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天子以令诸侯
天子以令诸侯
谁建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人结局如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1 6:28:58阅读:3847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使曹操事业成功的关键策略,其意义不下于诸葛亮在“隆中对”时为刘备提出的战略设想。那么,给曹操提出这个重要建议的人是谁呢?按曹操谋士的智商与名气,许多《三国演义》读者可能会想到荀、郭嘉、程昱、荀攸等人。但他们都不是。出这主意的,是陈留人毛d。不过,毛d说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奉
雄心渐起,挟天子以令诸侯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7 20:06:36阅读:2621
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兖州全部控制在曹操手中,曹操以此为根据地,开始了他诛灭群雄、统一北方的大业。这时,汉廷虽然被地方势力所割据,但东汉朝廷仍被各地方割据奉为正朔,汉献帝仍是合法的王朝统治者,因而控制汉献帝是扩大政治影响、进而发展势力的重要手段。早在献帝初平三年(192年)曹操任兖州牧时,兖州
齐哀公:中国历史上唯一被活活煮死的帝王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0 12:46:37阅读:2983
[摘要]:齐哀公:中国历史上唯一被活活煮死的帝王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周朝开国功臣姜子牙的后人,为何被周王以残忍手段烹死?被周天子活活烹死的倒霉蛋,是姜子牙的玄孙齐哀公,周天子这样做完全是“杀鸡给猴看”。自打姜子牙辅助周武王伐商立周后,因其功勋卓著,周武王便封他为齐侯,。齐哀公之后是谁?哀公死后,他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挟天子以令诸侯讲的是什么 )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13 9:58:37阅读:3795
《三国演义》将曹操描写成了一个乱世大奸臣,他利用汉献帝的名义号令诸侯,以达到自己掌握外交主动的目的,一张图片就可以看出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如下:曹操和汉献帝汉献帝就是一个可怜巴巴的傀儡,而曹操则是嚣张跋扈的权臣。但实际上,真是这样吗?一、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汉献帝当时的地位。汉献帝是怎样当上皇帝的?他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主人公是谁(历史上谁挟天子以令诸侯)
文史百科时间:2024/2/3 9:46:35阅读:1006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自两晋以来,对曹操的贬低和黑化主要集中在一个字眼上。那就是“奸”,这是一个不好听的字眼。《广雅》解释说:奸,盗也;《说文》解释说:奸,私也;曹操奸雄逆贼的负面形象如此深入人心可以说和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决策有着直接关系,我认为几乎可以说正是这个决定导致曹操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再也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5 7:53:23阅读:4965
曹操挟皇帝以令诸侯诸侯: 汉灵帝终,曹操降任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及董卓进洛阳,兴少帝坐汉献帝刘协,曹操拒受骁骑校尉之职,抛头露面遁回他乡,集家财,集合一收5000人的武拆。中仄六年(公元189年)十仲春,减进袁绍为牛耳的闭东牧守伐罪董卓的联军。董卓挟汉献帝西奔少安,闭东牧守各图收展。那时,袁绍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指的是谁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4 9:37:17阅读:1814
汉献帝刘协,并且挟皇帝以令诸侯是罗贯中的贬曹之笔,野史中是“奉皇帝以令没有臣”,“挟皇帝以令诸侯”的意义是挟持皇帝而把持一切诸侯,而“奉皇帝以令没有臣”是供奉,尊奉着皇帝把持着没有听晨廷的臣子,“奉皇帝以令没有臣”是曹操的谋士毛玠的倡议,而“挟皇帝以令诸侯”是袁绍的谋士沮授出给袁绍的。挟皇帝以令诸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讲的是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时间:2024/1/5 22:07:26阅读:1565
刘协从即位登基的那一天起,便是有天子之名而无天子之真。但他究竟是国度最下势力的意味,谁把握了他,谁便能以天子的名义背其余天圆盘据政权收号施令。那个讲理固然复杂,实正分明的人却没有多,袁绍便没有懂。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绍谋臣沮授曾经劝告他,假如能“西迎年夜驾,挟皇帝而令诸侯”,便会支到出有谁“
曹操为什么要挟天子令诸侯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0 7:12:44阅读:4400
策略圆背是指企业造定策略圆案以及策略决议的引导圆背。企业的策略圆背是指产物以及市场的综开取舍。曹操正在逐鹿的时分,所选的圆背,便因此皇帝为中央,伐罪兵变的诸侯,以扩大本人的真力,到达金瓯无缺的目标。当各路诸侯皆占山为王的时分,曹操取舍了一条取别人没有同样的讲路,那便是“挟皇帝以令诸侯”。事先,曹操的
东汉末年袁绍谋士沮授简介:曾对袁绍提出奉迎天子
历史人物时间:2024/1/3 6:39:05阅读:4099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沮授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沮授(?-20
袁绍原本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袁绍为何没有那么多
