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十分钟了解明朝的“三司会审”,什么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十分钟了解明朝的“三司会审”,什么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540 更新时间:2024/1/16 13:04:44

明朝的“三司会审”说的到底是哪三个部门?

三司会审的有关部门并非诞生于明朝,其实早在唐朝盛世的时候已经存在,它属于我国古代的一种审判制度,后来明朝的官员根据唐朝沿袭下来的三司制度为基础,形成明朝的独有“三司会审”。

那么在明朝时期,若是发生了重大疑案,诸如狸猫换太子、某某妃子离奇死亡等着一般都交由刑部、大理寺以及都察院这三个司法机关共同合作审查,这就是三司会审的由来。而这三部司法机关主要负责人是刑部尚书、大理寺卿以及左都御史等领导部门官员一起审理,而下最终裁决的权利则是交给了皇帝。

刑部

三个司法部门中,刑部身为六部之一,其主要负责法律跟判刑,还有关押罪犯,而刑部最高职权的官职是刑部尚书,下面还分有全国各地的刑部分部,如两广、两湖、、江西、陕西、山东、福建、河南、山西、四川、浙江以及贵州跟云南等省份都设有清吏司共13个人。

而江西的官员工作主要是管理江西之内的刑名工作,另外需管燕山地区的士兵跟庐州、六安的刑罚监狱工作等。而湖南方面则负责湖南跟湖北两个省份的刑事工作,还要兼职右军都督府,在京留守右卫等九卫及渤海千户所。另外在陕西方面,那里的官员需要负责管理陕西和甘肃等城池的刑事工作,以及负责后军都督府的日需求,总之各司其职,分工明确。

除了刑部之外,吏部主要是属于管理职官员的机关单位,其主要负责定籍终制之法。吏部还设有4个司法部门分别是考功部、清吏部、验封部、稽勋司。首先验封部门主要负责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赐封跟捐封等事务。稽勋部门专门管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

接下来还有户部,其主要工作是管理疆土、田地、户籍、赋税、工作和一切财政事务。内部还按个地方设立有分部司职,明朝有十三个地方司职,分别为、山西、河南、广西、山东、、陕西、湖南、广东以及四川到福建和云南跟贵州等。

另外还设有江南司,总共十个四司法部门,而且各个司法的官员平时除了管理自己省份的粮财之外,还要身兼多职,负责一些衙门的大小政务,其工作内容比较杂。该部门到了清朝时期,又分别创有专门管理八旗事务的八旗工资处等。比如户部有一个专门管理制钱币的钱法堂跟宝泉部门,其负责管户部三库,以及看管仓储跟漕务仓场等等。

大理寺

三司会审之第二部门,大理寺。其主要负责人是大理寺卿,此乃明朝三大司法法官之一。换句话讲就好比我们现代最高法院部门,属于国内最高上诉司法部门。所以其能够跟督察院、刑部一起形成明朝最重要的大三司法机关。大理寺卿也被册封为九卿之一,其还分四个小寺各设有4个卿官,但是其职权都比较低。在我国的秦汉也有大理寺不过那时叫做廷尉,北齐其实才改名叫大理寺,到了晚晴又改叫大理院,大清亡国后,民国初期,北洋的军阀政府于是继续沿用此名,并且把大理寺定为当时的最高审判司法机关。

明朝除了有大理寺之外,还分别设有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各部门各司其职,负责的事务跟权力也不同。首先,太常寺属于封建社会中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秦朝叫做奉常,汉朝以后正式叫做太常寺。而太常礼乐官们管宗庙礼仪,至北齐时期也称为太常寺,清朝晚期逐被废除。

光禄寺,设有光禄寺卿当负责人,其该部门负责管祭祀、朝会、宴请等。另外光禄少卿、丞、主簿等官职。太仆寺是中国古代朝廷的中央机构之一,从秦朝到汉代的九卿大臣里面都设有太仆,属于负责管理车马之官职。到了明朝,改为管理牧马之政令,隶属兵部。而清朝也一直沿用该制度,当时清朝皇帝出外巡查,扈从车马杂物皆为总管。另外还设有少卿跟员外郎等官。随着大清亡后,该机构才被民国关闭。

