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有可能
有可能
三国魏明帝曹睿身世之谜:其有可能并非曹丕亲子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0 22:44:21阅读:4965
魏明帝曹叡(206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从226年到239年在位,享年34岁。曹叡能诗文,与和并称魏“三祖”,惟文学成就远不及操和丕。曹叡是魏最后一位拥有实权的皇帝。关于这个观点,笔者现将金氏原文摘录如下:甄氏总算生下一个明帝,能为其屈死的亡母报仇,但这里却又留下一个
蜀汉有没有可能统一三国(蜀汉刘备有统一的机会吗)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1 10:40:33阅读:4904
大家对于三国的话题与看法更多关注在蜀汉阵营中的创业史,刘备作为《三国演义》中唯一具有汉室正统的人物,他和关羽、张飞的兄弟情深,他三顾茅庐的求贤若渴,让很多人以为刘备就是最后一定能够成就大业。可惜的是《三国演义》在后面狠狠地打了许多读者的脸,关羽的战死,张飞的去世,让刘备这个能够忍天下人不能忍的王者,
历史上庞德为什么宁愿死都不降刘备呢?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 10:12:00阅读:332
众所周知庞德旧主马超在西蜀,那么历史上庞德为什么宁愿死都不降刘备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庞德本是马超帐下大将,后来马超和曹操交战失利,马超就带着庞德投到了张鲁那里。不久马超就从张鲁那里离开,当时庞德由于身体不适就留在了张鲁那里,而没有和马超一起离开。后来马超则归顺了
明朝历史解密:有机会南逃的崇祯皇帝应该南逃吗?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4 18:35:07阅读:1294
明朝京师顺天府失陷后,由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一系列政权。 历经四帝一王,十八年。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清军入主中原,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政权抵抗清兵。包括弘光政权、鲁王监国、隆武政权及永历政权,前后共历18年。永历十五年(1661年)吴三桂率清军入缅
曹髦之死真的是司马昭的精心设计吗?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8 3:05:02阅读:4191
曹髦之死真的是司马昭的精心设计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曹髦之死,是首个皇帝被大臣当众刺杀事件。但这一骇人听闻的大逆不道之举,实际上压根没引起什么众怒,有的只是敢怒不敢言,或者“做戏做全套”的心照不宣。同时,这一事件本身就是一次站队的过程:真正表现出忠于曹氏的,直接被司马昭杀了
蜀国后期无法与魏国抗衡是因为错杀了三名大将?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 2:02:31阅读:290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在《三国演义》中,要说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诸葛亮北伐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总能用妙计战胜魏军将领。即便是遇到狡诈的司马懿,诸葛亮也谋略挫败司马懿,导致司马懿遇到诸葛亮只有狼狈逃窜的份。不过诸葛亮也有因错误的
刘备真的不该发动夷陵之战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6 14:09:58阅读:2260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任命陆逊为总指挥率军应战。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一般认为,孙权袭杀关羽,强占了荆州,激怒了刘备,于是刘备怒而兴兵,犯
揭秘刘备生前不伐魏国有何难言之隐?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5 0:02:41阅读:3677
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被马忠所擒后被杀,荆州落入东吴手中,后张飞由于酒后鞭笞士卒被范疆张达杀死后投降东吴,此时,刘备执意举兵伐吴,诸葛亮和赵云都力劝刘备,后来伐吴失败刘备病死在白帝城,更是让很多人后悔当时的决定,为什么刘备一定要伐吴而不是去伐魏呢?网络配图且说关羽死后,刘备“一日痛哭三五次,三
魏延如果没有死的话 蜀汉能不能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时间:2024/4/15 9:03:28阅读:3920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蜀汉和魏延,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魏延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曾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可在孔明死后他被杨仪等人陷害谋反。对于是诬陷魏延、还是魏延确实想要谋反,这两种说法都有充足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因此对于这件事情只能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了,可是最关键的因素
一个太监竟能成首富?最后却被皇帝千刀万剐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9 1:58:33阅读:4196
太监是古代中国特有的一种职业,都说职业无分贵贱好坏,但太监这个职业还真的说不准。说他好的话他又将承受正常人难以接受的胜利疼痛,说他不好的话他又能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谋来不错的收入。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太监不少,例如七下西洋的郑和、“九千九百岁”魏忠贤以及大太监李莲英等,好坏尚且不论,能在这个位置上混出名声至
