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蛙跳战术”的鼻祖另有其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盱眙之战(南北朝))

“蛙跳战术”的鼻祖另有其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盱眙之战(南北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174 更新时间:2024/2/16 16:24:46

魏军不知道彭城缺粮,攻城只是试探性进攻。遇到宋军激烈抵抗之后,拓跋焘唯恐再遭悬瓠之败,放弃围城,修改作战计划,采取越城进攻。不与宋军在彭城和寿阳一线纠缠,越过重点防御的大城市,直接杀向宋朝国都建康。

越城作战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充分运用,形成战术理论。美军两大名将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在太平洋战争中,放弃一线平推的传统做法,跳跃前进,越岛攻击。利用海军优势,避开日军守备重点,迅速突破防御线,取得辉煌战绩,并给这一战法取了形象的名字,叫做“蛙跳”。

蛙跳战术的鼻祖既不是麦克阿瑟,也不是尼米兹,而是拓跋焘。相比于越岛作战,越城作战更具风险。当时美军已经掌握太平洋地区空中和海上优势,越岛作战水到渠成,海军是助跳器。对于魏军而言,骑兵是助跳器。魏军没有控制整个作战区域的能力,风险不言而喻。如果济南、彭城和寿阳的宋军切断魏军补给线,进行包抄,可能会导致魏军全军覆没。

拓跋焘有大气魄,是军事天才。魏军保留着游牧民族的一项传统,就地取粮。孙子兵法讲得很明白,善用兵者,因粮于敌,这是蒙古大军横行天下的原因之一。以战养战,闪电攻击,直捣敌军老巢,拓跋焘又发动了一轮快速进攻。

魏军三路南下,向山阳(今江苏淮安)、横江(今安徽和县)、广陵(今江苏扬州)攻击前进。魏军兵临淮河,先行军赶造木筏数十支,偷渡淮水,到达淮水之南。守淮宋兵见魏军突然从天而降,惊慌失措,四散逃走。

魏军渡过淮河,与前来增援彭城的一支一万人的宋军在盱眙遭遇。宋军主将臧质派手下将领抢先占领盱眙城东的高山,在山上修筑了两处营垒,自己在城南扎营,依托有利地势形成掎角之势阻挡魏军。

魏军猛攻东山二营,臧质畏惧敌军强大,不敢出兵救援,二营被击溃。魏军杀向臧质大营,臧质独木难支,抵挡不住,尽弃辎重装备,仅率七百人逃进盱眙城。拓跋焘绕过盱眙,继续向南进发,兵临长江,抵达瓜步(今南京市六合区东南之瓜步山)。魏军拆掉房舍、砍伐芦苇建造竹筏,扬言南渡大江。

南京城内外戒严,宋国动员全部水师守卫长江,王公以下子弟都要参军。太子刘劭出镇石头城,指挥水军,一排排战舰覆压江面,江岸营垒相连,从采石矶到暨阳,长达六七百里。

刘义隆登上石头城,遥望大江对岸奔驰的鲜卑骑兵,不禁面露忧色,深深自责,对江湛说:“北伐之事赞同的人少,今士民劳怨,我们不能不感到惭愧。为大家带来灾难,这是我的过失。”一转念想起檀道济,叹息道:“檀道济若在,岂使胡马至此!”刘义隆不是束手无策的人,他发起间谍战,派出大批特务潜到江北,大搞破坏,在村落里放置野葛毒酒。

一顶金色大帐支上雄奇凌清的瓜步山,新辟的盘山路蜿蜒而上,拓跋焘俯视巨浪滚滚向东奔流的大江,眼神掠过那千帆万垒。凄雨冷风让他感受到江淮寒气,你不能指望这里的冬天会像塞北那样严寒,也不能奢求长江会像黄河那样千里冰封。空有铁骑千群,而无用武之地。宋人大肆破坏,各地官府撤退之时烧城烧粮,江淮百姓逃散,粮食都带走了,魏军几乎搜集不到食物。而今是冬天,旷野里只有北风。大军身后的彭城和寿阳两座淮北军事重镇一处也没有攻克,随时威胁着补给线。

打过长江去,根本是作秀,别说没有战船,即使有了战船,习惯马背上生活的鲜卑勇士驾驭得了颠簸不平的船只吗?赤壁啊!赤壁!拓跋焘饮了一口水,凉气袭遍全身,水从河北用骆驼驮来。他有个习惯,从不饮河南水。

打不下建康,只有退兵。果断是拓跋焘最大的优点。魏国使者带着骆驼、名马来到南京城,要求讲和,请两国通婚。刘义隆借坡下驴,他也不想把这场燃烧到家门口的战争继续下去。

宋使田奇带着奇珍异果回赠,拓跋焘取过礼品中的黄柑就吃,痛饮酃酒。左右侍从附耳低语,怀疑食物里有毒药。拓跋焘没有回答,举手指天,把孙子拓跋濬叫到身边,诚恳地对田奇说:“我远来至此,非为功名,只想继好息民,永结姻援。宋国若能以女妻此孙,我以女妻武陵王,自此匹马不复南顾。”

虽然太子刘劭和满朝文武力主联姻,刘义隆最终还是拒绝了拓跋焘的和亲。与北魏结为姻亲之国,等于承认两国为平等邦交国,这就丧失了南朝华夏正朔地位,刘义隆不会甘心,有生之年决不放弃中州。