鸿胪寺,主要负责接待外来使者、外国宾客等。秦朝称之为典客,汉朝时期改叫大行令,当年汉武帝执权的时候正式改名叫大鸿胪,意喻为大声赞颂,引领礼仪的意思。北齐时期,依旧采用鸿胪寺,发展到南、金朝、元朝的时候就暂停了设办鸿胪寺。后来朱元璋创立大明朝,就将其制度恢复,重新开建立鸿胪寺,比较当时明朝大一统,各方藩国又开始进贡,故而恢复鸿胪寺体制,该部门一直沿用到清朝末期,然后被废除。

都察院

三司会审第三部门都察院,是明朝清朝的官署名字,该部门起源是由以以往朝代御史台衍变形成,主要负责监察、弹劾和提议等。公元1382年,明朝正式把之前朝廷设立的御史台改为都察院,其中分封官职有左、右都御史,下面设立副都御史跟佥都御史。另设十三道,分别为监察御史,巡按州县,专事官吏的考察、举劾等等。

明朝都察院不但可以对审判部门进行监察,还能有遇到重大事情可以上奏,小则能自我当机立断的权力,是当时明朝的最高权力监察司法部门。后来发展到清朝,皇帝就改把左右正副都御史归纳成总督、巡抚等官职这是为了让他们更加快捷的工作。据记载,清朝雍正元年,皇上又把六科并入督察院。到了乾隆十三年,开始废掉都御史。历代以来的都察院均属于法纪监督的司法部门,拥有审查死刑重案的权力,还可以参与各种秋审与热审,其关键的作用在于负责监督文武百官以及他们失职。

总的来讲,“三司会审”存在的主要原因分为2个方面,第一是利于减少冤狱,古代在审判案情之时,由于技术落后与腐败的因素,导致经常出现冤案冤狱,于是明朝皇帝十就要求审判时一定要详查案件,减少冤狱的发生。

第二方面是能够统治权力,很多皇帝执权时期,都喜欢打压大功臣,以及对自己有威胁的人,从而达到他专权的目的,而“三司会审”的制度可以令这三大司法部门互相制约,有效防止刑部独掌大权。另外会审的地点一般是在午门外,由负责官员审完案,就命太监送到帝处让做出宣判,一般情况下会3个情况出现:

1、圣上会同样这个调查结果,并传旨行刑;

2、帝王可能表示不满意就在审查结果的基础中自己更改判罚,像觉得此罪太重就减减刑什么的。

3、皇上看了不同样这种审判结果,就会叫人驳回去,让三个司法部门继续张开再审,而再审过后,其最终裁决权还是落在皇帝手上。

【文/羽评郡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立删!抄袭必究,欢迎关注、评论、点赞、转发,每天更新精彩有趣的历史知识,您的认可是我最大的动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更多文章

  • 朱高炽只当了不到一年皇帝,便一命呜呼,在明朝历史上却评价极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高炽如果多活十年明朝会怎么样,明朝朱高炽有什么功劳,明朝皇帝评价朱高炽

    别看在位时间短,但是在史料中,却对朱高炽有着极高的评价,至于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在永乐一朝中,朱高炽就开始协助父亲朱棣的执政生涯,而且在朱高炽所执政的洪熙时期结束了明朝永乐时期一直维持的超负荷运载状态,开创了"仁宣之治",给当时的百姓一个稳定安康的生活环境。虽说朱高炽仅仅当了不到一年的皇帝,但是

  • 《三侠五义》中包拯死后,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虎张龙,包拯身边的张龙赵虎几品官,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衣服为啥不一样

    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和马汉在身边钻天鼠身轻如燕,彻地鼠是条好汉穿山鼠铁臂神拳,翻江鼠身手不凡锦毛鼠一身是胆,这五鼠义结金兰七侠和五义,流传在民间……大家看到以上这段话时,是不是会不由自主的哼唱起来,这就是最为人所知的经典——93版《包青天》影视剧的主题曲中的歌词。从主题曲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包大人屡破奇

  • 明朝大将蓝玉如果活着,朱棣敢造反吗?敢是敢,结果就不好说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蓝玉不死朱棣能成功吗,朱元璋不杀蓝玉朱棣绝不敢造反,朱棣为何要杀蓝玉

