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李鸿章和左宗棠
李鸿章和左宗棠
曾国藩是如何锤炼李鸿章的?曾国藩与李鸿章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1 22:18:48阅读:1182
李鸿章是很有才气的,才可塑,才堪大用,但李鸿章毛病也是蛮多的,他是优点杰出、缺点突出的那类人才。李鸿章的缺点是,有一股傲气,还有一股不叫流氓气,最少也算是流里流气之气。这气李鸿章一直携带着的,比如他对下属,不太尊重,每提升一人,先要将这人训一顿,说的话很难听,国骂不断,骂完了,你一回去,嘿,他给你
不积家财左宗棠何等忠介?慈禧感动做一事,朝臣抨击李鸿章差太远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8 23:26:20阅读:1406
社稷凋敝,有力挽狂澜之功的一代中兴名臣,之所以欲用这两个字为自己盖棺定论,一方面是因为清廷有规定,一般情况下,只有被点翰林或授大学士的朝廷重臣方可获谥“文”,左宗棠只是个举人,因此不敢奢望身后获谥那一个“文”字;另一方面,左宗棠认为其一生的品格气节可落在一个“介”字上。何为“介”字?在左宗棠身上,其
晚清时的文人升官捷径:师爷出身的左宗棠,幕僚出身的李鸿章
历史解密时间:2024/1/8 10:50:21阅读:3772
在古代想从科举做官是非常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必须都是有极大的天赋,再加上非常大的运气才有可能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了举人进士。像范进中举那样高龄中榜的,其实不在少数。乾隆皇帝有个老师,叫沈德潜,在清朝的历史上,这算是一个知名的大诗人。很多乾隆皇帝著名的诗,其实都有是由沈德潜代笔,就是这么一个文化水平非
名臣盖棺定论,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无异议,张之洞争议大,为何?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 5:29:33阅读:2689
依照清廷的谥法,最难得的是“文正”,此为特谥,照例不准拟呈。晚清时候,曾国藩因为拯救了清廷江山社稷,居功至伟,最终得了一个“文正”,这在无形中也为晚清“文正”之谥立了一个标杆,除非能和曾国藩并肩,否则趁早别想,所以,即便是后来的李鸿章、荣禄,也够不上“文正”,只能退而求此次,得“文忠”之谥。虽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