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不积家财左宗棠何等忠介?慈禧感动做一事,朝臣抨击李鸿章差太远

不积家财左宗棠何等忠介?慈禧感动做一事,朝臣抨击李鸿章差太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406 更新时间:2024/1/28 23:26:20

社稷凋敝,有力挽狂澜之功的一代中兴名臣,之所以欲用这两个字为自己盖棺定论,一方面是因为清廷有规定,一般情况下,只有被点翰林或授大学士的朝廷重臣方可获谥“文”,左宗棠只是个举人,因此不敢奢望身后获谥那一个“文”字;另一方面,左宗棠认为其一生的品格气节可落在一个“介”字上。

何为“介”字?

在左宗棠身上,其含义可以理解为一身的铠甲、雄鳞,与风云处,豪情铁血,与平常时,高洁不屈。

左大帅肃清西北,强复新疆的铁血风云事,历来耳熟能详不用多谈,今天咱们单来说一说左大帅于细微处那一些高洁不屈的品格气节。

寒门难出贵子,难就难在品格气节上。许多时候都是这样,寒门子弟一发迹,即会变本加厉地补偿自己曾经遭受的寒酸屈辱,只有极少数能将昔日的贫寒化成富贵不腐的高洁品格。

左宗棠就属于这极少数中的极少数。

因为积代寒素,先世苦况,百纸不能详,位列封疆后,左宗棠一直坚守着一个信条——“咬得菜根,百事可作”,时刻警惕奢靡习气浸染自己以及自己的子孙,从而折损了寒门贵子的素节。

然而,在另一方面,因为曾经吃过深切的苦,左宗棠又比一般人更富有仁义同情心。不容自家富贵奢靡,又见不得别人受难受苦,如此一来,他就成了这样一个人,处己吝啬,待人慷慨。

不妨先来看看左宗棠处己的吝啬。

位列封疆,每年有上万两银子的俸禄,但左宗棠每年仍旧只拿出二百两银子家用,在家书中,他屡以为言,如咸丰十年十月,他写信对长子左孝威说——

“家中用度,及延师之费,每年由营中付两百金归,省啬用之,足矣。此外断不准多用,断不能多寄,致损我介节······”

仔细看这话,当时左家的几个儿子都要读书,要请私塾先生,但左宗棠坚持每年只寄两百两银子回家,对自家人实在是吝啬到了极点。

更让世人唏嘘的是,左家筠心夫人病故后,左宗棠居然写信不许发讣告,得知儿子们治丧花费过多后,他又写信严责,就怕家中已染有官气。

左宗棠六十岁时,次子左孝宽在家建屋,拟为治觞,左宗棠立刻写信回去,大加申斥说——

“······家中加盖后栋,已觉劳费,现又改作轿厅,合买地基及工料等费,又须六百余两。······贫寒家儿,忽染脑满肠肥习气,令人笑骂,惹我恼恨。计尔到家,工已成矣。成事不说,可出此谕,与尔诸弟共读之。今年满甲之日,不准宴客开筵,亲好中有来祝者,照常款以酒面,不准下帖,至要至要!”

但对师友故旧亲戚邻里这一些外人,无论身前贫困,还是身后萧条,左宗棠无不或给以赡养,或资其丧葬,少则赠给十金百金,多则千金数千金。

对于左宗棠的这种做派,曾国藩曾感慨地评价他说:“(左宗棠认为)凡人须从吃苦中来,收积银钱货物,固无益于子孙,即收积书籍字画,亦未必不为子孙之累。”

因为有这样朴素且深刻的认识,左宗棠一生为官,终了只给每个儿子留下了五千两银子,且看他给长子左孝威的家书中是怎么说的——

“我家积世寒素,近乃称巨室,虽屡申儆,不许沾染世宦积习,而家用日增,已有不能撙节之势。我廉金不以肥家,有余辄随手散去,尔曹宜早自为谋。大约廉余拟作五分,以一为爵田,余作四分,均给尔曹,已与勋、同言之,每分不过五千两也。”

左宗棠很坦荡,且不沽名钓誉,在他那里,不给儿孙留下基本生活的钱财,实属不仁,但也没必要多留,一儿留五千两,足够过十年日月,要想有所富贵,自己努力谋求去。

一儿只留五千两遗产,不仅后世赞叹,当时也让世人很是感佩。有人统计调查,同治中兴将帅财产,曾国藩、曾国荃兄弟,身后各有田地一千亩,其房屋则曾国藩所有,价值十万两,曾国荃所有,价值十万两强。李鸿章就厉害了,遗产约一千万两。就连一些属将,如郭松林等人,所留遗产动辄也有上百万两。而左宗棠所留下的柳庄田与老屋,都是家中的老产,全不是当官后购置的,也就是说,除了给每个儿子留下五千两银子,左宗棠几乎什么也没有再留下。

有人可能会问,清廷封疆大吏的养廉银子是很高的,左宗棠一年几万两银子究竟都花到哪里去了?

