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王朝突发“淮西军变”,怎样影响着宋金两朝?

南宋王朝突发“淮西军变”,怎样影响着宋金两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411 更新时间:2024/1/22 10:47:59

先说说当时南宋的防御战区。

在南宋和金国数年兵戈相向的过程中,金国一向秉持“宋人治宋”的理念,扶持了一个傀儡政权。

这便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大齐政权”。

大齐政权的皇帝是刘豫。

刘豫的大齐政权恰好处于宋金交战区的中间,他可以很好的为金国提供战略屏障。

南宋五大防御战区,分别为京湖、四川、淮东、淮西、池州。

这五大防御战区中,除了四川战区较远,其余的四大战区全部分布于长江防线的两岸,以此来巩固长江防线,屏藩南宋王朝。

当时宋金交战暂缓一段时间,南宋王朝更是彻底肃清了在江南地区作乱的流民叛乱。

全面改革军制,也开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地处淮西战区的刘光世成为了第一个被彻底的军事长官。岳飞、刘光世、韩世忠张俊为当时南宋王朝的中兴四将,南宋王朝的军事力量半数以上掌握在他们四个人的手中。

刘光世所防守的淮西战区,紧贴江淮防线,位于刘豫南下进攻的前沿地带。可是每逢交战,刘光世屡屡不战而退。

不仅如此,凭借淮西军政首脑的身份,他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淮西百姓本来就饱受战乱之苦,生活更是水深火热。

南宋王朝现在的行政班底大抵如下:

皇帝:宋高宗赵构中央军政首脑:张浚中兴四将:岳飞、刘光世、韩世忠、张俊

在让刘光世光荣下岗之后,军事的统帅权成为了最大的一个难题。韩世忠、张俊和刘光世的军队均有过大大小小的摩擦,按道理而言,岳飞似乎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可此时的岳飞已经统领这京湖战区,淮东战区一旦交给岳飞,岳飞的权势会变得愈加的庞大。

先不说岳飞忠君爱国的事情。

两大战区集于岳飞一人之手,这种权势,对于宋高宗赵构而言,不可不防,也不能不防。

宋高宗是帝王,不是普通人,他也不是一个慈善家。

刘光世的这支淮西军队,帐下有两员悍将:

郦琼和王德。

后来,对于淮西军队的管辖问题,朝廷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派遣兵部尚书吕祉为监军提拔王德为正统帅、郦琼为副统帅

这种方式,直接让郦琼不爽,同为刘世光帐下部将,为何王德当了正统帅?

哪来的道理?

眼看着这两个人就要掐架,王德被调往京师。

可留下的郦琼依旧不依不饶,因为他并不听从吕祉的话。吕祉准备直接让撤换郦琼,让他连做官的资格都没有,这个消息在淮西军中穿的沸沸扬扬。

郦琼索性带领着四万淮西军,裹挟十万淮西百姓北上投靠了大齐皇帝刘豫。

这件事情分别影响着南宋和后金。

南宋王朝的淮西战区,突然呈现真空,是一个极大的防御性危急。

而刘豫在接受了淮西军之后,金国的两大将军突然南下,要求解散这些淮西军。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刘豫收降这四万淮西军固然有好处,可是万一他倒戈呢?

金将完颜昌和完颜宗弼火速带领大军直扑河南开封,他们两个人率先以商议军事为名,将刘豫的儿子刘麟骗至武城,解除了刘麟对于开封军队的指挥权。

随后,完颜昌和完颜宗弼马不停蹄奔袭开封,以阅军名义又将刘豫这位大齐皇帝一角踢下帝位。

他们两个人分别驻守开封和祁州,彻底接收了河南、河北两地。

南宋王朝本来已经面临巨大的军事危急,可是因为金国两大军事统帅忙于解除刘豫对于中原地区的实际指挥权,从而巧妙的避免了这次交战。

金国在以雷霆手段顺利接收中原大地的同时,在蔡州的守将也带领着两万多的士兵投降了岳飞。当地的百姓也因为恐惧金人统治中原,纷纷南下逃亡。

可是,南宋王朝也因为淮西军的叛变,损失一个战区的兵力,军事实力大为缩减。此后,宋高宗赵构更是开始放弃北伐,岳飞一直以来的北伐梦想,也成为了虚空一梦。

更多文章

  • 明代天子守国门很感人,其实是朱棣放弃大宁,使北部防御失衡所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棣北伐守国门图片,明朝朱棣为什么守国门,山河月明朱棣夜袭大宁

    古代因为交通通、讯不发达,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军队又最容易造反,所以皇帝所在区都会部署大量军队,这些军队在皇帝的眼皮底下直接受到监控,这样皇帝的安全系数就会增大,即所谓强干弱枝政策。中国历史上只有明朝(朱棣以后的)将国都放在临近边境的地区上,这就是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因为明代的国防威胁始终来自北方

  • 南宋时期,朝廷并无实权,如何架空“中兴四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宋4大中兴之将,南宋谁是真正的中兴四将之首,南宋中兴四将有哪些功绩

