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唐朝“天宝十节度使”的设立,究竟正确吗?

历史上唐朝“天宝十节度使”的设立,究竟正确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126 更新时间:2024/1/17 5:45:35

当然,这样的情况,并没有维持太长的时间,在唐玄宗年间,发生的“安史之乱”则成为了唐朝国势衰微的重要导火索。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唐朝旋即便迈入了中晚唐的历史困局之中。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便能发现,这场叛乱同“天宝十节度使”官职的设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这十个节度使职位的设立,也成为了唐朝最终走覆灭的重要原因。当然,后面发生的事,唐朝皇帝在设立十节度使之初,是不可能预料到的。那么,历史上唐朝“天宝十节度使”的设立,究竟正确吗?

首先,“天宝十节度使”在日后的演变,虽然让人有些始料未及。但是,这十个节度使的设立,对于当时的唐朝来说,还是有着很积极的历史影响。这是因为,唐朝的对外战略可以说一直都是不断变换的。而在唐太宗到唐玄宗这个时间段里,唐朝的对外战略实际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是因为,在唐太宗时期,唐朝对外采取的策略,为战略进攻。而到了唐玄宗时期,则改战略进攻为战略防守。正是这样的背景下,“天宝十节度使”才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唐太宗在位期间,采取主动进攻的策略,取得了很大的战果。尤其是在当时,更是将漠北地区纳入了唐王朝的版图之中,并为此设立了“燕然都护府”。但到了武则天时期,漠北地区则又脱离了唐王朝的控制。由此可见,将广大的漠北地区,年纳入自己的治理下,显然有些不切实际。正是这样的情况下,到唐玄宗一朝则放弃了以往主动出击的策略,而完全改为了战略防御。

然而,当时唐王朝的边境地区,虽然有众多兵力的驻扎,但这些兵力却都分散在各州之中,很难形成统一且有效的指挥。这样的情况下,设立节度使便成为了唐王朝的首选。在当时的边镇设立节度使,有这样两点好处,一来就是一旦边患问题紧急的话,节度使便能够迅速调集辖区内的兵马,对边患做出迅速的反应。再者,在面对边患问题的时候,节度使往往能够做到有效的指挥军队,以免受到其他将领的掣肘。

同时,这九个节度使,一个经略使的设立,从顶层设计上来讲的话,极大的稳固了唐王朝的边疆。这是因为,当时除却了中原地区外,诸如西域、陇右等地,一直都受到吐蕃的严重威胁。这样的威胁,对于唐王朝来说,从来都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而且,从唐初双方鏖战的情况上来看,在这些边镇设立节度使是完全必要的。尤其是十节度使中,安西与北庭两镇的设立,更是唐王朝能够在西域地区立足的一个根本。

其次,“天宝十节度使”的设立,在当时完全也有震慑周边的因素在里面。因为,不同于唐王朝中原地区的驻军,唐朝在边镇设立的这些边军,战斗力与战斗经验都是极其丰富的存在。尤其是在吐蕃周围,唐朝所设立数个节度使,更是起到了震慑吐蕃的作用。

历史上“天宝十节度使”的设立,虽然,在后来衍生出了“安史之乱”、“藩镇之乱”这样的乱象。可我们却不能完全将目光,放在节度使设立所产生危害上面。实际上,“天宝十节度使”的设立,使得唐王朝对边疆,尤其是对西域地区的控制,得到了空前的加强。所以,从维护边疆稳定的角度上看,十节度使的设立,可以说是十分正确的。只不过,唐朝在设立节度使的过程中,没有想过如有效的掣肘这些节度使,以至于,最终酿成大祸。

更多文章

  • 唐宣宗为何装疯卖傻36年?登基之后改头换面,让人惊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宣宗的牛逼人生,唐宣宗能力,唐宣宗个人简历

    唐宣宗李忱他就是唐宣宗李忱,原名叫李怡。是唐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被封为光王。由于他是宫女所生,乃是庶出,在众皇子当中没有地位。一向不受待见。面对宫廷之中的复杂斗争像他这样没有身份和地位的王子大多数都会被充当别人的棋子或者是牺牲品。从小便聪慧过人的李忱选择装聋作哑,以此来迷惑大家,让众皇子以为他是最没

  • 成吉思汗到底是怎么死的?死因实在太尴尬,难怪正史都不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吉思汗真正的死因,成吉思汗是正史承认的皇帝吗,成吉思汗死前统一了哪里

    很多皇帝在史书上记载的死因都语焉不很简单,最常用的就是“暴毙”二字了,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许多皇帝的死因记载的也是语焉不详,后人看了根本不知道这位皇帝究竟是如何死的。例如,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死因,在《元史》中的记载也很模糊,只说他是因为生病去世的,但是详细的记载却一点也没有。成吉思汗被誉为“一代天