三国演义中,姜维为何要替曹髦打抱不平,向司马昭“兴师问罪”呢?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1 19:36:40阅读:43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昭杀了魏帝曹髦,蜀汉姜维为何还要“兴师问罪”?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甘露五年五月初七(260年6月2日),曹魏皇帝曹髦带领数百奴仆们出了宫,杀气腾腾地讨伐司马昭。曹髦“大军”与司马昭亲信贾充军队混战。太子舍人成济傻乎乎地听从贾充的命令,抽出长戈上前刺杀曹
如果吕布跟随刘备再加上五虎上将的话 历史会不会被改写
历史人物时间:2024/2/3 17:09:08阅读:1618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和吕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的(吕布向关羽,张飞一样死心塌地的跟着刘备,为其效命一生。),历史真有可能会被改写。因为这个时期,曹操虽然已经挟天子以令诸侯了。但是他的地盘真的不大,老家只有陈留,新收兖州和豫州。无论兵马和将领的数量在诸侯中都是
曾国藩:活在中国历史上最尴尬时代的人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5 19:44:38阅读:1688
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两个半圣人之一,属半个圣人,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人,还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话说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说的封建文化,带有一定的迷信思想。封建文化的核心文化是儒家文化,其特点为“重视伦理,重视“术”,重视传统,重视保守”,在于保持与传承。正所谓“重道轻器,重本轻末,重义轻得
刘备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 庞统临死前一句话有暗示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9 13:08:26阅读:4898
你真的了解刘备三分天下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让诸葛亮、张飞、赵云围攻白帝、江州。后来,刘备包围雒城,庞统带领人马攻城,不幸中飞箭死去。关于刘备为啥夺不了天下?庞统临终前说了句话,也就诸葛亮听懂了。庞统临终前说“今日吾死,此乃天命也。”庞统说这句话和刘
钟会造反如果不是泄密的话 钟会加上姜维会成功吗
历史人物时间:2024/2/9 13:17:15阅读:1980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钟会造反,如果不泄密,加上姜维的帮助,有可能成功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闻君自淮南已来,算无遗策,晋道克昌,皆君之力。今复定蜀,威德振世,民高其功,主畏其谋,欲以此安归乎!夫韩信不背汉于扰攘,以见疑于既平,大夫种不从范蠡于五湖,卒伏剑而妄死
蜀汉都已经灭亡了 姜维为何还想匡扶蜀汉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2 22:53:58阅读:169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姜维和蜀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63年,已成亡国之君的刘禅忽然收到姜维写来了一封密函,上书:“愿陛下忍耐数日,臣欲使社稷转危为安,日月幽而复明。”刘禅读罢,含泪叹息说:“干戈再起,可怜蜀中百姓难免生灵涂炭了。”明明蜀国已经亡了,为何姜
拥有5万精锐骑兵的赵国,战力强悍,为何仍败给了秦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8 1:57:17阅读:3183
[var1]在战国后期,远处西北边陲的秦国因为秦孝公时期开始的商鞅变法而日渐强大,尤为难得的是秦国历史上连续三代以上都是贤明之君,从秦穆公、秦孝公、秦惠文王到秦昭襄王等等,就算不是开创之君也能够维持大好局面。[var1]而赵国虽然也有好几个雄才大略的君王,从赵武灵王第一个率先进行“胡服骑射”,大幅度
官渡之战后袁绍有机会翻盘吗?有,但他没把握机会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3 18:18:27阅读:1290
公元200年曹操以少胜多在官渡取得了对袁绍的胜利,在官渡之战后曹操很快灭了袁绍的儿子,彻底统一了北方,建立了新的政权,官渡之战在三国也成为了三大战之一的战争,但是官渡之后失败后,袁绍就没有机会翻盘吗?官渡之战答案是有的,但是他没有把握住机会。官渡之战前,曹操与袁绍的北方之争势在必行1.战力:基本军力
官渡之战只是曹操与袁绍之间的战争?不,还是寒门与豪门之战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18:48:50阅读:3273
首先我们来看看交战双方的身世背景,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这宦官之子的身世算是寒门吧?而袁绍呢,四世三公啊,袁氏一族四代里三代都有位列三公的地位,这身份妥妥的豪门啊。曹操与世家大族之间的恩怨从兖州之战就开始了,当时的叛乱就是因为曹操杀了名士边让,边让可是当时兖州的名人。曹操因为此举得罪了当时
三国:刘表死前曾让荆州给刘备,刘备真是因为心有不忍才放弃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30 1:18:38阅读:2626
《三国志·先主传》注引《魏书》中的记载:表病笃,讬国於备,顾谓曰:“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备曰:“诸子自贤,君其忧病。”或劝备宜从表言,备曰:“此人待我厚,今从其言,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这也成就了刘备的部分仁义之名,并造成了后来荆州归属权的不明确。赤壁之战后,刘备还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