    明朝也不例外,要说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这方面还是有点不幸的,大家知道,朱元璋是明朝第一个皇帝,第二位皇帝是他的孙子,第三位皇帝又回到他的儿子这一辈做皇帝。那么这第三位皇帝是谁呢?就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在最属意的长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力排众议将朱允炆立为太子,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建文帝。但是儿子都还在

  • 西夏向蒙古人投降时,成吉思汗索要两物,让西夏陷入困境中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吉思汗攻打西夏保留寺庙了吗,成吉思汗和西夏的战场,成吉思汗是在打西夏的时候死的吗

    西夏灭亡,就是一个例子。公元1209年,西夏向蒙古人投降时,在蒙古人获得大量金银财宝、布匹和女人的时候,成吉思汗却向西夏索要两物,让西夏从此陷入困境中。成吉思汗索要的这两物是什么?我们得从西夏的富庶开始说起:西夏这个王朝虽然如昙花一现,不过,它也有辉煌的时候。在其实力最为鼎盛时期,敢与宋朝、辽国较量

  • 西夏一直在夹缝中生存,为何不愿投靠成吉思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西夏是一个盛极一时的王朝,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非常发达。西夏的繁荣,得益于历代皇帝的智慧,他们审时度势,谁强大就依靠谁。这种委曲求全的策略,让西夏一直在夹缝中生存,投靠辽国和金国,让西夏得到了和平和发展,可是,西夏为何偏偏不愿投靠成吉思汗,落得一个亡国灭种的凄惨下场呢?当一个处于安逸生活中的人或者

  • 成吉思汗创业初期,是如何寻找合作伙伴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吉思汗创业,成吉思汗的经营之道,成吉思汗创业团队有多强大

    成吉思汗的成功,我们不用去评价,也不容怀疑,更不容反驳。可是,让我们十分关心的是,他首次创业时,是如何寻找合作伙伴的呢?成吉思汗9岁的时候(当时还是铁木真,为了方便阅读,本文统称成吉思汗),由于父亲被塔塔尔人毒死后,部众纷纷离去,成吉思汗一家人生活异常艰难,而且,直到他成家后,虽然获得了他岳父的一些

  • 朱元璋问询犯人祖先,得知后大喜:“名臣之后,免死五回!”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临死前叮嘱子孙,朱元璋与名臣,朱元璋后期有哪些名臣

    如果实事求是地说,朱元璋虽然不算民族英雄,但史上第一暴君还轮不到他,说他性格狂躁、喜怒无常,患有杀人爱好症,倒是符合历史事实。为什么说朱元璋不是民族英雄呢?史学家都知道朱元璋是靠元朝发家的,他造反后,矛头对准的都是反元的友军,曾是元朝不折不扣的在编公务员。至于说朱元璋喜欢随便杀人,这是跟他的出身相匹

  • 易中天为何认为“明朝是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最残暴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为什么是最黑暗的朝代,易中天说明朝完整版,易中天对明朝的评价

    想当年易中天老师在百家讲坛,讲那大江东去浪淘尽的三国的时候,可谓是每天准时准点的守候在电视机旁。而易中天老师却曾说过,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最残暴的时代,那么大明王朝为什么会被人这样评价呢?易中天曾经说过,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最残暴的朝代。是我国千年历史上最黑暗的朝代;这一番评论让

  • 乌台里的“文字狱”——苏轼一生中最严峻的考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苏轼在乌台诗案中承认的罪行,乌台诗案对苏轼影响,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心态

    清军入关,打败明朝,一统中原之后,汉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使得这些满清统治者感到自卑,信心不足。而一直在民间活跃的反清团体,高喊的"反清复明"的口号一次次的挑衅着这些统治者们的敏感神经。他们畏惧,畏惧汉族的士大夫一直怀念大明王朝,畏惧他们对新王朝的异族统治不满,从而产生反清的思想。所以,面对这种

  • 如果郑和船队是以殖民为目的,是否可以为大明开疆拓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郑和船队能跨洋吗,郑和船队是否可以征服亚洲人,郑和的船队会征服世界吗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远洋舰队。由商船、战船、补给船等等全功能的组成的庞大舰队。无论是船舰数量和先进程度来说,都是世界顶尖的。当时的大明国力正是上升期,国民素质和自信心都处于爆棚阶段。确实是非常好的武装开拓时期,但是随着永乐大帝的西去人亡政息下西洋也进本进入倒计时了。国策的非延续性是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