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出身贫寒生于乱世,因个人魅力,总能化险为夷,并建立蜀国

刘备:出身贫寒生于乱世,因个人魅力,总能化险为夷,并建立蜀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201 更新时间:2024/1/25 11:39:24

刘备

在三国鼎立的时代,"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的曹操、"权有雄才"的孙权、"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的刘备皆是千古留名的英雄,但是与前两者相比,刘备似乎没有表示出特别的才能或者是英勇之处,甚至还多次陷入了险境。

可即便如此,刘备却每次都能够化险为夷,不但全身而退,而且最终还建立了独霸一方的蜀国,身边亦有无数英雄豪杰忠心追随。这究竟是为什么?其实答案一目了然。

刘备出身贫寒,却爱结交豪杰,遇兄弟真情

刘备出生于涿郡涿县,父亲早亡,年幼的刘备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靠卖草履鞋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艰难。等到刘备年满十五岁的时候,母亲觉得刘备不能再这样无所事事下去,便让他外出求学。于是,刘备便和自己的好友一起去拜了九江太守卢植为师。

刘备

在拜师的过程中,刘备遇见了来自辽西的公孙瓒,两人结为好友。因为公孙瓒年长几岁,所以刘备将其当作哥哥。其实刘备在求学期间,并不是很喜欢读书,他更喜欢逗狗骑马,听听小曲儿;但他为人友善,对服侍自己的下人也十分友好;性格更是爽朗,爱结交豪杰,在当地结识了不少好友。

像是来涿郡贩马的中山富商张世平、苏双等人,在见到刘备之后,与他相谈甚欢,折服于他高尚的品德,与他成为了好朋友。更是在之后,为他提供了不少资助,让他有了资金可以集结更多有义之士。而因为他的老师不仅是官僚还是有名的大儒,所以他的名气也渐渐在上层社会中流传起来。

等到中平元年,爆发了黄巾起义,刘备在涿县凭借着自己的人脉,建立了一支义勇军投奔公孙瓒,在这个时候遇到了关羽、张飞二人。三个人兴趣相投,在桃园义结金兰,也就是著名的"桃园三结义"。而刘备在关羽、张飞的辅佐下,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几人在这场战事中都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桃园三结义

有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关羽和张飞会这么尊重刘备?甚至认他当了大哥。其实这源于三人的第一见面,在关羽和张飞加入义勇军之前,张飞还在卖猪肉的时候,把猪肉挂在了井口上并且用一块石头给盖上了,这时关羽推着小车走到了这里,因为口渴就把石头给搬走了,张飞知道后,因为两人脾气都比较火爆,当场就打起来了。

刘备赶到的时候,两人已经打的不可开交了,于是刘备手持雌雄双股剑加入了战局,把两人隔开,关羽和张飞佩服刘备的一身武艺,当场成为了刘备的"小迷弟"。刘备也是真的把关羽和张飞当成了亲兄弟,对两个人丝毫没有架子,不管是吃喝玩乐都和两人一起。

刘备

看似犯傻的行为,其实刘备都有别有深意

在纵观刘备曾经做出的一些行为时,有时会认为他做的一些决定有些傻,但其实仔细琢磨一下,都别有深意。在黄巾余党率军攻打北海的时候,孔子的后人北海相孔融被围困,情况危急之下,曾向刘备求救。得到消息的刘备,惊讶之余竟然二话不说就派出了三千精兵救援孔融,黄巾余党收到消息后,就落荒而逃。

刘备也因为这件事,美名远扬。之后,曹操为父报仇攻打徐州,镇守徐州的陶谦抵挡不住,便向刘备等人求救,刘备率领千余人赶来救援,曹操暂时被击退。兴平二年,陶谦病重,将徐州托付到刘备的手里。这时吕布突然发起了偷袭,刘备只能投身于曹操。

煮酒论英雄

曹操身边的人曾经劝说过他——刘备此人不能留,但是曹操知道刘备曾派兵救援过孔融,认为其心中有大义,是位君子,不忍下手。再来刘备因为此事声望变得极高,若此事曹操把他杀了会引起众多的非议。于是便将刘备收留下来,封其为左将军。不久之后,刘备与曹操"煮酒论英雄",在交谈过程中,曹操道"现如今的英雄,也就你和我了"听完之后的刘备大惊,明白曹操难容自己,于是便打算投奔袁绍。

其实刘备之所以会选择投奔袁绍,是因为早在刘备在豫州任职时,曾经举荐过袁绍的儿子袁谭为茂才(一种察举制度,可以彰显身份与才干),这个名额因为竞争激烈,所以非常的稀有,但有了刘备的举荐,袁谭在众多兄弟中就显得卓尔不凡起来了,更是增添了袁绍的声望。

