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辙简介 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的辈份(三苏)

苏辙简介 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的辈份(三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129 更新时间:2023/12/23 0:46:08

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的辈份

苏洵苏轼苏辙是北宋的三苏。其中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爸爸,苏轼和苏辙是两兄弟。苏轼是哥哥,苏辙是弟弟,两人相差4岁。

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

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

苏氏父子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们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三苏之中,苏洵和苏辙主要以散文著称;苏轼则不但在散文创作上成果甚丰,而且在诗、词、书、画等各个领域中都有重要地位。

苏辙简介

首先,苏辙的读音是sū zhé。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历任陈州教授、南京判官等职。

宋哲宗即位后,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绍圣元年(1094年),哲宗起用李清臣为中书舍人,苏辙上书谏,因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徽宗即位,蔡京当国,苏辙又被降职,居许州,于是致仕,筑室于许,号颍滨遗老。政和二年(1112)卒,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南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擅长政论和史论。其诗力图追步苏轼,今存诗作不少,但逊色于苏轼不少。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

标签: 苏辙宰相北宋三苏

更多文章

  • 东汉最后一个外戚何进:十常侍如何诛杀大将军何进(十常侍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十常侍,宦官,何进,东汉,十常侍之乱

    十常侍指中国古代东汉(公元25年—220年)灵帝时操纵政权的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等十二个宦官。他们都任职中常侍。何进(?-189),字遂高,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东汉灵帝时大将军。何进的异母妹有宠于灵帝并被立为皇后,他也随之升迁。黄巾起义时,何进为

  • 十常侍是谁?十常侍全部人物简介(十常侍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十常侍,汉朝,十常侍之乱

    十常侍指中国古代东汉(公元25年—220年)灵帝时操纵政权的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等十二个宦官。他们都任职中常侍。张让(?—189年),东汉宦官,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桓帝、灵帝时,历为小黄门、中常侍等职,封列侯。在职时以搜刮暴敛、骄纵贪婪见称,灵帝极

  • 汉灵帝为何不杀掉专权的十常侍?(十常侍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灵帝,十常侍,东汉,十常侍之乱

    演义第一回,就点明乱自上起,而罪魁祸首就是十常侍,从汉桓帝时代的曹节,到勾结张角的封谞,到把持朝政的赵忠、张让等人,都是十常侍之一。十常侍在汉灵帝时期更加嚣张跋扈,这些人互相勾结,排除异己,只要和自己意见不合,就找机会将对方驱逐或诛杀。对一些剿灭黄巾有功的大臣,赵忠、张让等人也毫不客气,只要没有上交

  • 王谢二贤——王导、谢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谢二贤,王导,谢玄

    王谢二贤是指东晋时期的王导和谢玄两人。王导是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谢玄是谢裒之孙,谢奕之子,谢安之侄。东晋时期军事家。谢玄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早年为大司马桓温部将。

  • 《谢玄应举》是讲谢玄的什么?谢玄的字是什么(王谢二贤)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谢玄,谢安,东晋,王谢二贤

    《谢玄应举》是一篇讲述谢玄如何成长,并且应朝廷号召率领大军成功抵御南下入侵的前秦军队的文言文。谢玄,字幼度,陈郡阳夏人,是谢裒的孙子,谢奕儿子,谢安的侄子。谢玄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早年在大司马恒温手下做部将。谢玄小时候被寄养在谢安的家中,幼时的他就已经是个聪明伶俐的人,理解能力极强。谢安

  • 东晋丞相王导和“书圣”王羲之之间是什么关系?(王谢二贤)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导,王羲之,东晋,书法,王谢二贤

    王导,出生于当时十分显赫的家族琅琊王氏,东晋初年的丞相,历仕过三代皇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之一。王导一度权倾朝野,宅心仁厚,性情温和,为人颇有远识,极具政治才干。此外王导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颇具知名度的书法家。王导一生在政界建立诸多功绩,最初帮助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为他出谋划策,全心全意

  • 东晋丞相王导设计时装 曾经巧妙解决财政危机(王谢二贤)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东晋,王导,服饰,,王谢二贤

    (王)导善于因事,虽无日用之益,而岁计有余。时帑藏空竭,库中惟有练数千端,鬻之不售,而国用不给。导患之,乃与朝贤俱制练布单衣,于是士人翕然竞服之,练遂踊贵。乃令主者出卖,端至一金。其为时所慕如此。《晋书》卷六十五刘禹锡有诗云“昔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感叹金陵贵族的没落。其中的“王谢”确实是

  • 东晋北府军堪称最强军队?创始人谢玄有什么背景(王谢二贤)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朝,谢玄,北府军,王谢二贤

    中国历史上“最强军队”的排行榜,有许多种。其实不在一个朝代,也不可能在战场真正打一次,属于“关公战秦琼”,只能当作娱乐新闻看。但一些军团曾经纵横四海、所向无敌,不论多少年过去,他们的英雄气依然在天地间激荡,让人怀念、崇敬,比如岳家军、戚家军。在东晋,也有这样一支军队,那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北府

  • 东海三何是何许人 他们主要成就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东海三何,何子朗

    南朝·梁诗人何逊、何思澄、何子朗的并称。《南史·文学·何思澄传》:“初,思澄与宗人逊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这里说的是何子朗才思敏捷,擅长清言, 其文甚工。因此人们赞颂他:“人中爽爽何子朗。”他又历任官员外散骑侍郎,出为固山令。并著有文集,流传于世。“子朗最多”是指他

  • 东海三何中何思澄简介 他的主要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东海三何,何思澄

    何思澄像工文辞。起家为南康王侍郎,累迁安成王左常侍,兼太学博士,平南安成王行参军,兼记室。随府江州,为《游庐山诗》,沈约见之,大相称赏,自以为弗逮。何思澄,字元静,东海郯人。父敬叔,齐征东录事参军、余杭令。思澄少勤学,工文辞。起家为南康王侍郎,累迁安成王左常侍,兼太学博士,平南安成王行参军,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