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蜀道难
蜀道难
《蜀道难》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25 20:41:09阅读:1778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攀援一作:攀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
蜀道难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9 11:42:40阅读:3583
蜀道难唐代:李白所属类型:高中古诗,唐诗三百首,抒情,写景,山水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蜀道难·其二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4 14:52:20阅读:4222
蜀道难·其二南北朝:萧纲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乐府,写山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译文及注释译文巫山之长有七百里,巴水的水流弯曲,曲折颇多。行在巴水之上,不断有阵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声调时高时低,两岸的猿啼不断,断了还续。注释巴水:指巴地,在今天四川省。三回曲:水流弯曲,长江在四
蜀道难·其一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15 17:25:05阅读:3040
蜀道难·其一南北朝:萧纲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建平督邮道,鱼复永安宫。若奏巴渝曲,时当君思中。译文及注释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
李白的一首“烂诗”,前两句十分普通,后两句救活了整首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12:55:18阅读:3925
称为大唐诗仙的李白一生充满传奇李白是生活在唐朝时期盛世的时候,他字太白号称青莲居士,象征自己如同莲花一般伟岸高洁的品质。他是唐朝时期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者,被后人称为诗仙,当时是诗圣杜甫的好朋友,两个人是忘年之交。可就是这样一个平常心的李白,他却在学诗的过程之中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他曾经也有过救济天
王勃:我在四川呆够了,我想回家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5 15:22:19阅读:3364
早春野望王勃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满腹才华、少年才子的王勃,因为一篇《檄英王鸡文》被高宗皇帝逐出沛王府,本是星光璀璨的前程突然黯淡。被逐出王府后王勃被迫流落蜀地,年纪轻轻是无法安心寄情山水的,纵使巴山蜀水再秀美,也难掩壮志未酬、羁旅思乡的感伤之情。一生享年仅有短短二十六岁的
为什么贺知章说李白是“太白金星下凡”?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3 5:06:37阅读:4636
唐孟棨“本事诗高逸”称:“。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贺知章如此欣赏”蜀道难“,因没带酒钱,遂兴奋地解下衣之带上幻速金龟酒与李白共饮李白瑰丽之诗歌潇洒状语从句:之出尘风采令贺知章惊
贺知章“金龟换酒”,与李白之间的忘年交,传为佳话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1 1:28:09阅读:2580
01今天分享贺知章“金龟换酒”的一段佳话。最近我很喜欢的一本书是《诗词里的中国·唐诗1》。这本书通俗易懂,语言流畅,深入浅出地介绍我国唐代具有代表性的大诗人的诗词以及背后的故事。其中,谈到贺知章的时候,有一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那就是贺知章“金龟换酒”的故事。唐天宝元年,当时的贺知章在都城长安担任大
李白是如何成“诗仙”的?凭一首奇幻杂言古诗,贺知章读完都叫绝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1 3:18:48阅读:854
相传,唐代著名大诗人,“诗仙”李白成名比较晚,四十一岁的时候才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推荐下,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开元年间,李白第一次去长安。在出蜀路上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杂言古诗《蜀道难》,因此受到贺知章的赏识,一举成名。结果,这首诗就成了如今高考语文之“必背篇目”。作为曾经的四川考生,仰望此千古名篇,
原来李白是个超级自恋狂,生平唯一知音,竟然是贺知章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8 22:13:19阅读:3971
李白对于咬文爵字的读书人来说绝对不会陌生,甚至于嘤嘤说话的孩童都能背诵两句他的诗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而他也有着“诗仙”的称号,李白一生放荡不羁,豪迈奔放,对权贵不屑一顾,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研磨这便是他的写照。李白的诗歌流传至今,恐怕算得上唐朝诗人中最多的,李白除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