在此处,另几个中兴名臣都无法跟左宗棠比。时人评价左宗棠说,其人正面为介,反面为不贪,且不第对于非义之财,一介不取。最可贵的是,即便是应得之财,他亦不欲厚自封殖。

一开始,无人敢相信这一点,包括他的家人。

筠心夫人得知左宗棠一年俸禄有几万两银子,而家用才两百两后,曾问过左宗棠,你的俸禄都到哪里去了?

左宗棠说,社稷艰难,都拿出来补贴国用了。

李鸿章为与左宗棠争夺权势,也曾暗中指示人弹劾左宗棠,诬告他从胡雪岩那里收取了大量贿赂。慈禧当时正全力支持左宗棠西北用兵,朝廷财力均倾斜在左宗棠那里,听到此说,不由地警惕担心起来,于是派人去西北查。

结果怎样呢?

朝廷既尴尬又震惊,因为查到最后,已不是左宗棠贪没贪的问题,而是朝廷欠了左宗棠多少的问题。

慈禧深为所动,最终下了一道懿旨,十年之内不准弹劾左宗棠!

这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钦佩。

真正的高尚与伟大,有时候是深藏在不为人知的悲苦中的。

左宗棠死后,眼见李鸿章、岑毓英子侄有捐保取巧之污行,朝臣安维峻就曾以左宗棠身后的悲苦来奏参这两位污浊重臣。

他说,大学士左宗棠,其功业倍于岑毓英,名望也高于李鸿章,当其病故也,朝廷赐恤之典,不为不优,但谁人真正看到了左宗棠平生清白传家。

在陕甘总督任内,左宗棠督办军务,虽用数千万之饷,却无丝毫染指,廉俸所入,则又随手散用,故没世未几,家遂困穷。

左宗棠嫡长孙左念谦,由世袭侯爵,官通政使司副使,前年病故都门,竟然贫困到不能收殓,最后还是同乡京官徐树铭、龙湛霖为之告帮,左家嫡长孙才归葬湘阴。

近来,左宗棠之子左孝宽、左孝勋,俱死,只余举人左孝同一人。至其庶子,尚不乏人。你们可否清楚,到今日,左宗棠子孙已无服官者。

假如他像李鸿章那样,不说其他,就是拿出生前所得的廉俸,为其子孙捐官,固自易易,又假使他能假手于人,为子孙保举,左家子孙何至于如此衰微!

仅此一点,孰清孰浊,谁公谁私,自有不容掩者——

这一说法,让许多人不由地想起了昔日左宗棠挥师大漠,抬棺出塞的忠勇悲壮。

无高洁,便无忠勇。

无介节,便难磊落。

说到这尾声处,不由地又想到了左宗棠发迹前的耿介一幕,一切或许只因他有脊梁傲骨。

咸丰九年,左宗棠因樊燮参案被牵连,他原本想北上,却治装无资,正值忧谗畏讥之时,亲友馈赠了他一些盘缠,但左宗棠没要,而是独自去向一位李姓人家借贷了三百两银子。

二十二年后,左宗棠回乡,当初的李姓借银人已卒,左宗棠先祭拜其墓,后还银于其家。

他对那人家说,当初一恩,成我介名,成我介名。

更多文章

  • 大清灭亡之后,清朝皇族子孙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清灭亡后14万皇族去哪了,清朝灭亡后皇族去向,大清时满族都是皇族吗

    一个皇朝的灭亡,使得当时的皇族贵族们从此跌下神坛,这里的皇族不仅仅是指爱新觉罗本身,因为爱新觉罗大多和满洲贵族联姻,因此和爱新觉罗联姻的家族也算皇族,那大清灭亡后,曾经的贵族皇族后裔子孙去了哪里呢?爱新觉罗等皇族们虽然在清朝时期,享尽富贵荣华,然而清朝灭亡后,就处在备受歧视的舆论环境中,甚至在上学、

  • 周围人全在反对,件件洋务实事还是让李鸿章干成了,他怎么办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鸿章对洋务的态度,阻碍李鸿章放手办理洋务的原因,李鸿章回应洋务实事

    毫无疑问,李鸿章就是这样的高人,深陷晚清那个悲催的泥潭里,没有排除干扰、争取机会的超一流技巧,李鸿章倡导兴办的那些洋务实业恐怕都得化为泡影。咱们今天要聊的就是李鸿章兴办洋务过程中的一个小片段,李中堂排除干扰、争取机会的法子可谓是又巧又好用。光绪二年,中国大地上出现了第二条铁路,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

  • 慈禧掌权48年,祸国殃民,很多人痛恨,为什么没有人能够推翻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慈禧统治中国的48年,慈禧掌权的原因,慈禧为何能统治47年之久