  • 明朝发生的一件奇葩事,宫女合谋企图杀掉皇帝,结果却作茧自缚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朱厚熜在位期间,是明朝承先启后的重要时期,他继位初期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巩固朝廷统治,以严厉的手段整顿朝纲,同时又宽以治民,减轻赋役,使得饱受正德弊政之苦的百姓能够修养声息。可是后来他却开始迷信长生不老之术,崇信道教,整日召方士炼丹,对朝政也不复从前那般重视。朱厚熜对长生不老之术迷恋到什么程度?恐怕

  • 他是郭靖原型,中箭将亡时被成吉思汗放入牛肚中,爬出后继续征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吉思汗临死前说郭靖,郭靖与成吉思汗的故事,成吉思汗跟郭靖是什么关系

    郭宝玉在一定意义上是郭靖的原型,尤其是作为成吉思汗的心腹远征那一段,基本可以视为取材于郭宝玉的生平事迹。郭宝玉家学渊源,自幼就熟读兵书而且苦练武艺,对于天下大势的变化有着洞若观火的阅历,他本来是金国的一位贵族,但是在听到儿童们传唱的歌谣,以及夜观天象之后,就很有感慨地表示:“天要改姓了。”于是在蒙古

  • 有金匮之盟的存在,为何赵匡胤儿子却没能继承皇位?这要怪赵光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匡胤很厉害为何被赵光义算计了,赵匡胤皇位传给赵光义,赵匡胤迁都赵光义极力反对

    自古以来讲究的就是子承父业,可是赵匡胤辛辛苦苦建立的大宋江山,为何宁愿传位给弟弟也不传位给两个儿子?这就不得不提到金匮之盟了,这是赵匡胤和母亲杜太后以及宰相赵普三人共同订立的盟约,其中对宋朝的皇位继承人选问题作出了规定。可是,既然有金匮之盟的存在,为何赵匡胤儿子却没能继承皇位?这要怪赵光义,他当上皇

  • 梁山真正的老大,其实不是宋江而是此人,曾一战歼灭5000金兵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梁山真正的老大为什么不是宋江,历史上真实的宋江108将,历史上宋江真的是梁山首领吗

    而在这个过程中,宋江是当之无愧的领袖人物,也是后来决定接受招安的决策人。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其实现实中梁山真正的老大并不是宋江,而是张荣。张荣原本是梁山泊的渔民,后来在金国灭亡北宋之后聚众起义抗金,并因为自己作战骁勇而被世人称之为“张敌万”。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之时,金军攻占扬州(今属江苏

  • 苏轼差点被人害死,他笑着写下一首诗,成为千年以来骂人的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苏轼一生的悲惨经历,苏轼二十首巅峰极品的诗,苏轼一生轨迹图

    至今还流传着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文人骂,例如孔老夫子的那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可以说,古代有很多经典的文人骂,今人读起来也是令人汗颜。这些文人骂人的话语,既生动又形象,简直令人“耳目一新”。比如宋朝的大文豪苏轼,他在得知好友张先娶了一个妙龄少女后,说张先是“一树梨花压海棠”。其实就是骂

  • 贵州老农自称建文帝后代,专家:不可能,拿出一枚印章后专家呆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建文帝的墓在贵州,建文帝的真实下落图片,安顺出土建文帝

    建文帝为了加固皇权,逐步削减藩王势力,其四叔朱棣本就不满朱允炆继位,而朱允炆的这一举动更是侵犯了他的利益,所以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发动战争,史称“靖康之役”。可是等朱棣打到宫门口的时候,宫中已经是一片火海,人们遍寻不到朱允炆的身影,只从他的宫殿中找到了两具烧焦的尸体。虽然史书记载的是建文帝焚于火海,

  • 农民挖到元朝国宝,上交故宫奖励10万,专家:有一种文物不用上交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朝出土的珍贵文物,挖出元朝文物,老农挖出价值连城的国宝

    在我国的各大博物馆中,馆藏着数以百万计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都是古代灿烂文化的见证。作为中国最大的博物馆之一,故宫博物院中更是收藏着数不清的古代瑰宝,其主要文物来源除了故宫自有文物如清宫旧藏之外,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文物来源于民间征集和捐献。说起故宫文物的捐献者,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张伯驹先生,他是著名的

  • 老农自称朱元璋后人,还拿出族谱证实身份,专家:族谱能否上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博物馆里所陈列的文物,绝大多数都是文物专家们在地下挖掘出来的,这也是目前为止获得文物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随着国家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文物保护工作者也逐步开始珍稀文物的回收和征集工作。比如故宫博物馆所藏的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就是通过文物回购途径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