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须菩提是佛陀座下第一阿罗汉吗?阿罗汉还有着哪些称呼

须菩提是佛陀座下第一阿罗汉吗?阿罗汉还有着哪些称呼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124 更新时间:2023/12/28 7:12:42

须菩提,能随顺世间,行大忍辱,对任一个人,都无恼无诤,这就是由于他通达空性的缘故。

佛陀知道须菩提有这样的修行后,很是欢喜高兴,有一次曾在金刚般若法会上称赞他道:“须菩提!在我的弟子中,修行能到你这种程度,算是很难的了。你已证得无诤三昧,这是人中最为第一,我为你恭喜,你已经是第一的离欲阿罗汉!”

须菩提听到佛陀的称赞,心中非欢喜又感激,但又像是不敢当似的。他合十顶礼说道:“佛陀!您对我们布施慈悲爱语,给我们鼓励,我是满腔诉不尽的感激之情。佛陀!您说我是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但是,我绝不做如此想,假若我有这样的想法,就代表我执还没有断除,终日还是沉在有得有证的法执之中,佛陀!我没有这样想,也没有这样行,以无生无为的缘故,佛陀才对我说这样的爱语美词。其实,像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他们才是真正的离欲阿罗汉!”

很谦虚而又善于言词的须菩提,从他的说话中,就可以知道他是一位证得圣果的阿罗汉了。

阿罗汉

梵语arhat,巴利语arahant。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

又作阿卢汉、阿罗诃、阿啰呵、阿黎呵、遏啰曷帝。略称罗汉、啰呵。意译应、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生、无学、真人。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此果位通于大、小二乘,然一般皆作狭义之解释,专指小乘佛教中所得之最高果位而言。

若广义言之,则泛指大、小乘佛教中之最高果位。据成唯识论卷三载,阿罗汉通摄三乘之无学果位,故为佛之异名,亦即如来十号之一。另据俱舍论卷二十四举出,阿罗汉乃声闻四果(四沙门果)之一,为小乘之极果。可分为二种,即:

(一)阿罗汉,指尚在修行阶段,而趋向于阿罗汉果者。

(二)阿罗汉果,指断尽一切烦恼,得尽智而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证入此果位者,四智圆融无碍而无法可学,故称无学、无学果、无学位;若再完成无学正见乃至无学正定之八圣道,以及无学解脱、无学正智等十种无漏法,则称为十无学支。关于阿罗汉之语义,据大智度论卷三、大乘义章卷十七本、翻译名义集卷一、卷二等举出杀贼、不生、应供三义,称为阿罗汉三义,为自古以来最常见之说。

即:

(一)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

(二)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

(三)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梵语arhan,为梵语arhat(阿罗汉)之单数主格,意译受供养、受尊敬,故上述三义中,以应供一义较为适切。此外,慧远于大乘义章卷二十末亦以应化一切众生、断尽诸惑等四义解释阿罗汉。又善见律毗婆沙卷四则举出打坏三界车辐、远离一切恶业、无覆藏等五种阿罗汉之释义。

另就阿罗汉之种类而论,声闻四果中之阿罗汉,依其根性利钝之差别,可分为六种。据杂阿毗昙心论卷五、俱舍论卷二十五等所举,

即:

(一)退法阿罗汉,又作退相阿罗汉,指遭遇小恶缘即容易退失所得之果位者。

(二)思法阿罗汉,又作死相阿罗汉,指由于忧惧退失果位而思自害者。

(三)护法阿罗汉,又作守相阿罗汉,指能守护而不致退失果位者。

(四)安住法阿罗汉,又作住相阿罗汉,指不退亦不进,而安住于果位者。

(五)堪达法阿罗汉,又作可进相阿罗汉,指能迅速精进,而达于不动法者。

(六)不动法阿罗汉,又作不坏相阿罗汉,指永不退失所得之法者。

上述六种阿罗汉中,前五种为钝根者,故得时解脱或时爱心解脱,而后者系属利根者,故得不时解脱或不动心解脱。详言之,倘若能遇善因缘而得入定之解脱,称为时解脱;随时可入定,而无须等待某种特定因缘之解脱,称为不时解脱。又善护自己所得之阿罗汉果,并解脱烦恼者,称为时爱心解脱;不再由于烦恼而退失果位之解脱者,称为不动心解脱。

此外,不动法阿罗汉以其利根之形成,又分为两种,

即:

(一)本来生就不动种性者,称为不退法阿罗汉、不退相阿罗汉。

(二)由精进修行而达不动法者,称为不动法阿罗汉。此二者合上述之五者共为七种阿罗汉。若再加缘觉、佛,则总称九种阿罗汉,又称为九无学。

另据中阿含经卷三十、成实论卷一等所举,以慧解脱、俱解脱取代缘觉、佛,而形成另一种九无学。其中,藉智慧力以解脱烦恼之阿罗汉,称为慧解脱阿罗汉。若得灭尽定,而于心、智慧两方面悉皆解脱之阿罗汉,则称俱解脱阿罗汉。此二者再加无疑解脱阿罗汉(在俱解脱中通达一切义,而得四无碍解者),则成三种阿罗汉。

标签: 阿罗汉佛教

更多文章

  • 戒日王和唐太宗关系怎么样?有着哪些轶事趣闻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戒日王,戒日帝国

