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阿罗汉
阿罗汉
从“阿罗汉”到“佛”的演变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6 0:41:12阅读:482
在佛教刚创立的时候,只有一位“佛”,那就是释迦牟尼,其他人顶多只能修成阿罗汉。但后来,随着佛教的发展,“成佛”的门槛是越来越低。本来,从正法到像法、末法,人的根性会越来越钝,但为什么“成佛”反而越来越容易了呢? 在原始佛教
阿罗汉:指一切的漏尽者,包括诸佛、独觉佛及阿拉汉弟子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8 13:40:08阅读:4702
阿罗汉梵语arhat,巴利语arahant。又作阿卢汉、阿罗诃、阿啰呵、阿黎呵、遏啰曷帝。略称罗汉、啰呵。意译应、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生、无学、真人。阿罗汉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中最高果位。Arhat]∶梵语的音译
阿罗汉还在佛教中代表了什么?有着怎样的地位
野史秘闻时间:2023/12/28 7:07:54阅读:1124
北传佛教所指的阿罗汉有二,一指南传四果阿罗汉,同上所述。此境界已断除了六道所持的见思烦恼,脱离轮回,入了四圣法界,不再分段生死。南传阿罗汉是圣者,菩萨是凡夫。北传阿罗汉的果位次于菩萨,为协助佛和菩萨普救世人,各有其护持的主要对象,汉传佛教常塑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或五百罗汉像。阿罗汉的第二个意义可指大
须菩提是佛陀座下第一阿罗汉吗?阿罗汉还有着哪些称呼
野史秘闻时间:2023/12/28 7:12:42阅读:1124
须菩提,能随顺世间,行大忍辱,对任何一个人,都无恼无诤,这就是由于他通达空性的缘故。佛陀知道须菩提有这样的修行后,很是欢喜高兴,有一次曾在金刚般若法会上称赞他道:“须菩提!在我的弟子中,修行能到你这种程度,算是很难的了。你已证得无诤三昧,这是人中最为第一,我为你恭喜,你已经是第一的离欲阿罗汉!”须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