓州幕府,告别亲人,一路西行。希望在途中做一个还乡梦,却被鸡鸣无端惊醒。定是陈仓的碧野鸡,打破了雪夜黎明的宁静。注释雪泥:积

  • 到秋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到秋

    到秋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抒情,怀人,友人扇风淅沥簟流离,**南云滞所思。守到清秋还寂寞,叶丹苔碧闭门时。译文及注释译文像扇子般的凉风吹过,像长簟般的细雨闪光。我遥望南天层云**,怀人不来呀多么惆怅。从春望到夏,从夏望到秋,只是一片寂寞凄凉。枫叶红时,苔藓翠绿,正是我闭门独处的时光。注释淅沥(xīl

  • 明神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神

    明神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抒情,感怀明神司过岂令冤,暗室由来有祸门。莫为无人欺一物,他时须虑石能言。译文及注释译文英明的神灵掌管人间一切是非功过,怎会令它是非不分功过不明?即使是暗室也自有致祸之门。请别以为暗室无人,就可以一掌遮天地!总有那么一天会来到:石头也会说话啊!注释明神:对神的尊称。司过:掌

  • 重过圣女祠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重过圣女祠

    重过圣女祠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神话,写人,抒情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译文及注释译文圣女祠的白石门边长满碧绿的苔藓,从上清仙境谪落此地迟迟未得回还。春天里蒙蒙细雨常洒向大殿的青瓦,整日里神风微弱

  • 日射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日射

    日射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妇女,闺怨,抒情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译文及注释日光洒在纱窗上,微风拂过,窗子轻轻摇动。空旷的屋子里,独自以罗帕拭手,窗外春将近,花事了。步入院中,回廊四合,寂寞涌现。孤单一人无伴,只见蔷薇花开灿烂,只闻鹦鹉学舌之声。而蔷薇谢后,春

  • 离思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离思

    离思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离别,抒情,相思气尽前溪舞,心酸子夜歌。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译文及注释译文看罢一阕前溪舞,直让人回肠断气,吟诵一曲子夜歌,心里好不酸苦烦忧。巫山的行云到哪里去寻觅,像沟水般东西分流,也让人无可奈何。朔雁一只只飞来,却不见传

  • 景阳井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景阳井

    景阳井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怀古景阳宫井剩堪悲,不尽龙鸾誓死期。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译文及注释胭脂井(也就是景阳井)到现在只剩下让人悲叹的故事了,明明之前皇帝和后妃在里面海誓山盟,要求同生共死的(可是后妃张丽华**,陈后主却苟且偷生);作为越国之功臣,吴国之罪人的西施最后的结局却是被越王

  • 齐宫词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齐宫词

    齐宫词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怀古,感慨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译文及注释译文夜里宫门不锁永寿殿已来了围兵,如今宫殿荒凉,再也不见潘妃妙曼的舞姿了。梁朝宫中的笙歌箫管三更停歇后,仍然能够听到****夜风摇响檐前九子铃。注释永寿:殿名。南齐废帝萧宝卷宠爱潘妃,修建

  • 武侯庙**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侯庙**

    武侯庙**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怀古,赞颂,写人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玉垒经纶远,金刀历数终。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译文及注释译文蜀国丞相祠堂前面的柏树,像龙蛇一样捧着诸葛武侯庙。柏树的树荫已经延伸到外面的江畔去了,老柏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