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当发现刘备的这一部署后,陆逊心中暗喜:这一仗赢定了

当发现刘备的这一部署后,陆逊心中暗喜:这一仗赢定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602 更新时间:2024/1/19 17:15:15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前期所向披靡,大有一举夺回荆州之势。在前期的作战中,东吴也曾和刘备交手数次,然而都以惨败告终,但这并不是陆逊坚守不战的决定性因素,而是另有原因。这一点还是出在刘备的部署之上,而当陆逊看到刘备这一部署时,也就确信自己必胜了,胜利的到来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屯巫、秭归;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军次秭归,武陵五溪蛮夷遣使请兵。”孙权并不想和蜀军死战,选择了低声下气的求和。然而,愤怒的刘备却拒绝了。在这种情况下,孙权才不得已下定决心和刘备一战。那么,孙权求和是因为畏惧刘备吗?

当然不是。刘备集团在经过汉中大战、关羽丢荆州以后,实力已经大打折扣。而东吴已经经历孙坚孙策、孙权三世,实力雄厚,再加上新得的荆州,没有理由畏惧刘备。孙权所害怕的,不过是自己和刘备交战,曹丕趁机进攻罢了。一旦落入两面作战的境地,孙权必败。这才是孙权直接求和的最关键原因。

对于这一点,刘备当然也是心知肚明,因此在出兵之前,其实就已经谋求和曹魏缓和关系。据《魏书》记载:“备闻曹公薨,遣掾韩冉奉书吊,并致赙赠之礼。文帝恶其因丧求好,敕荆州刺史斩冉,绝使命”。从这一段记载来看,虽然刘备以汉室自居,但为了能够在伐吴之战中占据主动,而放下身段,意图谋求曹丕的配合。可惜的是,曹丕此时心思更多地放在国内,不敢大举出兵。而且,孙权卑微的更加彻底,直接向曹丕称臣,而且还同意了送出质子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曹丕同意了孙权的称臣。

吴蜀大战开始后,由于曹丕的不配合,刘备不得已从长江南岸进军。同时,还得派出部队驻守江北。《三国志•先主传》记载:“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于夷道猇亭驻营,自佷山通武陵,遣侍中马良安慰五溪蛮夷,咸相率响应。镇北将军黄权督江北诸军,与吴军相拒于夷陵道。”

许多人都以为刘备处于对黄权的戒心,才派出黄权驻扎江北,断了黄权的归路。其实这种看法是非常错误的。派出黄权镇守江北,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此时曹丕动向不明,蜀和魏之间,依然是仇敌,再加上吴国和魏国结盟,此时如果完全不做防备,显然是错误的。而为什么派出黄权而不是别人,那正是对黄权的充分信任。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下,刘备也仅仅给了黄权数千人马,能不能完成任务完全是未知数。

不过,正是看透了刘备的这一手安排的隐忧,陆逊才算是彻底放心下来。刘备本来兵力就不占优势,此时竟然还要分兵防备曹丕,这足以证明曹丕和刘备之间绝无勾结的可能。那么,陆逊面对的就是刘备一人,无需担心腹背受敌。只要自己能击败刘备,这场危机就能化解。于是,至此以后,东吴龟缩不出,任凭刘备想出各种办法挑战,东吴也是避而不战。这正是因为陆逊有了耗下去的底气。

在双方对峙了半年之久后,陆逊终于瞅准了刘备军队士气开始衰落的特点,使用火攻之计,大举击溃了刘备主力,取得了夷陵之战的胜利。可以说,正是从刘备安排黄权防备曹丕的部署中,陆逊没有了需要速战速决的理由,进而具备了必胜刘备的信心。

参考书籍:《三国志》

更多文章

  • 三国中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何曹操不登门请他出山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请出山,三国里的诸葛亮到底有多厉害,诸葛亮在三国中的地位

    其一,曹操攻破徐州后屠城,诸葛亮亲眼看见数十万百姓惨遭曹军屠戮,从此对曹操的仇恨埋下了种子。公元193年,曹操的父亲曹嵩带领全家老幼在北上途中被徐州牧陶谦的将军张闾带兵杀了,《三国演义》中说是张闿贪财杀了曹嵩一家,而不是陶谦的主意。至于是陶谦故意派张闿杀的,还是张闿为了贪财杀了曹嵩,已无据可查,但是

  • 曹操与刘备:煮出来的一王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在这其中最令人感到津津乐道的故事,当然要数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故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当时曹操还未与袁绍进行最后的较量,北方最大的势力在当时可是袁绍,曹操只能说拥有天子,成为当时北方较大的军阀。再说刘备,当时的刘备因为当年好心收留了吕布,可是没想到吕布却阴了刘备一下,把

