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盱眙之战以少胜多,臧质以3700人完胜拓跋焘十万军队(盱眙之战(南北朝))

盱眙之战以少胜多,臧质以3700人完胜拓跋焘十万军队(盱眙之战(南北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852 更新时间:2024/1/24 9:41:14

公元450年,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北朝后魏太平真君十一年,魏太武帝拓跋焘乘卫国战争胜利之威,挥师南下,饮马长江。宋文帝刘义隆不得不奉献请和。次年正月初二日,魏退师北还,途经盱眙,遂与守将臧质发生了一场攻防战役,是为盱眙之战。

盱眙之战,臧质带领3700人对抗拓跋焘数十万军队,臧质完胜。

《宋书》记载:虏

侵徐、豫,拓跋焘率大众数十万遂向彭城,以质为辅国将军、假节、置佐,率万人北救…三营既败,其夕质军亦奔散,弃辎重器甲,单七百人投盱眙。盱眙太守沈璞

完为守战之备,城内有实力三千,质大喜,因共守…虏乃肉薄登城,分番相代,坠而复升,莫有退者,杀伤万计,虏死者与城平。又射杀高梁王。如此三旬,死者过

半。焘闻彭城断其归路,京邑遣水军自海入淮,且疾疫死者甚众。二月二日,乃解围遁走。

对于此战,在沈约《宋书臧质传》中,有详细的记载,其后,司马光将此战录入《资治通鉴》。

宋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反击宋的大举进攻,越过黄河、淮河,向南挺进至瓜步山(今江苏六合东南),饮马长江。后因宋军沿江严备,魏军缺乏船只,更因为北方人不适应南方气候,军中流行瘟疫,只得于次年正月北撤。经过盱眙时,拓跋焘驱使丁零、匈奴、氐羌等族士兵筑长围攻盱眙,运东山土石以填堑,造浮桥于君山(在盱眙城北6里处)之川,切断了盱眙的水陆通道。

当初,宋文帝得知魏军将会入侵江南时,就命令广陵郡太守刘怀之事先烧掉广陵的衙门和船只,带着百姓从江北渡过长江以南避难。而山阳郡(治江苏省淮安市)太守萧僧珍却把广陵逃难来的百姓都安置在山阳城里;朝廷运送粮食、武器到盱眙和滑台去的官兵,因为魏军的入侵道路受阻,都留在了山阳郡;萧僧珍下令将山阳城所有的池塘灌满水,等到魏军到山阳郡时,开塘放水淹灌魏军。当魏军见山阳成了水乡泽国时,就去了他们早就看好的盱眙,而盱眙方面的沈璞、臧质也早就严阵以待。

拓跋焘率部来到盱眙,他派人向盱眙守将臧质索要酒喝,臧质命士兵在空坛里装满淘米溲水加上尿水送给拓跋焘;拓跋焘揭开酒坛,一股臊气难闻,让他大怒,下令修筑长堤把盱眙城围了起来。魏军在一个晚上就修好长堤,又搬来东山上的泥石,填平盱眙城周边的堑壕,在君山上搭起了一座浮桥,切断了盱眙的水陆通道。

这一切完成后,拓跋焘给臧质写信,得意地说:“我现在派去攻城的军队,都不是我国本土人,城东北是丁零人(指中国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和匈奴人,城南是氐族人(东晋时,指北方和西北建立过的前仇池国、前秦国、后凉国人)和羌族人(指主要聚居地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一带的人),假如你想让丁零人死,正可为我减少常山、赵郡的敌寇;假如你想让匈奴人死,正好为我减少并州(治山西省太原市)的敌人;假如想让氐人、羌人死,自然为我减少了关中的敌人;你如果杀掉他们,对我国没有什么不利的。”臧质见拓跋焘如此狡诈险恶,在回信中说:“拜读来信,对你的奸计全部明白。你仗着有四条腿,多次进犯我国边境。王玄谟被你打败在东边,申坦被你驱散在西边,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你没有听到童谣说:“虏马饮江水,佛狸卯年死”吗?只因卯年还没有到来,所以王、坦两军让开路让你去饮长江水;如今辛卯年到了,你的死期已经注定,并非是人力所能改变的。我奉命前来消灭你们,原来我想到白登山(魏国首都平城东边的山)杀你,我军还没有走出多远,你就送死来了,我怎么能让你再活着回去,到桑干河(指山西省大同市一带的桑干河)享受荣华富贵呢?你幸运的话,就会被乱军杀死;如果你不走运就会被活捉,我将会用铁链锁住你的脖子,绑在毛驴上,直接押送到建康弃市。

