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名臣盖棺定论,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无异议,张之洞争议大,为何?

名臣盖棺定论,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无异议,张之洞争议大,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689 更新时间:2024/1/2 5:29:33

依照清廷的谥法,最难得的是“文正”,此为特谥,照例不准拟呈。晚清时候,曾国藩因为拯救了清廷江山社稷,居功至伟,最终得了一个“文正”,这在无形中也为晚清“文正”之谥立了一个标杆,除非能和曾国藩并肩,否则趁早别想,所以,即便是后来的李鸿章荣禄,也够不上“文正”,只能退而求此次,得“文忠”之谥。

虽说“文忠”比不过“文正”,但是也很难得。有清一朝,有个传统,汉人重“文忠”,旗人重文靖,死后要想得到“文忠”之谥,一要是朝中数一数二的重臣,二要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李鸿章、荣禄都是忠心耿耿的后党,尤其是李鸿章,无怨无悔地为慈禧背了很多锅,办了很多事,所以慈禧最后赐了他一个“文忠”,算是比较公道的。

“文襄”看似比“文忠”要低一个档次,但要论难得的程度,它可是在“文忠”之上。“文忠”没有硬杠子,“文襄”有,非有大武功不能得此谥,咸丰更有特旨,有大武功而未竟成者,亦不能得“文襄”。

有清一朝,不算左宗棠张之洞,谥“文襄”者只有十一人,并且都是完全够格,达标的。

都有哪些人呢?

福康安之后,勤保平川楚教匪,明亮平大小金川,长龄定张格尔,等等。

左宗棠得“文襄”,适合吗?

左宗棠活着的时候,曾自认为得不到“文”谥,因为清廷有定例,一般情况下,只有被点了翰林或者授大学士的朝中重臣方可获谥“文”,左宗棠虽然后来被授东阁大学士,但他有硬伤,科举没中过进士,只是个举人,严格地说,他“文”的含金量不高。

左宗棠觉得,他最终可能得个“忠介”的谥号。

但是左宗棠死后,慈禧还是赐了他“文襄”之谥,因为左宗棠平定西域,收复新疆的功劳太大了,论武功,他不比曾国藩逊色。

对待国家名器,慈禧还是敬畏、珍视的,不该给的坚决不给,该给的不含糊。

但张之洞得“文襄”就是另一番情况了,最主要的一点,他这谥号不是从慈禧手里得到的,而是从摄政王载沣手里拿到的。

其实,从张之洞得“文襄”那一天起,世人就议论纷纷,认为他配不上“文襄”之谥。

因为从武功这个标准看,张之洞一生能拿得出的只有在两广总督任上,调兵遣将,供应粮草之功,但很明显,他的这份功劳离大武功而竟成太远了。

既然如此,他怎么就得到了“文襄”之谥呢?

张之洞对功名看的极重,晚清官场的许多人认为,此谥是他生前积极运作的结果。

平心而论,张之洞最应该得的是“文敏”或者“文勤”,但张之洞认为此两谥矮化了他,他不比李鸿章差,跟李鸿章应该在同一个层次。

但论忠心,慈禧虽然是张之洞的官场恩人,但比起李鸿章之忠,他差远了,所以弄一个“文忠”,他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因此盯上了“文襄”。

晚清官场有一种看法,如果慈禧还活着,张之洞想得“文襄”,慈禧恐怕不会给他。

从这一点讲,张之洞是幸运的,因为自慈禧死后,清廷在那帮少不更事的王爷手里,方方面面已经不成体统了。

简单说,国家名器已经沦落为廉价的政治道具了。

《清会典》有定例:“谥嫔妃及王大臣赐谥者,皆由大学士酌拟,奏请钧定。”

张之洞死时,清廷内阁都有哪些人呢?

以孙家鼐居首,其次为世绩、那桐、荣庆、鹿传霖。鹿传霖为张之洞至亲,如果由他提议谥张之洞为文襄,世绩、那桐必有意见。

那怎么办呢?

想帮张之洞完成夙愿的那帮人,盯住了孙家鼐。那时候,孙家鼐已去日无多,想到自己的身后之名,自然乐得为张之洞开个先例。

说白了就是孙家鼐把张之洞当成了一个台阶,今日我帮你谥“文襄”,来日我自然就能帮自己谥“文正”。

孙家鼐后来的确谥“文正”,世人对此皆是摇头叹息,孙家鼐作为首辅,毫无功业,《清史稿》本传仅得七百余字,除去陈述履历,谈其为人外,生平事业,三四行就说完了。

说白了,他就是个伴食宰相,结果谥了“文正”,宣统朝名器泛滥可见一斑。

而这正是末世的一大征兆。

更多文章

  • 商汤灭夏这么大功绩,甲骨文为何没记载?考古揭示夏朝本不叫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商汤灭夏历史故事,商汤是哪一年灭掉夏朝的,商汤为什么能灭夏朝

