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清时的文人升官捷径:师爷出身的左宗棠,幕僚出身的李鸿章

晚清时的文人升官捷径:师爷出身的左宗棠,幕僚出身的李鸿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772 更新时间:2024/1/8 10:50:21

在古代想从科举做官是非常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必须都是有极大的天赋,再加上非常大的运气才有可能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了举人进士。

像范进中举那样高龄中榜的,其实不在少数。乾隆皇帝有个老师,叫沈德潜,在清朝的历史上,这算是一个知名的大诗人。

很多乾隆皇帝著名的诗,其实都有是由沈德潜代笔,就是这么一个文化水平非常高的人,中科举中进士也是在60岁之后,还是在67岁之年得中进士。

所以科举意图其实觉得很多读书人通过科举出仕做高官的梦想,但梦想从来都是充满艰辛的。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这种情况在晚清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后,突然迎来一个转机。

那就是依靠战功积累功绩,得以加官进爵,即便没有科举为自己加持,也能够成为一方封疆大吏,国家柱石。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后,对晚清来说是一种有灭国风险的灾难。但对很多心怀天下梦想建功立业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最佳的机遇。

很多文人通过投靠封疆大吏或者投靠军队统帅,为他们出谋划策,然后奉献自己的才华,得到领导的赏识,从此被举荐而平步青云。

其中有两个代表人物一个就是左宗棠走的师爷路线,一个是李鸿章走的幕僚路线。

我们说左宗棠,这么一个在晚清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个人物,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考中科举中的最高头衔也就是进士。

虽然举人也能做官,但一般来说,举人都属于在文人心中,尤其在进士出身高官的心中比较低级的东西,所以一般很难得的重用,而且需要等别人退下来才行。

当时中举之后的左宗棠素有才名,得到胡林翼林则徐等人的举荐,开始其实是在湖南巡抚张亮基幕下做师爷,然后为湖南巡抚出谋划策,湖南大事全部都交给了左宗棠来管理,他果然不负众望,不仅展现出自己杰出的治理才能,而且明天国进攻长沙的时候成功防守了长达三个月,最终把太平军逼的只好撤军。

左宗棠也因此而名扬天下,他后来又在湖南巡抚骆秉章麾下,帮助骆秉章对湖南军政形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备受当时的曾国藩,胡林翼等人赏识,最终他也才能步步高升,组建楚军出任浙江巡抚,如此成为手握一只独立番号的统帅,从一个小小的师爷成长为一代封疆大吏。

而李鸿章则是从曾国藩的学生出身,李鸿章虽然是有进士头衔的,但是呢,他的仕途的起点也不是一开始就做官的,而是在湘军曾国藩的幕下做幕僚起步的。

曾国藩的幕下有很多能言善辩的人,而且有很多有才干的人,他们后来很多人都成为了一方的封疆大吏,除了李鸿章之外,还有诸如刘蓉,李元度这样才子谋士,李鸿章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很快就成长为一个超卓战略眼光的军政大才。

在曾国藩的有意培养一下李鸿章很快就成长起来,咸丰11年李鸿章在安徽建立起一支地方团练,也就是后来的淮军。随后他通过这支淮军,也很快成为了手握一支独立番号部队的统帅,然后再被曾国藩举荐为江苏巡抚,也成为了拥有实权的一位封疆大吏。李鸿章成为江苏巡抚的时候,也就是正部级干部的时候,年龄只有39岁。

如果是按正常的官职升迁的话,恐怕要想在39岁,成为一位封疆大吏,绝对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但是不走寻常路的李鸿章,成功的完成了这一壮举。

我们上面所说的那位举人出身的左宗棠,若不是因为从高级领导封疆大吏的师爷做起,恐怕按照简单的官职升迁,可能还在替补任上。

在太平天国战争爆发的年代,突如其来的机遇使得文人多了一条快速升官的捷径,那就是在战争之中寻找自己的有利位置,或者当封疆大吏的那个师爷,或者去做高级将领的幕僚。

这也是晚清时期,这两位旗鼓相当著名人物的宦海人生轨迹,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参考资料:《湘军史》

更多文章

  • 乾隆微服私访为何吃了瓜农的瓜还要杀害瓜农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私访时为啥把瓜农杀了,乾隆为何要处死瓜农,乾隆微服私访老片

    这时候的乾隆皇帝,未免就要到处微服私访一番,似乎乾隆皇帝也是历史上最爱微服私访的一个皇帝。所以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也有很多,当然真不真实就另说了。反正这些关于他的传说,也都比较有意思。大家听说之后,也就全当逗乐了,大不可当真。话说有一年的夏天,烈日当头,乾隆带着一群随从来到了一片瓜田。瓜农看到乾隆帝,

  • 地图上的战争:曾国藩被围南昌,天京事变爆发,战局瞬间扭转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曾国藩攻破天京后果,曾国藩被围天京时说的话,曾国藩围攻天京战略图

    太平军将领翼王石达开带领了三万大军从武昌进入江西,准备围困在南昌驻守的曾国藩。石达开的南下,让驻守的义宁的清军总兵刘开泰毫无还手之力,石达开不费摧毁之力就打垮了义宁的守军,长驱直入江西境内。一时间,新昌、上高、瑞州、新喻、临江等地尽数被顺利拿下。太平军的步步紧逼,让曾国藩毫无办法,一方面现在胡林翼、