历史人物时间:2024/1/30 11:11:41阅读:3625
对袁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袁绍当初原本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为什么没有那么做?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相信袁绍对这句话一定非常认同。当曹操利用皇帝颐指气使发号施令的时候,袁绍这才意识到,那个曾经被自己认为一钱不值的皇帝实在是个难得的宝贝,但后悔已经晚了。汉献帝剧照
蒋琬和费祎作为诸葛亮钦定接班人 两人为什么没有北伐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9 0:33:45阅读:1100
还不了解:诸葛亮北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北伐先后进行了五次,诸葛亮到底花了多少钱,蒋琬和费祎为什么不愿北伐?蒋琬和费祎,显然是诸葛亮钦定的两位接班人。蒋琬比诸葛亮小不了几岁,没几年就退位让贤了。所以诸葛亮的接班人大体上就是费祎了。在蒋琬和费祎统治蜀汉的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2 20:43:19阅读:3435
世人都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真这样做过?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公元195年,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发生内讧,为了争夺权势,他们二人在长安城中各自拥兵相攻。为了平息两方的纷争,汉献帝不得已派出尚书、侍中去为李、郭二人和解,然而这两人并没有就此而平息战火。为了获得政治上的主动权,
曹操之所以能挟天子以令诸侯,与董昭这位谋士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5 13:20:50阅读:1503
汉献帝被董卓挟持到长安之后,就一直想回到东汉王朝的都城洛阳,但西凉军一直大战于长安地区,所以汉献帝只好暂时停留在安邑,以至于最后让曹操这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挟持到了许昌。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曹操之所以能挟天子以令诸侯,与董昭这位谋士有何关系?董昭一开始是跟着袁绍的,但随着汉献帝驻扎于安邑
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时 汉朝大臣为何没有人反对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9 20:46:32阅读:3177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挟天子,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说到《三国演义》,这无疑是一本极其优秀的旷世巨著。可需要指出的是,演义毕竟只是演义,它看似曲折精彩的故事情节,却不代表最真实的历史事件。甚至因为“尊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曹刘两国而遭到了颇为严重的贬损,许多英雄人物也脱离了其原本的精神面貌。就
宇文化及为什么要杀杨广 宇文化及为什么不挟天子令诸侯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1 8:33:07阅读:99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宇文化及和杨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隋末宇文化及在江都杀害了隋炀帝杨广,掌握了朝政大权,可谓是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可惜也是因为此他也成为了天下的公敌。之所以宇文化及一定要杀杨广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杨广个人的性格有着极大关系的。在当时,因为天下
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第一人是我
历史人物时间:2024/1/5 17:50:19阅读:4792
董卓,西凉军阀,依靠绝对的武力,在秦国后院陇西获得了羌胡部落的支持,应大将军何进之邀,到洛阳勤王,没想到一夜之间,何进被杀,京城大乱,董卓打败其他三路诸侯,顺利占领京城,狭天子以令诸侯,最后分账不均,被吕布一刀咔嚓了。董卓是哪里人董卓,字仲颖,甘肃省岷县人,岷县靠近陕西,战国时期就是秦国的后院,秦孝
易京之战的结果如何?袁绍成为汉末最强大的诸侯!
历史人物时间:2024/2/16 18:42:05阅读:3568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易京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其中,就公孙瓒和袁绍来说,是当时比较强大的两个诸侯。对于公孙瓒来说,地盘主要在幽州地区,而就袁绍来说,所在的冀州正好位于幽州的南部一带。因此,双方可谓唇齿相依,相对应的冲突和较量自然是在所难免了。在界桥之战后,
曹操为何挟天子刘协?有什么意义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1 3:40:09阅读:563
每当一提起曹操挟天子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公元196年,曹操在原李傕部将杨奉、牛辅部曲董承等的护卫下来到了洛阳,然而此时的洛阳已经是一片废墟,虽然刘协是在这里登基称帝的,但他当时不过是董卓手中的一个傀儡,而董卓为了躲避关东联军的追杀,他在逃跑的同时,直接将古都洛
挟天子以令诸侯:揭秘曹操的真实面目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2 2:06:24阅读:752
东汉末年战火纷扰,枭雄曹操一生都是在斗争中度过的。很多影视艺术作品对曹操这一形象充满兴趣,极尽能事的刻画,但历史上的曹操的性情究竟是怎样的呢?网络配图建安十五年(公园210年),曹操五十六岁。此时,他完成统一北方大业后,政权逐渐巩固,继而想统一全国;但是孙权、刘备两大军事势力仍然是他的巨大威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