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贺知章“金龟换酒”,与李白之间的忘年交,传为佳话

贺知章“金龟换酒”,与李白之间的忘年交,传为佳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三姐爱读书 访问量:2580 更新时间:2024/1/11 1:28:09

01

今天分享贺知章“金龟换酒”的一段佳话。

最近我很喜欢的一本书是《诗词里的中国·唐诗1》。

这本书通俗易懂,语言流畅,深入浅出地介绍我国唐代具有代表性的大诗人的诗词以及背后的故事。

其中,谈到贺知章的时候,有一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那就是贺知章“金龟换酒”的故事。

唐天宝元年,当时的贺知章在都城长安担任大官。

而彼时的白刚从老家蜀地来到长安,想要在仕途之路上谋得一官半职,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李白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寄居在客栈里,靠写诗长安城里的人显示自己的才学。

李白的诗歌一气呵成,气势雄浑,深得人们的喜爱。

02

有一天,贺知章偶然看到了李白写的《蜀道难》,满心欢喜,爱不释手。

他很想见一见如此有才情的李白,不仅诗歌写得好,而且俩人有相同的爱好,那就是喝酒。

于是贺知章相约李白在酒馆一起喝两杯,诗酒话人生,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呀!

然而,到了酒馆,贺知章才发现自己出门太匆忙,忘记带钱袋子。

可是,机会如此难得,又岂能扫了大家的兴呢?

贺知章二话不说,捋了捋胡子,笑哈哈地从腰间拿出那块金龟饰,交给酒馆的伙计,随即跟李白畅饮谈诗。

这块金龟饰可非同小可,它不是普通的饰品,而是皇上赐给贺知章的配饰。

它不仅价值不菲,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的意义,那是至高无上的。

贺知章却顾不上这些,豪爽地把金龟拿去换酒,跟李白美美地喝一顿。

由此可见,贺知章是如此爱戴眼前的这位大诗人李白,是如此地重视人才。

金龟换酒之后没多久,贺知章便在皇上面前大力举荐李白,盛赞李白卓尔不凡的才华。

当时的皇上唐玄宗对李白也颇为看重,任命李白为供奉翰林,给皇上写诗,陪侍皇上左右。

03

对于李白而言,这是天降大任,是难得的大好机会。

李白终于凭借自己的才华在仕途上拥有一席之地,这是等的荣耀。

从贺知章金龟换酒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贺知章的远大胸襟,他惜才爱才,不拘一格举荐人才,是大唐的幸事。

对于李白而言,贺知章不光是他的忘年交,更是他人生的伯乐。

正是得到了贺知章的提携,李白终于走上了仕途,才有了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

后来,贺知章驾鹤西去后,李白独自对酒,想起当年的金龟换酒,有感而发,写下了《对酒忆贺监》,作为纪念。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中。

对于李白而言,这是天降大任,是难得的大好机会。

李白终于凭借自己的才华在仕途上拥有一席之地,这是何等的荣耀。

从贺知章金龟换酒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贺知章的远大胸襟,他惜才爱才,不拘一格举荐人才,是大唐的幸事。

欢迎关注@三姐爱读书,分享更多好书、更多人生感悟!跟我一起爱看书、爱写作,每天进步一点点。

发现更多精彩

标签: 贺知章李白长安蜀道难唐玄宗皇上

更多文章

  • 贺知章离开家乡便一去不复返,浓浓的乡思愁却让他活过整个盛唐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李白,杜甫,唐朝,贺知章,孟浩然,艺术家,回乡偶书,千古名句

    当一个人成长到一个阶段的时候,就会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离开自己的家乡,尤其是很多文人墨客,对于思念家乡的情怀往往是很浓厚的,都会通过自己的文笔表达出来。比如我们在咿咿呀呀学语的时候就开始背诵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首《回乡偶书》正是出自贺知章之笔,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字里行间引起共鸣。0

  • 李白是如何成“诗仙”的?凭一首奇幻杂言古诗,贺知章读完都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李白,贺知章,蜀道难,一首,杜宇,唐朝,艺术家

    相传,唐代著名大诗人,“诗仙”李白成名比较晚,四十一岁的时候才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推荐下,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开元年间,李白第一次去长安。在出蜀路上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杂言古诗《蜀道难》,因此受到贺知章的赏识,一举成名。结果,这首诗就成了如今高考语文之“必背篇目”。作为曾经的四川考生,仰望此千古名篇,