“我本来打算自己全尸,如果老天不长眼,被你打败,即使是被剁成肉酱,碾成粉末,刳、砍、车裂,还不足以回报朝廷对我的恩情。你的智慧、见识以及你的军队力量,岂能胜过苻坚?今年到了下春雨的季节,我国正在集结各路大军,你就安心攻盱眙吧,千万不要立刻逃走!如果缺粮食你就说一声,我们一定会打开粮仓送来。得到你送来的宝剑,是不是想让我挥刀斩你呀?!”

拓跋焘本来以为自己给臧质的信是得意的杰作,而结果反被对方羞辱,看到这封回信,他气得浑身发抖,暴跳如雷地命令制造一张铁床,把铁镵尖朝上,说:“攻破盱眙,抓住臧质,我一定让他坐在这张铁床上!”

拓跋焘的气没有发完,臧质又对魏军中的零人、羌人、氐人、匈奴人写了一封**,信中说:“告诉魏军各族将士:佛狸(拓跋焘小名)在给我的信上,这样对待你们。你们本来都是我朝正统良民,为什么要自取毁灭呢?为什么不知道转祸为福呢!”

臧质发出此信时,又附上朝廷的悬赏条件:“砍下拓跋焘头的人,封为万户侯,赏赐棉布、丝绸各一万匹。”

文字战只能算插曲,未来的结果才是关键。

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字战之后,魏军用钩车上的铁钩钩住盱眙城楼,系上巨缆,然后让几百名将士高呼号子一齐用力拉钩车,尽管如此,钩车丝毫未动。由此可见,沈璞和臧质对盱眙城墙后来加固得是多么坚固啊!随着夜幕的降临,臧质派军用大桶把士兵从城上放下,截获魏军的钩车。第二天,魏军又改用像现代推土机似的冲车铲城墙,由于城墙的夯土坚硬,冲车冲撞一次,城墙上的夯土只落下几升。

拓跋焘见机械作业不行,只好采用肉搏战术。他把士兵分成梯队,轮番登城,掉队人员接着继续向上爬。在严密的督战机制下,魏军没有一人敢后退,这样死伤的战士数以万计,尸体堆积得与城墙一样高。

魏军把战士的生命当成取胜的阶梯,这样围攻了三十天,仍然没有攻下盱眙。这时,春季的流行瘟疫漫延,魏国侦察员又报告说:建康派援军从东海(江苏连云港)进入了淮河,宋文帝下令彭城守军切断魏军归路;拓跋焘看到日益减员的部队,听到了“播谷鸟”的叫声,瞭望了一眼西北,感叹万千。到了二月初十,他下令焚毁攻城的器具撤军。

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而宋国盱眙守军想追击,沈璞反对说:“眼下我们的兵力并不多,虽然固守保住了盱眙,却不可出城应战;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只能修整船只,显示我军要北渡淮河的架势,逼迫对方快点离开,估计并不需要真的去做。”

沈璞,这位普通的将领,就因为有了防范意识和宽阔的胸怀,被载入了史册。臧质认为沈璞是守盱眙城的主将,让他向朝廷报捷,沈璞坚决谦辞,并把全部功劳归功于臧质。文帝听了前后经过,对这位忠勇、谦和的将领给予嘉奖。

更多文章

  • “蛙跳战术”的鼻祖另有其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盱眙之战(南北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南北朝,拓跋焘,名将,,盱眙之战(南北朝)

    魏军不知道彭城缺粮,攻城只是试探性进攻。遇到宋军激烈抵抗之后,拓跋焘唯恐再遭悬瓠之败,放弃围城,修改作战计划,采取越城进攻。不与宋军在彭城和寿阳一线纠缠,越过重点防御的大城市,直接杀向宋朝国都建康。越城作战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充分运用,形成战术理论。美军两大名将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在太平洋战争中,放弃一

  •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简介 一同北方的卓越军事家(盱眙之战(南北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北魏皇帝,太武帝,南北朝皇帝,盱眙之战(南北朝)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年),字佛狸,鲜卑族。北魏第三任皇帝(423-452年)。422年,被立为太子,423年登基,改元始光。拓跋焘在位期间,亲率大军灭亡胡夏,北燕,北凉等诸多政权,统一北方。北伐柔然,使之“不敢复南”;南败刘宋,占据河南之地。452年,被中常侍宗爱杀害。在位29年,谥太武