袁绍

因此袁谭在得知刘备到了青州之后,便亲自前来迎接刘备,之后更是护送刘备回到了平原,这边袁绍从袁谭的手下口中得知了刘备要来,也立即夹道欢迎,奔赴到百里之外迎接刘备。这不只是因为刘备举荐了自己的儿子,还因为刘备是可遇不可求的人才,那个时期正是求才若渴的时候,有了刘备和跟随着他的强兵强将们加入,他自然是如虎添翼。

可见刘备在无论做什么决定之前,都会先分析当时的局势,进行一番权衡后,给自己安排好后路,可谓是有勇有谋,工于心计。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每次都在危险中全身而退。

刘备

兄弟情深,才能共渡难关

光有聪明才智自然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人要想走得够远,还需要别人的支持。刘备因为和张飞、关羽亲如手足的关系,所以非常信任关羽、张飞二人,在驰骋战场的时候,只要关羽和张飞在场,刘备身边的位置就会是他们二人的,关羽和张飞更是将刘备的安危放在首位。在刘备投奔袁绍并且被曹操追击的路途中,关羽主动留下来断后,却不幸被曹操所擒。

无奈之下的关羽只能投降,但曹操起了爱才之心,将关羽任命为将军,关羽就暂时跟随着曹操。而曹操为了知道关羽有没有留下来的心思,就派人私下里去打探关羽的口风,关羽十分真诚回应道:"我明白曹公对我的赏识,但是我深受刘备的厚恩,誓死效忠,所以我注定不会久留,在我为曹公立下功劳后就会离开。"直接摆明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态度。

关羽、刘备、张飞

之后,关羽果然为曹操立下了功劳后就告辞了,回到了刘备的身边。他在以后的征战中帮助刘备镇守了荆州、击退了孙权;更是攻下了樊城,斩下了庞德的头颅,为刘备除去了一大威胁。

张飞则是在关羽被曹操生擒之后,一路护送着刘备投奔袁绍,为其挡下许多危险;之后更是为刘备平定了江州、巴郡、巴西等地;帮助刘备打下了益州。

不得不说,刘备之所以能够多次化险为夷,是因为他具备着非常独特的人格魅力,懂得用人之道,且重情重义。要不是关羽、张飞等好兄弟愿意帮助并且支持他,那么他在完成大业的这条道路上一定会危机重重,十分艰难。

关羽

刘备不但礼贤下士,还识时务者为俊杰

其实刘备能够在多次危险中全身而退,还有一部分是因为他明白识时务者为俊杰。因为他深知自己不过是"白板",没钱没权,一介草民而已,他曾经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

但他这不是胆小怕事,而是在自己失败后,从来不会逞匹夫之勇,硬要去和敌人们硬拼,反而是先仔细分析当时的局势,然后站在对自己有利的哪一方,再抛光隐晦,等待合适的时机厚积薄发。

刘备三顾茅庐

他还懂得礼贤下士,他对自己身边的谋士们都是十分的敬重,不会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尤其是他曾经不顾颜面,不嫌其烦的三顾茅庐,请出了"天下奇才也"的诸葛亮。

诸葛亮为了感谢刘备的知遇之恩,可谓是为了他的大业鞠躬尽瘁,把自己的一生才智都献给了他——不管政事是大是小都要亲自处理、建立和东吴的联盟关系、推行各种政策等等。而刘备也是因为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帮助下,才能够多次绝处逢生,更是最后在成都建立起蜀汉政权,成为一方霸主。

更多文章

  • 霍光曾经权倾朝野,连皇帝都能废黜,为何他自己却不愿篡位做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霍光为什么不篡位,云歌霍光,西汉霍光墓发掘纪实

    更重要的是,就算霍光敢篡位,他也没有多少成功的可能,更没有实力能够保住江山。历史上真实的霍光,其实是个大帅哥,史书上曾经对于霍光的颜值,有过一段非常详细的描写,“光为人沉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一个小伙子,一米八大个,身材魁梧,白皮肤,眉目舒朗,沉静自持。要是

  • 长城为什么2000年屹立不倒?秦朝、汉朝、明朝都立下了不朽功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长城什么时候建成的历史资料,长城修建至今有多少年的历史,长城实际上防御了多少年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1935年的秋天,主席在翻越六盘山的时候豪情万丈留下这句诗。藏在诗中的"长城"就是修建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古代第一军事工程,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防御建筑——万里长城!修长城的真正历程——秦朝从西周开始,各个国家各个朝代的人都在为这项工程做贡献,修建了两千多年的长城如今全

  • 乐进击败关羽,在关羽传中,为何对此事没有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打得过乐进吗,射中关羽并最终让关羽疗伤的是谁,老版关羽对比新版关羽