    唐太宗李世民所开创的贞观时代,是中国最为辉煌的历史时代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史上中外友好交流的黄金时代。正是在这个时代,中国和印度有了正式外交上的交往。唐朝初期,正逢印度戒日王朝时代。戒日王尸罗逸多的统治时期是印度历史上的一个光辉的时代。戒日王依靠六万庞大的象军部队,“勒兵战无前,象不驰鞍,士不释甲”以

  • 他是历史上唯一没缺点的开国皇帝,不曾杀一位功臣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秀,汉朝

    说起皇帝,大家可能都有几个非常熟知的,而且这些皇帝,大多都说得出来缺点。毕竟皇帝也是生而为人,既然是人,人非圣贤又孰能无过呢?而且很普遍的是,当一个国家灭亡以后,人们多半会记得的是这个皇帝的缺点,而不是记得这个皇帝的优点,并且会将国家的灭亡都归功于一个皇帝的缺点。但是在我国的历史上,还真的存在这样一

  • 关于阮福晈的评价如何?阮福晈对越南有什么影响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阮福晈,越南

    康熙帝是很有作为的皇帝,他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奠定了清朝繁荣富强和中国现代疆域的基础。康熙帝死后,因为其卓越的文治武功,庙号“圣祖”,谥号“仁皇帝”,这个庙号和谥号在中国历史上,除了追尊的皇帝,只有康熙帝一人拥有,是绝无仅有的。根据庙法,圣祖这个庙号,只有接近理想的人物才有资格拥有,所以绝大部分圣祖

  • 皇后暗中杀死情敌,皇帝一句话道出苦楚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独孤伽罗,隋朝

    皇帝无论再怎样被神话,终究也摆脱不了常人的七情六欲和好恶喜憎,甚至在怕老婆方面,有些帝王跟普通人也是极为相似,比如,隋文帝杨坚便是其中的典型。隋文帝杨坚出身于关陇集团,其父杨忠与名将独孤信由于关系亲密,便结成了儿女亲家。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时年16岁的杨坚跟独孤信的幼女独孤伽罗结为夫妻,此时后

  • 揭秘:慈禧太后吃西瓜的方式有多奢侈?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慈溪太后,清朝

    最近全国都开始全面的迎来了夏天,不知道小伙伴们出门晒黑了吗?反正叽萝是没有晒黑啦,因为我不出门啊~哈哈哈~话说夏天有三宝,西瓜、WIFI和空调。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享受在其中呢?在古代,没有WIFI和空调,普通人家也不可能像贵族一样在隆冬存冰再到夏天的时候拿出来消暑。所以吃西瓜来消暑就是古代普通人家

  • 为什么清朝妃子侍寝后不能留夜?真正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乾隆

    古代人中,最幸福的人应该是皇上了吧,权利至高无上,有江山有美人,是最特别的一个人。平常我们看的宫廷剧里都会有妃子等给皇帝侍寝一说,古代是母凭子贵,如果谁被皇帝选上侍寝了的话,肯定是特别珍贵的机会。因为有些人可能一年都没有几次侍寝的机会,有的人可能练两次都没有,如果侍寝机会少的话,就很难怀上皇上的孩子

  • 为什么古人管婚房叫做洞房 古代洞房都是什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黄帝,洞房

    一说到古代,我们就会有很多好奇的事物,比如说他们煮饭是怎么煮的,平时都吃些什么之类的。再比如说小编就一直很好奇他们为什么管新婚男女的婚房叫做洞房,这在各种古装电视剧或者小说里都是很常见的,这个习俗也算是保留了下来,就好像什么春节和中秋节一样都一样存在于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当中。所以呢,今天小编就整理了

  • 守宫砂检验女子是否为处子之身真的准确吗 这个说法有考证吗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处子,朱砂

    不同于科技发达的现代,古代各方面都处于十分落后的局面,然而总有一些事情是不能避免的,比如古代一直将女子的贞洁看的十分重,如果一个女子没有了贞洁,她就会成为众人奚落的对象。那么问题就来了,在这么落后的时代,人们是怎样检验一个未出嫁的女子,是否还是完璧之身呢?通过翻阅史料以及对一些电视剧的探索,小编发现

  • 康熙究竟想把皇位传给谁?精心布局为传位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

    康熙传位的事情,在历史上搞得那么轰轰烈烈。那么,他究竟想把皇位传给谁呢?康熙心中的皇位继承者,必须是一身正气,刚正不阿,既有菩萨心肠,更要有霹雳手段的人承继大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清国祚永续,富强昌盛。皇子习政事 表现各有千秋其实,满清从努尔哈赤起就有一个较之于其他朝代非常具有先进性的、独特的传统作

  • 黎曼猜想为什么危险 猜想危险在什么地方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德国,数学家,爱因斯坦

    都在等待“黎曼猜想”证明却不知道它后面隐藏的危险一、大神黎曼过直线外一点,可作其几条平行线?欧氏几何说,只能作一条;罗氏几何说,至少可以作两条(包括一组和无数)。黎曼慢悠悠地反问:谁知道平行线相交还是不相交呢?“平行线公理”的世纪之争,最终终结于黎曼。黎曼提出:过直线外一点,一条平行线也作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