  • 洪承畴等降臣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为何乾隆还要把他们写入贰臣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对洪承畴评价,明朝贰臣洪承畴,贰臣洪承畴为何惹人争议

    满清人口稀少,却能入主中原,完全是靠着明朝的降兵降将,以洪承畴为代表的文人集团,以耿仲明、尚可喜为代表的武将,可以说,为清朝入主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却被汉人所不齿,称之为“汉奸”。可是这些人死后,却被乾隆帝编入《贰臣传》留下千古骂名。让很多人都无法理解。贰臣传尤其是洪承畴,早在崇祯初年,洪承畴已经官

  • 曾国藩尽心提携沈葆桢,为何沈葆桢要对恩师“恩将仇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沈葆桢曾国藩挽联,沈葆桢恩将仇报,曾国藩与沈葆桢彻底决裂

    1856年,这年沈葆桢被任命为九江知府,但此时的他,并没有能够真正的去上任,原因是当时九江城仍旧处于太平军的控制范围。身处于这种窘境的沈葆桢,没有办法进入九江城,是曾国藩看到了这种局面,他好心为了国家延揽人才,不愿意看到沈葆桢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把沈葆桢招致自己的帐下,成为自己幕僚中的一员。曾国藩对

  • 17岁守寡,25岁成为首富,慈禧认她为干女儿,42岁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慈禧年轻48岁真实照片,慈禧18岁守寡照片,慈禧的家族兴衰史

    周莹旧照(1869――1911)周莹出生于清光绪年间的陕西省三原县一个殷实的家庭,小的时候她天资聪颖,父亲把她送到县里读私塾。等长到17岁的时候,周莹嫁给了泾阳县安吴堡吴家的大少爷吴聘,两家本来门当户对,小夫妻俩也相敬如宾,幸福的日子总是令上天嫉妒,周莹美好的憧憬被丈夫和公公相继离世而破碎。作为从小

  • 地图上的战争:永历帝逃亡缅甸,吴三桂弑杀永历帝于篦子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吴三桂杀永历,吴三桂杀永历父子完整版,历史上吴三桂占领的区域

    历经千难万险的永历帝途径铁壁关、木邦、锡波、阿瓦,终于抵达缅甸国都。数日后永历帝被安置在阿瓦城外临时构造的一座简陋的屋子里,作为他自己的行宫,也许此时的永历帝早已经明白自己已经失去了帝王的那份尊崇,来到缅甸的他仅仅是徒有虚名的帝王。除此之外,处于云南边境之地的李定国,还在木邦艰难的维系着南明朝廷最后

  • 皇帝死了,留下了27岁的慈禧,她是如何除掉了老谋深算的肃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别看咸丰在历史上毫无建树,但对自己后事安排还是妥妥的。咸丰驾崩前,让自己唯一的儿子,6岁的同治接替皇位。他也知道,6岁的孩子管理不了国家,于是安排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辅佐。遗诏“顾命八大臣”赞襄一切政务。咸丰为了防止“一党”独大,同时赏赐东、西两太后各一枚印章。意思是:“八大臣”的谕旨,必须有

  • 他是梁启超的第三子,若不英年早逝,成就绝对在其他兄弟之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梁启超的九个子女简介,曾纪泽女婿梁启超,梁启超的9个孩子都有子孙后代吗

    梁启超的儿女们都很优秀,其中建筑学家梁思、历史专家梁思永、经济学家梁思达、火箭专家梁思礼这四子广为人知。当时很多人调侃说:“四儿子算钱让大儿子建房子,然后建完小儿子炸,最后二儿子研究被炸后的历史遗址”。这里面唯独没有梁启超的第三子,其实若不是英年早逝,他的三儿子梁思忠成就绝对是梁启超儿子中最大的。和

  • 历史上的四大“红颜祸水”,除了妲己之外,你们还知道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上真正的苏妲己资料,十大祸水红颜照片,自古红颜出祸水

    提到历史上的“红颜祸水”,很多人第一个想的就是商代末年乱纣的妲己。常言道“自古红颜多薄命”,一旦这个女子被当时的皇帝看上,那么她的命运就会和这个国家联系在一起。皇帝如果很宠爱她,那么会有很多的人说她是一位魅惑君主,祸国殃民的祸水。国家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天灾、战争什么的,责任都会推卸在这些女子身

  • 小麦在中国有五千年历史,商朝起小麦便是主要农作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今日想种小麦用多少斤小麦种合适,红皮小麦与白皮小麦,小麦做酱小麦上的黄色菌丝是什么

    要说的是,小麦是否经西域传入,学者们意见并不一致。距今4000年前后,小麦种植已扩展至黄河下游。如属于龙山文化遗存的山东茌平教场铺、日照两城镇、胶州赵家庄等遗址,均出土比较多的碳化小麦标本,且均属栽培型。距今3000多年的殷商,小麦已经成为主要农作物。甲骨文中有“麦”字,为“农作物”和“地名”两种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