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刘备陆逊

刘备陆逊

  • 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聪明一世的刘备为何犯下如此大错?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7:02:12阅读:3749

    陆逊,继吕蒙之后的东吴大都督。本名陆议,是孙策的女婿,出身江东大族、儒学世家。他的叔父陆绩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家族的熏染使他与一般的武将不同,自称"书生"。他二十一岁时,孙权为将军,他参为幕府,后为海昌屯田都尉兼领县事。那时,吴郡、会稽、丹阳一带很乱,不少人占山为王。陆逊经得允许,找募兵马,深入深山

  • 当发现刘备的这一部署后,陆逊心中暗喜:这一仗赢定了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17:15:15阅读:1602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前期所向披靡,大有一举夺回荆州之势。在前期的作战中,东吴也曾和刘备交手数次,然而都以惨败告终,但这并不是陆逊坚守不战的决定性因素,而是另有原因。这一点还是出在刘备的部署之上,而当陆逊看到刘备这一部署时,也就确信自己必胜了,胜利的到来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孙权

  • 夷陵之战,胜利的不是陆逊而是刘备,结局会怎样?

    历史解密时间:2024/2/3 13:04:14阅读:4741

    刘备起兵讨伐孙权之时,孙权为了避免腹背受敌两线作战,派遣使者称臣于魏国。魏文帝曹丕非常高兴,准备接受孙权降书,可是刘晔却建议曹丕拒绝孙权受降。他认为孙权之所以委身臣服魏国,是因为夺取荆州以后害怕刘备起兵报复,又恐惧大魏乘机也进攻江东。现在东吴和蜀汉本来就很弱小还不能同心协力互相攻伐,是自取灭亡之道。

  • 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会被陆逊“吊打”?四个方面早已注定败局

    历史解密时间:2024/2/5 9:35:14阅读:1709

    刘备在总结夷陵之战时说“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将败在无名后辈陆逊的手中视作自己的耻辱,更是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天意使然。不难看出刘备并没有对夷陵战败进行过深刻的反思,至死也未能明白自己究竟失败在何处。我们知道战争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存在,其中交织了重重复杂的因素,将战争的失败简单归结于天意是说不通的

  • 刘备:出身贫寒生于乱世,因个人魅力,总能化险为夷,并建立蜀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5 11:39:24阅读:3201

    刘备在三国鼎立的时代,"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的曹操、"权有雄才"的孙权、"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的刘备皆是千古留名的英雄,但是与前两者相比,刘备似乎没有表示出特别的才能或者是英勇之处,甚至还多次陷入了险境。可即便如此,刘备却每次都能够化险为夷,不但全身而退,而且最终还建立了独霸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