    在平定荆州后,乐进奉曹操之命,镇守襄阳。赤壁之战,曹操惨败,留下曹仁镇守南郡,乐进依旧镇守襄阳,他带领大军退回北方。在与关羽的对峙中,乐进曾击败关羽及其手下偏将苏非。当时荆州南部诸郡大都是蛮夷,这些蛮夷是随风倒,如果关羽打了胜仗,他们归顺关羽,给关羽写降书顺表,听从关羽的号令,如果乐进打了胜仗,他们

  • 三国演义中,暗器最厉害的猛将,碰见吕布也可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真正不惧吕布的三国猛将,吕布帐下首席猛将是谁,真三国无双6有比吕布强的猛将吗

    他就是曹操帐下猛将,被称为“古之恶来”的典韦。典韦本为张邈部将,后投奔了夏侯惇,夏侯惇见其武艺勇猛,就将他推荐给了曹操,曹操见典韦勇猛,十分欣喜,便将典韦留在了自己身边。之后典韦更是表现出超强的战力,深得曹操喜爱。曹操任兖州刺史后,觉得自己势力稳固了,就派人去接自己父亲,但没想到被陶谦部下击杀,曹操

  • 两名征讨朝鲜的大将,为何都被汉武帝严厉责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武帝攻打朝鲜路线图,朝鲜历史上最勇猛的武将,清朝征讨朝鲜

    箕子画像而在战国时期,北方强国燕国依靠军事实力平定了朝鲜半岛北部地区。但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由于国内形势不稳定,其便放弃了在朝鲜半岛建立郡县的想法,这让朝鲜半岛本部再次成为无主之地,一些较小的部落制国家在那里出现。而在汉朝初年的时候,燕王卢绾起兵失利,逃入匈奴,其麾下将官卫满在燕国当地纠集了千余

  • 东汉风云:汉和帝英年告崩,邓太后临朝听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汉邓太后听政,临朝听政,皇后临朝听政全文

    班超立如此大功,生虽封侯,死不予谥;而宦官郑众,居然得加封为鄛乡侯,真是有汉以来,闻所未闻了!话说郑众封侯,乃是汉廷创例,汉和帝因他诛窦有功,颁赏时又辞多就少,所以,格外宠遇,竟给侯封。哪知刑余小人,只可备供洒扫,怎得视若公卿?就使郑众驯良可取,有功不矜,终究不能封他为侯。这便是教猱升木,引蚁决堤。

  • 连李广的儿子都封侯了!为何李广还在原地踏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广为什么终身没被封侯,李广信李广,李敢封侯而李广没封侯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当中就是说的李广在年过花甲之际和王朔聊天,想象身边有多少的官员唯独只有自己都已经一把年纪了为何却没有封侯呢?自己也曾创下不少的战绩。首先了解一下李广的出身,李广他是名将的后代,自己也是征战一生。可以说是一生驰骋沙场打过不少胜战。在战场上有着“汉飞将军”的名号,其实像这样浑身都

  • 历朝历代都是以弱灭亡,为什么汉朝是强盛而亡国明犯强汉者必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视频,汉朝统治中国历朝一览表,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谁说的话

    国家非常的兴盛,那么外面的人自然是不敢觊觎,但是也不要忽视了另外一个问题:内部不能有矛盾。而汉朝之所以会亡,就是因为“内忧”,国内的权臣想要篡权,所以引发了矛盾。追究起原因,就是因为地方的权利太大了。在对外用兵这一点,东汉军力非常强盛,这是一个优点。但是在国家的治理上,东汉就没有那么优秀了。结局大家

  • 历史上的大汉朝,为何会饱受妖巫之乱的摧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妖巫,汉朝巫案是怎么回事,蛊巫之祸改变汉朝

    其实当时巫蛊之乱最兴盛的时期就是汉武帝时期,虽然汉武帝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明君,但是在他老年的时候,他也没有办法能够辨认出哪些人是真的为自己好,而哪些人说的又是讲迷信霍乱的话语。只能说他那时候已经丧失了一些年轻时候的。机智和聪明,他缺少了一些分辨人的能力,而她偏偏就错信了那些只懂得用封建迷信欺骗皇上的人

  • 历史上匈奴为啥不仅不杀被俘的汉将,还让他们娶匈奴女人为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匈奴墓出土的匈奴女性的帽子,霍去病征服匈奴后匈奴去哪里了,秦攻匈奴之战匈奴兵力

    其实从古代诗人的着作之中,大家就可以看出汉人是非常讨厌匈奴人的,但实际上匈奴人他们一般在抓住汉人的将领之后都是会对他们进行优待的。这就是由于匈奴人他们比较的害怕汉族的将领,因为汉族的将领大多数都有着超前的智慧,在战争之中一直都扮演者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而匈奴人也经常会因为遇到汉族的降临而落败。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