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节度使制度

节度使制度

  • 节度使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4 8:27:15阅读:4975

    节度使是唐代早期建立的一个民职,其性子是天圆军政少民。您眼中的节度使造度是奈何的?是否一道起那个造度,脑海中出现的没有是兵变的节度使安禄山,便是节度使***盘据的李唐前期?的确,正在中国汗青上,取节度使无关的年夜事可能是背里的。可做为恰是构成于李唐的一项主要造度,节度使造度假如自己便是齐然糟糕糕的,

  • 历史上唐朝“天宝十节度使”的设立,究竟正确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5:45:35阅读:2126

    当然,这样的情况,并没有维持太长的时间,在唐玄宗年间,发生的“安史之乱”则成为了唐朝国势衰微的重要导火索。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唐朝旋即便迈入了中晚唐的历史困局之中。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便能发现,这场叛乱同“天宝十节度使”官职的设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这十个节度使职位的设立,也成为了唐朝

  • 唐朝末年,地方节度使割据一方,皇帝为何不用推恩令削藩?

    历史解密时间:2024/2/5 18:07:35阅读:4441

    唐朝皇帝首先,唐朝中央权力过于弱小,无法推行“推恩令”。 汉武帝的“推恩令”虽然效果不错,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他施展政策的前提条件,那就是他老爹汉景帝已经平定了七国之乱,将藩王中的刺头给拔掉了。汉武帝时期虽然还有一些不听话的藩王,但已经无法左右形势。如果将汉武帝放在汉景帝时期,他的推恩令同样推行不下去。

  • 唐玄宗时期节度使权力逐步扩大,玄宗甚至希望以此制衡太子

    历史解密时间:2024/2/5 17:08:44阅读:3039

    提到节度使,大家肯定第一个想到安禄山,因为他一个人便兼任了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以至于后来唐玄宗都没法控制他,这才有了安史之乱。那么为啥唐朝初期,节度使就没出什么问题呢?其实节度使不光不容易出问题,反而很好使,只是唐玄宗一个人给玩砸了罢了!均田制被破坏,节度使制度初见端倪所谓均田制,也就是北魏

  • 面对愈发猖獗的藩镇节度使,唐朝为何不用推恩令进行削藩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 23:10:58阅读:1390

    安史之乱后,曾盛极一时的大唐迅速衰弱下来,这与当时猖獗的藩镇割据势力有莫大的关联,毫不夸张的说,唐朝后期混乱的藩镇割据局面是大唐走向陌路的罪魁祸首之一。其实,藩镇割据局面出现,是地方势力过重后必然会形成的一种内部势力分割结果,对大一统的中原王朝而言,藩镇割据就宛如深入骨髓的一颗毒瘤,是帝王深恶痛绝的

  • “安史之乱”及其“节度使制度”的来源

    历史解密时间:2024/2/8 2:50:27阅读:2181

    可是,这个“天宝之乱”, 为什么又叫“安史之乱”呢?这是因为,这个“天宝之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个人发起的,他们两人一个姓“安”,一个姓“史”。那么,这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个人,他们又都是什么来头呢?为什么他们会具有这么大的能量呢?他们这两个人,其实都是唐朝的高级将领。其中,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

  • 节度使之位究竟有多重要?坐山观虎斗能否作为朝廷计策之一?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7 23:22:46阅读:734

    李纯本想出兵,但在宰相李绛的劝谏下决定不出兵。李绛认为:河北藩镇的节度使,也害怕部将权力太重,都采取了把士兵平均分给诸位将领,以便互相牵制。如果节度使威望足够时,尚能控制这种局面。而11岁的田怀谏的军权必由别人代理。 这样一来,田怀谏必然会被部将所杀,而其他部将也会与之争夺节度使的位置,自然就会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