    晚清朝廷有那么多能人,之所以不能扳倒一个老妇人慈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慈禧统治的合法性古代人自古讲究忠君爱国,受封建思想影响,讲究从一而终,慈禧作为咸丰皇帝的懿贵妃,和同治皇帝的生母,是名正言顺的圣母皇太后,特别是慈安皇太后去世后,慈禧自然是唯一说了算的皇太后,不听她的听谁的呢,而且满族自入

  • 唯一穿太平天国龙袍,风光下葬的清朝官员,王有龄:从未叛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王有龄是谁?对比晚清众多有名的官员,他不如曾国藩成就高,不如李鸿章威名远,不如左宗棠智略多,也不如张之洞学问深。他只是一个巡抚,却是一个忠于清廷,以死明志,清名远播,为人为民的好官。连太平天国李秀成都叹其忠烈,赏其龙袍予以厚葬。清廷也为其追谥"壮愍",为他建宗祠,很是风光。王有龄的为官之路王有龄,字

  • 林则徐临终前留下3字遗言,大喊3遍不肯瞑目,数百年来无人能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林则徐的死因,林则徐临终遗言大全,林则徐临终前说的话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留下的垂名千史的诗句。虽然鸦片战争最终以失败收场,但这位伟大的英雄,将永远为人民所铭记,为历史所铭记。林则徐的一生,坎坷重重,几起几落,沉浮漂泊的人生中,有太多为人所非议的往事。星斗南——林则徐遗言犹记得史书上记载着关于林则徐去世之前的一段言辞:星斗

  • 清军入关时,多尔衮问道士,大清何时亡,老道是怎么回答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清皇朝多尔衮,多尔衮入关前做的事,历史上的多尔衮因何而死

    有了吴三桂的帮助,满清政权一路南下,过五关斩六将,顺利的入主中原,开启了他们的统治时期。能够带领满洲八旗子弟顺利进入关外多尔衮功不可没,多尔衮作为努尔哈赤的第14个儿子,他本来就非常具有继承汗位的资格,但是由于皇太极从中作梗,使得多尔衮与汗位失之交臂。后来多尔衮只能伏低做小,为皇太极效劳。皇太极活着

  • 李卫带回一玉壶,雍正把玩了3天,得知用途后将两江总督满门除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卫故意让雍正抓住把柄,李卫给雍正写奏折,雍正大臣李卫

    雍正皇帝可以说是大清的中兴之主,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充实国库,实行改革,使得大清国力强盛,扭转了康熙末年的颓势,成功为大清续命上百年。也正因如此,雍正就给后人留了一个喜欢抄家,满门抄斩的印象。说到雍正年间整肃贪官,还有一人特别有名,那就是李卫,雍正皇帝的得力助手,通常查办抄家什么的,都是由他来执行。李

  • 他是清朝最牛王爷,父亲哥哥儿子和孙子都是皇帝,终生受到优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末代的八大王爷,清朝末年最牛的王爷是谁,清朝异姓王爷

    清朝王爷画像而今天我们说的这位清朝王爷,虽然他没当上皇帝,他的儿子和孙子却都成为了皇帝,他也堪称清朝历史上最牛的王爷了,他的父亲和哥哥以及儿子和孙子都是皇帝,而他也终生受到了优待!奕譞历史照片他就是爱新觉罗奕譞,他的父亲是道光皇帝,他是道光皇帝的第七个儿子,咸丰帝是他同父异母的四哥,虽然都是道光帝的

  • 为配享太庙,张廷玉与乾隆几次交锋都落败,是真老了还是演双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刚毅不屈的雍正皇帝、其智近妖的第一谋士邬思道、忠心耿耿的李卫,还有千古一帝康熙……无数经典人物悉数登场,将那段波谲云诡的夺嫡风云演绎得淋漓尽致。在众多人物中,有这样一个人,他深得三代帝王青睐,每逢巨变总能为帝王明心正道。他身处中国封建王朝最为鼎盛也最为辉煌的时期,以其才学智慧和帝王心术平步青云,

  • 伴君如伴虎再遇到最毒妇人心会怎样?太监:奴才杀老祖宗这只马;慈禧:我杀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慈禧vs老祖宗,一生为奴慈安教训慈禧,刺马案慈禧与曾国藩对话

    最毒妇人心,是人性之恶。当权利之恶叠加人性之恶,会怎样?统治满清天下近半个世纪的西太后慈禧就留下了不少这样的瞬间。在野史里,同治皇帝死于花柳病。末代皇帝溥仪却给出了另一个说法,他说同治帝死于得了天花之后的“痘内陷”,简单来说,就是天花加悲痛欲绝要了同治的小命。在溥仪的说法里,同治皇后去养心殿探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