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宋初

宋初

  • 宋朝万俟卨简介-宋朝万俟卨(南宋初年奸臣)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7 9:26:51阅读:2463

    万俟卨简介:南宋初年奸臣小编今天讲一位宋朝历史人物:宋朝万俟卨,历史上评为南宋初年奸臣万俟卨,宋朝历史万俟卨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本名:万俟卨,字号:字元忠(一作元中),所处时代:宋朝万俟卨[mòqíXiè](1083年—1157年),字元忠(一作元中),开封阳武县(今河南原阳)人,南宋初年奸臣。政

  • 北宋宰相韩琦简介:曾有为相十载、辅佐三朝的辉煌时期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0 0:16:21阅读:3893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钦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12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

  • 北宋开国将军曹彬,他是个怎样的人?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时间:2024/1/6 17:43:10阅读:4704

    说到曹彬,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说到北宋的曹彬估计不少人不太认识,这个人非常的厉害,其实可以说是北宋最厉害的良将了,所以还极其厉害的,那么也有人要问了,这个曹彬的在真正的历史上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1、曹彬简单介绍曹彬(931年-999年),字国华,真定灵

  • 宋初名臣王嗣宗"文状元"头衔竟是打架赢来的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8 20:50:52阅读:3751

    史上话说古代科举考试,谁能中状元,考的当然是诗书文章,书生们日夜苦读圣贤书,勤练文章,为的就是能在乡试、省试甚至殿试上一展身手,争取“一举成名天下闻”。至于展的什么身手,当然是锦绣文章。然而,历史那么长,故事那么多,什么奇闻没有?什么奇葩没有?网络配图在宋太祖的那个年代,能不能当上状元,不全靠笔杆子

  • 刘法:北宋末年第一猛将,在历史上却籍籍无名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6 17:45:20阅读:3613

    北宋末年,好大喜功的宋徽宗在蔡京、童贯等人的怂恿下,发起了对西夏的战争。战争从1103年开始,一直持续到了1119年,经过长期的作战,北宋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逼迫西夏求和。然而,在这场战争的过程中,北宋却损失了当时最厉害的一员名将!此人作战勇敢,被西夏誉为“天生神将”,那么他到底是谁呢?接下来我爱

  • 宋祁:北宋官员、词人,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5 12:06:19阅读:1058

    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司空宋庠之弟,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范镇为其撰神道碑。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天

  • 北宋起义军首领李顺结局如何?死于何时?有多种说法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4 13:02:04阅读:4951

    王小波和李顺起义发生在北宋初期。北宋平蜀后,对蜀地实行超强压榨的政策,苛捐杂税多于牛毛,阶级矛盾激化。淳化四年,公元993年,王小波率百余农民在青城起义,提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的口号,十天内,参加起义者达到几万人。攻下青城之后,王小波又率军攻下彭山,但在进攻江源时,遇到宋将张玘阻击,混战中

  • 北宋前期,节度使边防统兵与军事决策权的削弱与消亡

    历史解密时间:2024/2/8 11:48:24阅读:3543

    宋太祖一方面笼络旧藩镇,同时又寻找时机罢除其节镇之兵权;另一方面又任用资历尚浅的亲信将领,这批新兴功臣虽被加为节度使,但已逐步向虚职转化,并采取措施对其权力加以制约,其中大多数都有边防统兵的经历。在宋朝建国与统一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新兴功臣,其中一部分生前虽未被授予节度使,但却以钤辖、都监、缘边巡检等军

  • 落第举子投敌并成中原大患,迫使宋朝改革科举制,惠及所有读书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4/2/7 0:26:18阅读:3026

    科举制在宋朝迎来真正的兴盛期,大量贫寒子弟通过考试入仕,甚至封侯拜相,堪称人生赢家。然而有得意者,便有失意者,由于录取名额有限,在考试中被淘汰者极多。在这些科场的失意人中,有两人因屡试不中,最终竟愤而投靠西夏,并帮助敌国屡屡入侵中原,堪称宋朝的心腹大患。这两个人,便是张元、吴昊。张元本姓张,名不详,

  • 北宋“太原保卫战”,谁奸谁忠,一目了然

    历史解密时间:2024/2/4 10:47:48阅读:4043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能写出这样歌词的人,他一定深深体会过国家危急存亡的忧愤心情,他一定深深认识到民族团结、众志成城是多么的重要!一个国家,要生生不息的屹立在这个世界上,它的人民,就必须齐心协力,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哪怕,是以身赴死。我们这一代是幸运的,没有经历过国家生死存亡

  • 赵匡胤坚持要迁都洛阳,赵光义五个字阻止,从此埋下北宋灭亡祸根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6 17:04:28阅读:322