即使和亲未成,粮草匮乏的魏军也不能长期待在江淮。一个月后,公元451年(元嘉二十八年)正月,拓跋焘在瓜步山大会群臣,魏军沿江举起烽火,退军了。

更多文章

  •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简介 一同北方的卓越军事家(盱眙之战(南北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北魏皇帝,太武帝,南北朝皇帝,盱眙之战(南北朝)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年),字佛狸,鲜卑族。北魏第三任皇帝(423-452年)。422年,被立为太子,423年登基,改元始光。拓跋焘在位期间,亲率大军灭亡胡夏,北燕,北凉等诸多政权,统一北方。北伐柔然,使之“不敢复南”;南败刘宋,占据河南之地。452年,被中常侍宗爱杀害。在位29年,谥太武

  • 星门事件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星门事件幕后的推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阴谋论,索马里海盗,星门事件

    事件经过网上关于“亚丁湾星门”的传言,其实已经传了两年多了。果壳网流言调查员发现:早在2008年12月,在一个著名的“阴谋论”网站上出现了一系列署名Sorcha Faal的文章,讨论亚丁湾的军事行动与UFO、圣经故事、美苏冷战等一些传统的阴谋论话题的联系。这些文章中已经出现了“星门”这个词。作者东拉

  • 星门事件是真的吗 星门事件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非洲,东非大裂谷,火山,星门事件

    亚丁湾这个地方我还是相对比较熟悉的,因为这个区域是东非大裂谷的起点,我在拍摄东非大裂谷的近十年期间多次到达或是在周边考察拍摄,周围的火山我都走完了,有些还去了多次。这个星门事件主要缘起还是发生在2010年11月14号至15号上午11时,亚丁湾这一片区域连续发生了多次地震,据统计在这一时段爆发了高达6

  • 星门事件揭秘:亚丁湾星门事件隐藏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星门事件

    星门事件中的星门指的是星际之门,指的是一个磁场通道,是一个可以连接宇宙中的其他空间的通道,可以进出。传闻,在世界各地都出现过星际之门,至于事件的真实性,尚且未知。很多科学家试图将星门和虫洞列为同一范畴。事实上,虫洞指的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续两个时空不同区域的狭窄隧道。理论上来说,物质可以通过虫洞进行

  • 北魏攻宋河南之战为什么会发生?起因背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北魏攻宋河南之战

    北魏与刘宋争夺河南地区之战发生于宋永初三年、北魏泰常七年(公元422年)九月,北魏发兵大规模向刘宋黄河以南地区进攻。在魏主拓跋焘的亲自指挥下,才占领了刘宋河南地区。至刘宋元嘉七年、北魏神麚三年(公元430年),刘宋以右将军到彦之为统帅,统率9万大军欲收复河南地区,北魏军主动后撤河北。于当年冬,魏军又

  • 北燕向宋称藩,却被北魏打到灭亡(北魏攻宋河南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北魏攻宋河南之战

    北魏攻宋灭夏后,疆土再次扩张,已经和北凉接壤。北凉是北魏西面的小国,国主沮渠蒙逊不敢与北魏对抗,于是向北魏称藩。拓跋焘也暂时没想出兵灭掉这个邻居,于是和北凉遣使互通,封沮渠蒙逊为凉王。但东面的北燕就没有这个好运气了,这还要怪燕主冯弘瞎折腾,加速了自己的灭亡。北燕的建立还要从后燕国主慕容宝说起。当年慕

  •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简介 一同北方的卓越军事家(北魏攻宋河南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北魏皇帝,太武帝,南北朝皇帝,北魏攻宋河南之战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年),字佛狸,鲜卑族。北魏第三任皇帝(423-452年)。422年,被立为太子,423年登基,改元始光。拓跋焘在位期间,亲率大军灭亡胡夏,北燕,北凉等诸多政权,统一北方。北伐柔然,使之“不敢复南”;南败刘宋,占据河南之地。452年,被中常侍宗爱杀害。在位29年,谥太武

  • 御馆之乱:日本战国时期家族爆发的内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御馆之乱,日本

    日本御馆之乱,战国时期家族爆发内乱。御馆之乱是日本战国时期最大的家族所爆发的一场家族内乱,所以很多日本史书中也有记载关于御馆之乱简介。通过御馆之乱简介得知,御馆之乱发生于1576年12月,是战国第一武将上杉谦信的儿子上杉景胜和上杉景虎所发起的家族权力之争。上杉谦信是日本战国时期有名的武将,世人称之为

  • 御馆之乱的过程介绍:御馆之乱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御馆之乱,日本

    御馆之乱是日本战国时期最大的家族内乱。日本战国时代越后地区的内乱,以上杉谦信之死为发端。景虎和景胜争位。最终以景胜方胜利告终。19日围攻七尾城,久攻不下。次年3月,退回春日山城,出阵关东。不料能登田山家重臣长续连被织田家寝返,上杉方熊木城、富木城落城,并进军穴水城。7月,上杉谦信再次出兵能登。17日

  • 日本战国时期家族内乱御馆之乱的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御馆之乱

    御馆之乱是日本战国时期最大的家族所爆发的一场家族内乱,所以很多日本史书中也有记载关于御馆之乱简介。通过御馆之乱简介得知,御馆之乱发生于1576年12月,是战国第一武将上杉谦信的儿子上杉景胜和上杉景虎所发起的家族权力之争。御馆之乱上杉谦信是日本战国时期有名的武将,世人称之为“军神”。1578年,上杉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