    所谓的“中兴四将”真的有中兴之意?恐怕除了岳飞、韩世忠两人,其余的张俊、刘光世算的上中兴四将?看看刘光世,行军打仗从来不敢正面对抗金国铁骑,更多的时候,未战而退,收拢流寇、叛军,壮大自己割据一方的军阀势力倒是一把好手。再看看张俊,前半生颇为精彩,力抗金兵,拥帝定国,可谓是数一数二的中兴战将。可是,没

  • 朱祁钰有多倒霉,一件坏事没做还拯救了明朝,却遗臭万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朱祁钰现状,历史上朱祁钰有多厉害,历史上朱祁钰对朱祁镇做了什么

    朱祁钰的父亲是明宣宗朱瞻基,母亲是吴贤妃。他是朱瞻基的第二个儿子,不过他从生下来就不被朱瞻基待见。因此,朱祁钰出生之后和自己母亲吴贤妃一直居住在宫外,他基本上没见过自己的父亲。可以说这孩子从小还是比较可怜的。个人觉得朱瞻基之所以这样做和他的皇后有直接关系。朱瞻基的原配是胡善祥,这两人从小青梅竹马,这

  • 从历史到现实:明朝的军屯,798工厂区,一群韩国人和今天的望京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望京位于北京东北四环、京密路、东北五环以及京承高速四条主干道交叉形成的区域内。西是大屯,南是798艺术区,北是来广营,东是环铁。现在的望京,是北京最年轻且具有活力的社区之一和著名的美食圣地、互联网创业摇篮。可你知道现在的望京,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吗?这一切还得从明朝说起。一、望京的诞生望京的构建,于谦功

  • 陈友谅输给朱元璋是必然的?文化人打不过如尘世的和尚这是定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陈友谅为何斗不过朱元璋,朱元璋陈友谅之妻吻戏,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

    陈友谅可以说是元朝末年的一代枭雄了,曾经割据一方,建国封号,自立为王。可以说是比朱元璋得势更早。历史的胜利者从来不是按照先来后到安排的。时势造英雄,英雄也造就了时势。公元1363年,距老朱建立明王朝还有五年。这一年,打了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老朱在鄱阳湖上用20万兵力打败了有60万兵力的陈友谅。一个打

  • 明朝官场每六年都要上演一出闹剧:大臣拼命辞职皇帝死活不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就像如今上班族要写工作周报、月报和年终总结一样,明朝的官员们也面临着KPI考核的压力。为了加强对官员的管理,明朝规定每六年要对南北两京的官员进行考察,谓之“京察”。京察时,四品以上的官员由皇帝亲自考察,四品以下的官员由吏部、都察院会同考察,如果考核不合格的官员,则会被直接罢黜,削职为民。制度的设想是

  • 杯酒释兵权,真是一顿饭就夺取兵权了吗,提前都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杯酒释兵权到底有多可怕,宋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夺取兵权

    赵匡胤对武将的担忧在宋朝刚建国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刚建国之后,他就问宰相赵普“为什么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争战无休无止?我要从此息灭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之计,有什么好的办法吗?”宰相给他说的办法中,其中有一点就是剥夺武将的军权。可以说从那个时候起,赵匡胤就有这个打算了。当然,赵匡胤

  • 《清明上河图》里面有一份职业,现在上班族都喜欢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明上河图上的人物都在干什么呢,上班族是什么职业,清明上河图中的人在干啥呢

    《清明山河图》里面有一个画面,就是饭店门口一个人两只手都端着两份菜,准备给谁送去。可以说这就是中国最早的送外卖记录了,这个人也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外卖小哥了。有人以为这只是画里面记载的,其实并不是。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朝官员在上班完了之后,回来不想做饭就会点外卖。不过他们定外卖是自己的小人去店

  • 清朝沿用明朝的皇城真的是因为懒吗?不是懒,这块宝地很有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皇城布局图,明朝最大皇城在哪,皇城宝地

    中国古代帝王对于风水都是十分注重的,而中国古代帝都的选址,修建也十分考究,“风水”的却很玄,但是通俗的将讲就是“顺风顺水”,人居住在这种地方,能够“顺天、顺时、顺运、顺事”讲究的是“诸事顺利”。从科学角度来讲的话,就是建筑中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学,所以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堪舆学”。今天搜史君就带大家来

  • 明朝贡生大多不能当官为何此人却是例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的贡生分几种,明朝为什么有人当官,明朝武将能当官吗

    话说嘉靖年间湖南永州有一个贡生叫杨成章。为了更好理解后面发生的事情,这里先简单介绍下贡生是什么。贡生其实就是秀才。按明朝的科举制度,考中秀才以后需要到县学、府学或州学就读,参与统一培训,然后朝廷不定期会从各地府、州、县学的秀才中择扰选择一些去国子监读书,其中每年固定从各地选择的贡生又被称为岁贡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