  • 贺知章的最后一天:听着窗外碧波荡漾,抱怨儿子名字不好听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贺知章,唐玄宗,李白,宰相,武则天,李治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七月,明日高悬,须发皆白的贺知章躺在病榻上,咳嗽连连。窗外微风吹拂,镜湖水波荡漾。忽然间,他停止了咳嗽,口中念念有词。儿子贺孚俯下身子仔细一听,原来念的是他最近作的一首诗: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念着念着,声音愈来愈低,逐渐悄不可闻。

  • 李白&贺知章:中年酒徒的官场现形记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李白,贺知章,高力士,唐玄宗,李林甫,武则天

    壹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天宝元年(公元742年),“金龟换酒”之后,在贺知章盛情邀请下,李白搬进了贺府。两人在贺府中,日日吟诗,夜夜把酒,真是不亦快哉!能得到大唐文坛领袖、玄宗宠臣贺知章的垂青,李白的命运就此改变。而那篇《蜀道难》,一时间也洛阳纸贵,在长安人的朋友圈疯传,最后竟传到皇帝李隆

  • 四明狂客贺知章,狂来金龟换酒,诗来回乡偶书,真有才啊

    历史解密编辑:真游泳的猫标签:贺知章,回乡偶书,李白,狂客,四明

    提起大唐诗人贺知章,很多人第一时间就想起了他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回乡偶书》堪称千古名篇,通过老人与小孩的对比,在衰老与生机之中,表达了贺知章对于家乡的无限眷恋。如果再细致一点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首诗短短28个字,蕴含了三种对比。

  • 贺知章:浙江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杜甫在诗中这样写他

    历史解密编辑:金娃趣谈标签:贺知章,杜甫,李白,唐玄宗,玉真公主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杜甫写李白的诗句,十分生动地刻画出了李白以酒助诗兴的豪爽形象。其实,在杜甫的这首诗中,还有七位当时喜欢饮酒的文人,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杜甫写的这首诗名为《饮中八仙歌》,贺知章因为资格老、年纪大排在第一位,后面

  • 贺知章:诗意的张狂与无处安放的柔软

    历史解密编辑:阅览浙江标签:杜甫,苏轼,悠悠,唐朝,诗人,贺知章,李隆基,回乡偶书,无处安放,千古名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贺知章贺知章画像唐朝天宝年间(744年)的春天,萧山湘湖南岸的一个村庄,迎来一位久别的老者。看似耄耋的背影,蕴含一颗柔软而多情的心。如果说,家乡是一个人人生跋涉的起点和终点,那么湘湖无疑是他一生魂牵梦萦的心灵港湾。他和着

  • “儿童相见不相识”的真正原因──贺知章其实是个酒鬼?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贺知章,杜甫,李白,饮中八仙歌,旧唐书,相见不相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段诗是贺知章(西元 659 年—744 年)在《回乡偶书》中的感叹。他回到家乡,家乡里的小朋友却不认识自己了,还问了明明是在地人的自己,从哪里来的?贺知章撷取了生活的小片段,写出老长者的感慨。他三十几岁中进士,便离开故乡越州(现今中国

  • 原来李白是个超级自恋狂,生平唯一知音,竟然是贺知章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李白,贺知章,唐玄宗,蜀道难,玉真公主

    李白对于咬文爵字的读书人来说绝对不会陌生,甚至于嘤嘤说话的孩童都能背诵两句他的诗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而他也有着“诗仙”的称号,李白一生放荡不羁,豪迈奔放,对权贵不屑一顾,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研磨这便是他的写照。李白的诗歌流传至今,恐怕算得上唐朝诗人中最多的,李白除了有

  • 贺知章辞官回乡多轰动?皇帝带头写三十九首诗赠他,堪比兰亭集会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贺知章,唐玄宗,李林甫,李白,玄宗,高力士,兰亭,唐朝,艺术家

    前言《长安十二时辰》的大结局部分,何监在留下了一首未写完的《回乡偶书》之后,便选择回乡归隐。皑皑白雪配上一位少年离家、年迈归乡的诗人,即便没有亲自目睹这一情景,观众内心深处也难免为之叹息,这场面怎一个愁字了得。天宝三载,无论是对于86岁即将辞官归乡的贺知章,还是日渐衰弱的大唐王朝,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