  • 刘备三顾茅庐,一副求才若渴的样子,仅仅是因为诸葛亮有才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三顾茅庐说明诸葛亮什么品格,刘备三顾茅庐将谁误认为是诸葛亮,诸葛亮为什么叫刘备三顾茅庐

    官渡大战后,曹操的势力更大了,于是迈开了他统一北方的步伐。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操亲自讨伐刘备,刘备败逃,由于没有地方去,只得前去投靠刘表。因为他们是宗亲,刘表一看刘备前来投靠,自己的势力大大加强,所以一开始对他还很客气,亲自到郊外来迎接,待之以上宾之礼,让他的军队屯驻于新野。但刘备军队驻扎在

  • 关羽、张飞二人,在正史中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正史关羽张飞谁先死的,三国正史有张飞关羽吗,关羽张飞之死刘备的反应

    虽然在真正的历史上没有“桃园三结义”但是三人的感情那也是睡一个炕头的兄弟啊!而关羽张飞二人之死在演义中记载与正史大致相同。关羽之死在刘备攻打汉中的时候,为减轻刘备压力发动了樊城之战,最后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降的魏军三万士兵,这时候曹操大惊,于是联系孙权,孙权也怕刘备拿下汉中势力增大,对他形

  • 公平客观说说诸葛亮的几点重大战略失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的七大失误,诸葛亮一生中的两大失误,诸葛亮的战略布局

    第一:我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我认为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存在较大的失误。当然这是在三国鼎立前十几年所提出的,所以其中存在些许失误是可以谅解的。但是关羽军的毁败和刘备争夺荆州的失误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隆中对”中“若有荆、益”之说的影响,所以我还是把这点算了进去。第二:错误地支持刘备发动彝陵之战,至少是没

  • 曹操说过的一句名言,只有短短八个字,却荡气回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操三句霸气名言,曹操说的经典一句话,设使天下无孤曹操的名言

    现在有不少的父母在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字的时候都喜欢用“斌”这个字,这个字左边是一个“文”右边是一个“武”,含义很好,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文武双全。古往今来,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不少文武双全的人才,大家能够想到的是哪些人呢?笔者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的这个人算是一个典型的历史人物,他就是曹操。可以说曹操是三国时

  • 关羽为何跟曹操争夺秦宜禄的妻子杜氏?杜氏到底有多迷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关羽秦宜禄之妻杜氏,关羽和秦宜禄的后人,秦宜禄妻子

    曹操的“奸绝”和关羽的“义绝”,似乎让他们二人完全成为水火不容的敌人。而实际上,曹操和关羽之间的关系因为一个美女而变得很有味道了。作为曾经的战俘,关羽在曹操麾下很是卖力。在他斩杀了颜良、文丑,立下了杰出战功之后,曹操对他才高看一眼、关怀备至。但是,关羽人在曹营心在汉,一直惦记着自己的老东家。当听说刘

  • 孙权为什么不用张昭为太子之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权和张昭,如何评价孙权与张昭,孙权和张昭的关系如何

    孙权立长子孙登为太子后,想让他读《汉书》,以便熟悉近代之事。孙权认为张昭在这方面有师承渊源,于是就让张昭的儿子张表跟随父亲学习,回来后再传授给孙登。那么,孙权为什么不直接让张昭当太子的老师,而是要隔着这么一道手呢?(张昭 图片来源于网络)孙权的理由是否成立孙权不用张昭,是说不愿意张昭过于劳烦,这个理

  • 曹操杀了陈宫,为何还供养陈宫一家老小?难道不怕陈宫儿子报仇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杀陈宫的真正原因,新三国曹操杀陈宫片段,曹操该不该杀陈宫

    事件回顾曹操身边第一位有着某种意义的谋臣必然是陈宫,而陈宫与曹操之间相互合作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曹操信心,甚至给曹操指引了方向。这一年并不是空穴来风,可以从后期曹操再一次见到陈宫之后,两个人的对话中能够看的出来,曹操无论如何都是非常敬重陈宫的,哪怕陈宫一而再再而三的背叛自己。尽管陈宫跟随了自己的死敌吕布

  • 孙权曾让刘备评价周瑜,后者谈笑间说一番话,次年周瑜便蹊跷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与孙权周瑜的关系,孙权周瑜和刘备是什么关系,刘备挑拨孙权周瑜

    读过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朋友,一定不会对周瑜感到陌生。“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一派儒将风范,指点江山,运筹帷幄,击败曹操数十万大军,更有小乔这样的佳人相伴,实在羡煞旁人。▲吴主孙权及都督周瑜剧照周瑜,字公瑾,三国时期东吴名将,21岁时就追随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