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三司
三司
明代行省制度:实行“三司分立制衡”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4 17:42:39阅读:4172
幸好当时的华云龙已经重病在身,还没等到回南京就一命呜呼,也免了秋后大算账。不过对于当时的洪武皇帝来说,华云龙虽死,但他的心里一点也不轻松。想想很悬,华云龙敢住到脱脱府第,想做中书省丞相?想做第二个朱元璋?我朱元璋不也是由中书省派出机构行中书省的丞相起家的?想到这些,朱皇帝心里的气没得说。对大臣的肆意
古代三司指的是什么(分别掌管什么,相当于现在啥职位)
文史百科时间:2024/1/17 8:45:28阅读:3273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三司会审,这是特指明朝时期创立的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组成的三法司来共同会审重大案件的制度。但这只是对“三司”的狭义理解,是“三司”的一个小小的侧面,要想深入地了解“三司”制度的“前世今生”,还需要从“三司”的含义上着手。何为“三司”?顾名思义就是指三个重要的官职。这三个官职可不一般
宋代二府三司制结构图解(二府三司制度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23 10:28:35阅读:3037
二府三司,行政效率低下的根源:今天我想写一下二府三司制度,这是宋朝最重要的一个中央制度,从宋太祖时期下旨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只管行政,一直到1279年南宋最后一支抗元力量灭亡,二府三司制度一共持续了近320年。为什么说二府三司是行政效率低下的根源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一、何谓二府三司?宋太祖武将出身,
蔡襄去世时多少岁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9 16:30:58阅读:3339
蔡襄正在宋英宗晨正式被录用为三司使,只惋惜他的变革念法取天子相悖,民职被免。蔡襄正在晨中易以立足,因而出任杭州,可是半年没有到母亲往世,蔡襄北回。又是半年多,蔡襄正在家中往世,享年55岁。宋英宗继位,正式录用蔡襄为三司使。蔡襄撰《国论要目》一文,论述变革主意,提出择民、任才、往冗、辨正佞、正刑、抑合
蔡襄被宋仁宗宋英宗任命什么官职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3 12:51:32阅读:360
蔡襄是北宋名臣,正在任时代不辞辛苦,为公民做真事。他正在通州收现泉眼供外地利用,厥后被定名为蔡公泉。蔡襄本正在中天仕进,宋仁宗召蔡襄回京,授职翰林教士权三司使,厥后宋仁宗往世宋英宗登基,正式录用蔡襄为三司使。皇祐三年(1051年),蔡襄回晨建《起居注》,到场政事。次年,迁任起居舍人、知造诰兼判注内诠
南宋丞相钱象祖简介:吴越王钱俶之后,参知政事钱端礼之孙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9 22:27:25阅读:4601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曹操真正害怕的三人,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2 17:25:28阅读:2402
曹操三国时期最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曹操纵横天下30多年,基本扫清了天下各路诸侯,在曹操临死之前曹魏集团也占据了两分天下。其实不难发现,曹操乃是三国时期最出色的老板,会打仗,会带人,也非常有头脑。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总体来说,曹操他是一个有胆识,有头脑,懂战术的政治
锦衣卫指挥使卢忠:装疯卖傻的一个小人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6 20:16:14阅读:222
锦衣卫是明朝最为特殊的一个部门,在明朝发明后,一直存在于了整个明王朝,它的前身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为锦衣卫,作为皇帝的侍卫机构,主要从事侦查、逮捕、审问等,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锦衣卫的特殊性在于,它是由皇帝直接指挥,可以逮捕任何人并进行秘密审讯。鉴于它的特殊性,锦衣卫在明朝一
南宋三司使是什么官职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15:06:20阅读:1287
三司使是唐朝中期之后,财政止政渐趋冗杂,乃特简年夜臣分判度收、户部、及充当盐铁转运使,分手办理财务支收、租赋予盐铁专卖事件。后唐明宗亍天成元年(公元926年)委任宰相一人专判度收、户部取盐铁转运使事件。少兴元年(公元930年),三使并为一使,称三司使,统辖财务支收,租赋及盐铁专卖事件。北宋沿设,三司
明朝行省制的发展
历史解密时间:2024/2/3 7:37:58阅读:3111
墨元璋正在叛逆历程中,凡是略定之处,皆因循元代止中书省的造度,配置止中书省,或者中书分省。止中书省的背责人喊参知政事以及仄章政事,省内配置的机谈判民吏,年夜体上以及中书省不异。明代创建后为减强中心散权,改元代之止省为启公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仅主管平易近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皆批示使司掌军政,开称
十分钟了解明朝的“三司会审”,什么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13:04:44阅读:2540
明朝的“三司会审”说的到底是哪三个部门?三司会审的有关部门并非诞生于明朝,其实早在唐朝盛世的时候已经存在,它属于我国古代的一种审判制度,后来明朝的官员根据唐朝沿袭下来的三司制度为基础,形成明朝的独有“三司会审”。那么在明朝时期,若是发生了重大疑案,诸如狸猫换太子、某某妃子离奇死亡等着一般都交由刑部、
明代独一份,上打三公,下打小吏——老朱为何钟情于打屁股?
历史解密时间:2024/3/24 6:28:12阅读:4685
因为这个制度不仅仅曾经是个民俗约法,在朱明时代更是上升为国家制度,老朱把这种打屁股文化称之为——廷杖!一、廷杖文化的渊源古人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宗法家族时代祠堂里大多供有执法棍,用来责罚犯错的子弟。家如此,很多化家为国的王朝同样如此,而挨打的人也就扩大到了治下民众。之所以说是民众,是因为赵宋之前
北宋三司使官职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11 5:04:02阅读:4319
蔡襄是北宋名臣,在任期间任劳任怨,为百姓做实事。他在通州发现泉眼供当地使用,后来被命名为蔡公泉。蔡襄本在外地做官,宋仁宗召蔡襄回京,授职翰林学士权三司使,后来宋仁宗去世宋英宗即位,正式任命蔡襄为三司使。皇祐三年(1051年),蔡襄回朝修《起居注》,参预政事。次年,迁任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注内诠。嘉
南宋“三司使”官职历史介绍 三司使职权介绍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3:42:40阅读:288
三司使是唐代中期以后,财务行政渐趋繁杂,乃特简大臣分判度支、户部、及充任盐铁转运使,分别管理财政收支、租赋与盐铁专卖事务。后唐明宗亍天成元年(公元926年)委任宰相一人专判度支、户部与盐铁转运使事务。长兴元年(公元930年),三使并为一使,称三司使,总揽财政收支,租赋及盐铁专卖事务。北宋沿设,三司使
三司会审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审判制度 这三司指的是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8 20:14:49阅读:4274
明代的三司会审指的是哪三司?,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司”是指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这三个中央司法审判机关。三司会审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审判制度。它是明代在唐代三司推事基础上形成的。在审判重大、疑难案件时,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个中央司法机关会同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