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赵良栋,“河西四将”之一,骁勇善战,很有谋略。吴三桂起兵,王辅臣在关中响应,纵横驰骋,清军连战连败。赵良栋节制甘肃、宁夏军务,率“汉军”出击,稳住局势。远征云南,八旗主帅彰泰畏战不前,不敢攻城。康熙让赵良栋担任主帅,攻克昆明,吴世璠自尽而亡,三藩之乱平息。
09、图海,八旗名将,很有谋略。1674年,察哈尔亲王布尔尼起兵,想要恢复祖先成吉思汗的荣光,与吴三桂南北夹击清朝。图海率“包衣”出征,许诺可以劫掠,战利品自己支配,清军作战卖力,布尔尼、罗卜藏战败,被部下处死。接着,图海前往陕甘,节制西北军务,以“河西四将”为主力,王辅臣战败投降。08、年羹尧,汉军八旗名将,善于用兵。康熙年间,年羹尧担任陕甘总督,协助大将军胤禵出征青藏,击败策妄阿拉布坦,清军乘胜进攻西域。雍正继位,地位不稳定,和硕特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起兵,攻打河西。年羹尧、岳钟琪采取奔袭战术,直捣敌军大营,转战千余里,大获全胜。可惜,年羹尧太嚣张,惹恼了雍正,被赐死。
07、岳钟琪,岳飞的21世孙,清朝“汉军”名将,还能节制八旗兵,地位非常高,被誉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武臣巨擘”。平定罗卜藏丹津之乱,年羹尧是主帅,实际指挥官是岳钟琪,没有岳钟琪的努力,年羹尧想获胜很难。雍正年间,岳钟琪主持西域军务,率“汉军”绿营兵厮杀,多次击败准噶尔。乾隆继位后,岳钟琪率兵征讨西南,平定大小金川之乱,威名赫赫。06、班第,清朝名将,蒙古人,善于用兵。1755年,准噶尔内讧,达瓦齐、阿睦尔撒纳相互攻伐,乾隆决定出兵西域,平定准噶尔。此次出征,班第是全军主帅,5万兵马分五路行动,阵容豪华。格登山之战,班第派阿玉锡出战,清军22人杀向敌军营寨,俘虏蒙古军六千多人。达瓦齐溃逃,被盟友擒拿送给清朝,准噶尔汗国灭亡。
05、福康安,清朝名将,大将军傅恒的儿子。乾隆年间,富察家族名将如云,傅恒、明瑞、福康安,都是独挡一面的大将。大小金川之战,福康安用兵有方,崭露头角。1788年,廓尔喀之战开始,福安康亲率两千索伦兵奔袭,翻越喜马拉雅山,攻入廓尔喀境内,斩杀万余人。廓尔喀战败,不敢再招惹清朝,还得称臣纳贡。此次战斗,坐视观望的英军知道索伦兵的威力,便派遣马戛尔尼来华,给乾隆贺寿。04、傅恒,清朝名将,足智多谋。作为富察皇后的弟弟,七年时间不到,傅恒从六品侍卫一路升迁,担任一品大员,独当一面。平定准噶尔之战,乾隆举棋不定之际,傅恒坚持用兵,并负责协调众将,筹集粮草,给了乾隆信心。大小金川之战,也是傅恒挂帅,最终搞定。1770年,傅恒远征缅甸,深入丛林作战,直抵阿瓦城下,却染上了疾病,班师回朝后病逝。
03、岳乐,清朝名将,努尔哈赤的孙子,册封安亲王。1673年,吴三桂在云南起兵,横扫八旗、绿营,几乎夺取长江以南地区。为了应对三藩之乱,康熙在西北、东南、湖广同时用兵,开辟三个战场。其中,湖广战场是重点,也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岳乐是湖广战场的负责人。岳乐先攻取江西,截断吴三桂与耿精忠、尚之信的联系,最后攻取湖南,将其各个击破。02、费扬古,八旗名将,骁勇善战。1696年,康熙第二次亲征,率10万大军征讨噶尔丹,费扬古的西路军有4万人,阵容豪华。噶尔丹闻知康熙亲自,率军从科布多撤退,在昭莫多跟费扬古发生遭遇战。费扬古诱敌出击,以火器还击,打了一次埋伏战。激战中,费扬古让孙思克率“汉军”骑兵手持火器,突袭噶尔丹的大营,蒙古军阵脚大乱,死伤数千人,噶尔丹狼狈而逃。
01、兆惠,清朝名将,善于奔袭作战。1755年,班第击败达瓦齐,但西域没法养活众多兵马,乾隆下令撤兵,班第兵力不足,只有五百多人。此时,阿睦尔撒纳叛变,突袭袭击班第,清军血战一番,全部阵亡。兆惠接替班第,负责指挥西域军务,阿睦尔撒纳战败,逃往沙俄时染上天花病亡。1758年,兆惠击败了大小和卓兄弟,登上帕米尔高原,中亚各国无不臣服,纷纷来朝贡。班师回朝,乾隆不但亲自迎接兆惠,还给他牵马,待遇可见一斑。参考书目:《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