    公元976年3月,赵匡胤西巡洛阳。此时的北宋在赵匡胤领导下,已经统一了中原乃至南方,各地叛变势力基本被肃清。之所以西巡洛阳,一方面是为了故地重游,另一方面则是为迁都考察。一天,赵匡胤宴请陪同他西巡的群臣,酒酣之际他突然提出迁都洛阳。大臣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无一例外都反对迁都,赵匡胤恼怒不已。眼

  • 南宋王朝突发“淮西军变”,怎样影响着宋金两朝?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10:47:59阅读:4411

    先说说当时南宋的防御战区。在南宋和金国数年兵戈相向的过程中,金国一向秉持“宋人治宋”的理念,扶持了一个傀儡政权。这便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大齐政权”。大齐政权的皇帝是刘豫。刘豫的大齐政权恰好处于宋金交战区的中间,他可以很好的为金国提供战略屏障。南宋五大防御战区,分别为京湖、四川、淮东、淮西、池州。这五大

  • 南宋冷知识-绍熙政变及禁“伪学”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6:34:11阅读:3480

    终生奉行投降求和的太上皇宋高宗在淳熙十四年(1187)十月死去,宋孝宗终于摆脱太上皇的制约,但已是年至花甲的老人,已经损失了进取中原的信心,次年十一月即向丞相表示将传位给太子,退位休养。淳熙十六年二月传位给太子赵惇,是为光宗。光宗初期还注意吏治,但不久即有病,逐渐受制于皇后李凤娘。李后悍妒,不仅离间

  • 略论南宋时期的权相问题:以秦桧为核心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4 20:51:36阅读:2147

    高宗对议和之事有着极高的热情,但朝中大臣却有着不同的意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博弈之后,反对议和的宰相赵鼎离开了相位,秦桧一跃成为朝中宰相。一、高宗朝政局与秦桧独相一旦成为惟一的宰相,秦桧便盘算着促成和议,平息朝廷上的反对意见,条件是皇帝必须毫无保留地信任他,毫不动摇地支持他。他十分谨慎,不要求立即答复

  • 宋初名臣王嗣宗文状元头衔竟是打架赢来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16:37:08阅读:2285

    宋代时相扑流行,赵匡胤“比武定状元”显得也在情理之中。话说古代科举考试,谁能中状元,考的当然是诗书文章,书生们日夜苦读圣贤书,勤练文章,为的就是能在乡试、省试甚至殿试上一展身手,争取“一举成名天下闻”。至于展的什么身手,当然是锦绣文章。然而,历史那么长,故事那么多,什么奇闻没有?什么奇葩没有?在宋太

  • 宋初四大书是什么_宋初四大书是哪四本_宋初四大书简介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4 4:47:41阅读:3127

    《宋四大书》是宋朝四大部书,包括《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都是北宋时编写的。其中《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和《文苑英华》是宋太宗时编写完成的,而《册府元龟》则是宋真宗时完成的。故后世合称此四书为宋朝四大部书,或宋四大书。由于《册府元龟》的规模最大,几概括十七史,是其他

  • 五代宋初画家李成个人资料介绍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7 5:59:32阅读:284

    画家李成李成,生于公元919年,卒于967年,是唐末五代十国至北宋初期的著名画家。他字咸熙,原本是长安即现在的陕西西安人,他的家室非常显赫,祖上曾经是唐朝的皇族,他的祖父在五代时期为了躲避战乱而举家迁往了营丘即现今的山东青州,因此他又被人称为李营丘。他十分擅长画山水,曾经先后向当时的大画家荆浩和官仝

  • 李成简介资料 李成画作欣赏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5 3:15:25阅读:3913

    李成是宋初的著名画家,擅长山水画,原为唐朝宗室为躲避祸乱,就隐居在营丘,故李成又叫做李营丘。李成师从荆浩、关仝,出师后,李成自创一家,有“惜墨如金”之称。李成对于山水画的造诣十分高,在北宋时期,有着“古今第一”的名号。下面就是李成简介资料,以及李成画作

  • 按照正常逻辑来说,赵匡胤真的会在宋初定下“金匮之盟”吗?

    文史百科时间:2024/2/18 0:04:09阅读:782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开国皇帝,当年他只是后周的一位臣子,后来被属下架着,黄袍加身登上帝位,这就是宋太祖黄袍加身的故事。赵匡胤也是一位政治家,登上帝位以后怕自己的属下也效仿自己黄袍加身,通过酒宴的方式威逼利诱要求那些手握兵权的将领交出兵权,这就是著名的成语“杯酒释兵权”的由来,不过这也直接导致了宋朝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