    三皇五帝后便是夏朝,而后商代夏,周代商,这是历史上的最简单的常识。五帝中的大禹年老时没有选择禅让,而是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启,开启了家天下时代,这也是人们固有印象里关于夏朝的历史。但现代的很多学者,都不认同夏朝曾经存在过。因为关于夏朝的历史,实在是有太多疑点了,比如商朝甲骨文里就未曾记载过商汤伐夏的事迹

  • 姜子牙的传奇人生,从吕国君主到贩夫走卒,借助周国实现复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籍《战国策》《说向》等书中都曾记载过姜子牙的出身,他曾经当过朝歌城里贵族的家臣,还因为工作不力被扫地出门,此后他的人生就如同封神演义中所描写的一样,当过贩夫走卒,极其穷困潦倒,娶的老婆也是自己倒插门,但后来不知为何他就成为了商朝的一个小官,这其中没有具体记述,倒是对他弃官而去有些许记载,文王被囚

  • 雅利安人灭了三个文明古国,为何在攻打商朝时,却被送进殉葬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雅利安入侵商朝,雅利安人入侵过商朝有实际证据吗,雅利安人灭了三大文明古国

    纵观五千年的历史,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品史君认为“战争”最合适不过了。从黄帝大战蚩尤,再到之后尧舜统一华夏、东夷与三苗,华夏这片土地上的战争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可即便如此,也只有我国的文明得到了延续,其余三个古文明也全部被灭绝中断。其实我内心一直有这样一个问题,中原这片土地上虽然一直爆发战争,但好像也

  • 封神中人族三皇为什么会站在西周这一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是人族三皇不仅代表人族,而且是人族中法力最为高强的圣皇,他们为了人族的发展,一直尽量避免仙人干涉人族内部事情,更是反对仙人对普通人族出手。 商周大战中,殷商的闻太师率先违背人族战争的原则,邀请截教中已经得道成仙的仙人出山助阵,并且这些出山的截教仙人还公然对西周的普通士兵百姓出手,已经触及人族三

  • 患病后从药店买龙骨,将碎片拼到一起,发现了震惊中外的甲骨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火甲骨文,药店的龙骨是真的吗,一二三年级甲骨文大全

    文/小先生文字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文字发明之后人类便可以将以前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使得我们可以了解古今。而我国造字的始祖乃是黄帝麾下的仓颉,据说“仓颉造字而鬼神哭”,仓颉创造出文字,天地之间的鬼神无不号哭动容,因为这标志着人类开始了解大自然,而不再是愚昧的个体。我国历史上不乏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 山海经:周穆王负了西王母,真的是因为西王母长得太丑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山海经周穆王与西王母,山海经西王母资料,周穆王见西王母感悟

    西周时期,穆王姬满是一位精力旺盛的帝王,史记之中记载着,他即位的时候已经五十岁了,还做了五十五年的皇帝。在位这么多年已经很难得,更难得的是这位帝王十分会折腾,到处游玩。在穆天子传之中,记载着他的旅行装备,八匹骏马,六条猛犬,在他即位后十三年,也就是在他六十八岁的那年,他遇到了一位让他焕发第二春的女人

  • 甲骨文上都记载了哪些惊世骇俗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甲骨文不可能记载的内容有什么,甲骨文记载的动物,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了什么

    甲骨文上的汉字至今破译出来的有3500个左右,还有1500字难以破解。说到甲骨文上记载的鲜活的人物和事件,第一个当属商高宗武丁的妃子、著名的女军事家妇好了。相比于花木兰、梁红玉这般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战神,妇好的光芒更加强盛。她是一位伟大的大将军,还是一名神秘的大祭司。在安阳出土的甲骨文之中,有20

  • 连170万年前的人都被发现了,4000年前的夏朝,为啥一直没找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夏朝历史见证,有考古证明夏朝存在吗,夏朝有历史记录么

    这段历史是漫长的,也是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见证。而这些历史是如何被了解、如何被认同的呢?这就是靠着考古的挖掘和发现了。人类的漫长历史就在我们的脚下。在中国的历史上,确定所有的历史时期的事件,与世界其他国家有着本质的不同和天然的优势。那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来没有断掉过传承和发展。中国的历史在近8

  • 朱元璋称帝前称号是吴王,为何登基后定国号为明?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其实,这对朱元璋来说,定国号为大明是一个法统建构的根本性转向。『吴王』是韩林儿封给朱元璋的爵位,那为什么叫『吴』呢?因为韩宋政权之前就给朱元璋封了『吴国公』。二十三年,韩林儿册明太祖为吴王。龙凤七年辛丑正月,亳都升太祖为吴国公。因此,无论是『吴国公』还是『吴王』,都是韩宋政权给朱元璋册封

  • 战国七雄君主世系——齐国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七雄之齐国,战国七雄各国君主,齐国国君世系

    [var1]齐国的始祖是太公望(即姜子牙),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为了酬谢周朝的功臣和宗室,首封身为师父的功臣吕尚于营丘(后改称临淄),国名为齐。因国君为姜姓,故又称为姜姓齐国。田氏的先祖是陈厉公妫跃之子陈完,妫姓,陈氏,后改田氏,避祸奔齐,齐桓公以之为工正,传至田桓子,施惠于民,民心向归田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