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三苏
三苏
宋朝苏洵简介-宋朝苏洵(“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9 8:28:50阅读:310
苏洵简介:“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小编今天讲一位宋朝历史人物:宋朝苏洵,历史上评为“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宋朝历史苏洵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本名:苏洵,字号:字明允,自号老泉,所处时代:北宋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三苏指哪三个人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4 21:11:02阅读:1544
三苏指北宋集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以及他的女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众人称为苏东坡)、苏辙(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三苏”并称初睹于宋王辟之《渑火燕道录》。该书卷四“才识条”道:“苏氏文章擅世界,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年夜苏,辙为小苏也。”苏洵的文章道古论古,纵横评道,少于剖析
三苏祠在哪里
文史百科时间:2024/1/7 22:41:07阅读:3255
眉山三苏祠是北宋时代(960-1127)出名文教家苏洵,苏轼,苏辙女子三人的故宅。位于四川省眉山乡东北隅纱彀止内。元朝改宅为祠,祭奠三苏。明朝洪武年间扩建,明终誉于兵水,仅存五碑一钟,浑康熙四年(1665)正在本址按明朝范围重修,我后历代均有删益补建,现占天里积56800仄圆米。于1980年7月7日
三苏坟简介
文史百科时间:2024/2/2 14:30:57阅读:4712
三苏坟,位于河北省仄顶山市郏县乡西27千米处的小峨眉山东麓茨芭镇苏坟村落西北隅。北宋年夜文教家苏轼、苏辙取其女苏洵衣冠葬此,至古有远900年的汗青。苏坟为历代文人朱客所敬慕,留有很多可贵的诗文碑刻。北宋出名集文家、文教家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开称“三苏”。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苏轼(103
三苏坟的组成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4 21:17:02阅读:3497
三苏坟由三苏陵寝、广庆寺、三苏祠三全体构成。三苏陵寝三苏陵寝总里积14800仄圆米,坐北背北。步进神讲,古柏相映。甬讲双侧有石柱、石马、石羊、石虎、石狗、石人相对于分列,仪仗宽整。陵寝门双侧蹲一对于石雕雄狮。进进白漆年夜门,劈面是一座下5米、宽3米的白石牌楼,瞋目雕刻“青山玉瘗”4个苍劲无力的年夜字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揭秘其为官经历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1 2:31:11阅读:841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曾巩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仅在文学、书法上成就非凡,而且在地方做官,也是一位难得的人才。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曾巩考中进士,担任越州通判,不久调往齐州担任知州。曾巩上任伊始,就遇到一个棘手的大难题——当地有一个叫周高的恶霸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 世称三苏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5 11:28:34阅读:3097
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在当时也是相当有名的人物,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父子三人在都是全才,不仅在文学上的贡献突出,在政治、史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下面依次来看一下父子三人的主要介绍。苏洵苏轼苏辙像苏洵,他是属于大器晚成的大人物,到五十岁左右他的作品才被许多人
省内跨市(州)流动有最新要求!瓦屋山、柳江古镇、三苏祠、彭祖山等景区暂停开放,请勿前往!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3 12:26:30阅读:4105
准备出门的小伙伴,四川疾控发布了省内跨市(州)流动有最新要求,这些区域的朋友注意了:1、对近7日内有绵阳市旅居史的跨市(州)流动人员,需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自抵达之日起实施5天居家隔离,第1、2、3、5日,完成4次核酸检测,第5日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具后,方可解除隔离(如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
列数历史上的文人兄弟:或相依为命 或同室操戈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0 11:18:34阅读:4067
三曹者,曹操、曹丕、曹植;三钟者,钟繇、钟毓、钟会;三苏者,苏洵、苏轼、苏辙。操繇洵为父,丕植毓会轼辙为兄弟,父子之间皆以文名传世,皆为诗文大家。曹氏父子既为建安时期的政治中枢,又是文坛领袖。“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孟津,乃心在咸阳”,与气势磅礴、悲壮慷慨的曹操之作不同,曹丕之作委婉细腻,文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赏析(三苏)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3 0:41:52阅读:526
原文: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 ,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
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赏析(三苏)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3 0:41:49阅读:2363
原文: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译文及注释译文我们离别的太久了,已经是七次中秋。去年的今天在东武之
苏洵《管仲论》原文翻译及赏析(三苏)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3 0:41:46阅读:2677
原文: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
苏洵《六国论》原文翻译及赏析(三苏)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3 0:41:42阅读:2462
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苏洵《辨奸论》古诗原文意思赏析(三苏)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3 0:41:35阅读:2775
辨奸论朝代:宋代作者:苏洵原文: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
苏洵《管仲论》古诗原文意思赏析(三苏)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3 0:46:25阅读:2560
管仲论朝代:宋代作者:苏洵原文: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
苏辙简介 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的辈份(三苏)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3 0:46:08阅读:3129
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的辈份苏洵苏轼苏辙是北宋的三苏。其中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爸爸,苏轼和苏辙是两兄弟。苏轼是哥哥,苏辙是弟弟,两人相差4岁。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宋人王辟之《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