  • 星门事件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星门事件幕后的推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阴谋论,索马里海盗,星门事件

    事件经过网上关于“亚丁湾星门”的传言,其实已经传了两年多了。果壳网流言调查员发现:早在2008年12月,在一个著名的“阴谋论”网站上出现了一系列署名Sorcha Faal的文章,讨论亚丁湾的军事行动与UFO、圣经故事、美苏冷战等一些传统的阴谋论话题的联系。这些文章中已经出现了“星门”这个词。作者东拉

  • 星门事件是真的吗 星门事件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非洲,东非大裂谷,火山,星门事件

    亚丁湾这个地方我还是相对比较熟悉的,因为这个区域是东非大裂谷的起点,我在拍摄东非大裂谷的近十年期间多次到达或是在周边考察拍摄,周围的火山我都走完了,有些还去了多次。这个星门事件主要缘起还是发生在2010年11月14号至15号上午11时,亚丁湾这一片区域连续发生了多次地震,据统计在这一时段爆发了高达6

  • 星门事件揭秘:亚丁湾星门事件隐藏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星门事件

    星门事件中的星门指的是星际之门,指的是一个磁场通道,是一个可以连接宇宙中的其他空间的通道,可以进出。传闻,在世界各地都出现过星际之门,至于事件的真实性,尚且未知。很多科学家试图将星门和虫洞列为同一范畴。事实上,虫洞指的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续两个时空不同区域的狭窄隧道。理论上来说,物质可以通过虫洞进行

  • 北魏攻宋河南之战为什么会发生?起因背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北魏攻宋河南之战

    北魏与刘宋争夺河南地区之战发生于宋永初三年、北魏泰常七年(公元422年)九月,北魏发兵大规模向刘宋黄河以南地区进攻。在魏主拓跋焘的亲自指挥下,才占领了刘宋河南地区。至刘宋元嘉七年、北魏神麚三年(公元430年),刘宋以右将军到彦之为统帅,统率9万大军欲收复河南地区,北魏军主动后撤河北。于当年冬,魏军又

  • 北燕向宋称藩,却被北魏打到灭亡(北魏攻宋河南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北魏攻宋河南之战

    北魏攻宋灭夏后,疆土再次扩张,已经和北凉接壤。北凉是北魏西面的小国,国主沮渠蒙逊不敢与北魏对抗,于是向北魏称藩。拓跋焘也暂时没想出兵灭掉这个邻居,于是和北凉遣使互通,封沮渠蒙逊为凉王。但东面的北燕就没有这个好运气了,这还要怪燕主冯弘瞎折腾,加速了自己的灭亡。北燕的建立还要从后燕国主慕容宝说起。当年慕

  •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简介 一同北方的卓越军事家(北魏攻宋河南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北魏皇帝,太武帝,南北朝皇帝,北魏攻宋河南之战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年),字佛狸,鲜卑族。北魏第三任皇帝(423-452年)。422年,被立为太子,423年登基,改元始光。拓跋焘在位期间,亲率大军灭亡胡夏,北燕,北凉等诸多政权,统一北方。北伐柔然,使之“不敢复南”;南败刘宋,占据河南之地。452年,被中常侍宗爱杀害。在位29年,谥太武

  • 御馆之乱:日本战国时期家族爆发的内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御馆之乱,日本

    日本御馆之乱,战国时期家族爆发内乱。御馆之乱是日本战国时期最大的家族所爆发的一场家族内乱,所以很多日本史书中也有记载关于御馆之乱简介。通过御馆之乱简介得知,御馆之乱发生于1576年12月,是战国第一武将上杉谦信的儿子上杉景胜和上杉景虎所发起的家族权力之争。上杉谦信是日本战国时期有名的武将,世人称之为

  • 御馆之乱的过程介绍:御馆之乱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御馆之乱,日本

    御馆之乱是日本战国时期最大的家族内乱。日本战国时代越后地区的内乱,以上杉谦信之死为发端。景虎和景胜争位。最终以景胜方胜利告终。19日围攻七尾城,久攻不下。次年3月,退回春日山城,出阵关东。不料能登田山家重臣长续连被织田家寝返,上杉方熊木城、富木城落城,并进军穴水城。7月,上杉谦信再次出兵能登。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