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盱眙之战
盱眙之战
盱眙之战,刘宋为何能够以少胜多?
历史解密时间:2024/1/5 1:44:17阅读:3120
双方之间摩擦不断,大小战事层出不穷,刘宋输多赢少,被北魏吞并了多处国土。后来刘宋经过一系列改革后,逐渐发展壮大了起来,刘义隆便想把丢失给北魏的国土重新收入囊中,于是,刘宋刘义隆写信要求北魏,归还河南六地,这是命令,不是商量!北魏拓跋回复,很傻很天真,是谁给了你刘义隆勇气敢对我指手画脚?双方没有谈拢互
盱眙之战起因经过简介
战史风云时间:2024/1/23 16:01:58阅读:1172
450年(宋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反击宋的大举进攻,越过黄河、淮河,向南挺进至瓜步山(今江苏六合东南),饮马长江。后因宋军沿江严备,魏军缺乏船只,更因为北方人不适应南方气候,军中流行瘟疫,只得于次年正月北撤。经过盱眙时,拓跋焘驱使丁零、匈奴、氐羌等族士兵筑长围攻盱眙,
盱眙之战起因经过简介,南朝宋击败北魏(盱眙之战(南北朝))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3 4:43:08阅读:3904
450年(宋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反击宋的大举进攻,越过黄河、淮河,向南挺进至瓜步山(今江苏六合东南),饮马长江。后因宋军沿江严备,魏军缺乏船只,更因为北方人不适应南方气候,军中流行瘟疫,只得于次年正月北撤。经过盱眙时,拓跋焘驱使丁零、匈奴、氐羌等族士兵筑长围攻盱眙,
盱眙之战以少胜多,臧质以3700人完胜拓跋焘十万军队(盱眙之战(南北朝))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4 9:41:14阅读:4852
公元450年,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北朝后魏太平真君十一年,魏太武帝拓跋焘乘卫国战争胜利之威,挥师南下,饮马长江。宋文帝刘义隆不得不奉献请和。次年正月初二日,魏退师北还,途经盱眙,遂与守将臧质发生了一场攻防战役,是为盱眙之战。盱眙之战,臧质带领3700人对抗拓跋焘数十万军队,臧质完胜。《宋书》记载:虏
“蛙跳战术”的鼻祖另有其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盱眙之战(南北朝))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6 16:24:46阅读:2174
魏军不知道彭城缺粮,攻城只是试探性进攻。遇到宋军激烈抵抗之后,拓跋焘唯恐再遭悬瓠之败,放弃围城,修改作战计划,采取越城进攻。不与宋军在彭城和寿阳一线纠缠,越过重点防御的大城市,直接杀向宋朝国都建康。越城作战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充分运用,形成战术理论。美军两大名将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在太平洋战争中,放弃一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简介 一同北方的卓越军事家(盱眙之战(南北朝))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3 21:23:48阅读:436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年),字佛狸,鲜卑族。北魏第三任皇帝(423-452年)。422年,被立为太子,423年登基,改元始光。拓跋焘在位期间,亲率大军灭亡胡夏,北燕,北凉等诸多政权,统一北方。北伐柔然,使之“不敢复南”;南败刘宋,占据河南之地。452年,被中常侍宗爱杀害。在位29年,谥太武
盱眙之战以少胜多,臧质以3700人完胜拓跋焘十万军队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3 21:20:55阅读:4123
公元450年,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北朝后魏太平真君十一年,魏太武帝拓跋焘乘卫国战争胜利之威,挥师南下,饮马长江。宋文帝刘义隆不得不奉献请和。次年正月初二日,魏退师北还,途经盱眙,遂与守将臧质发生了一场攻防战役,是为盱眙之战。盱眙之战,臧质带领3700人对抗拓跋焘数十万军队,臧质完胜。《宋书》记载: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