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裴光庭

裴光庭

  • 裴行俭原配陆氏是谁陆氏结局怎么样了(裴行俭几个儿子后来如何)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13 22:00:33阅读:968

    很多观众都很好奇裴行健的原配妻子是谁,有过怎样的婚姻。其实这样的剧情设定并不是杜撰,历史上就是这样。裴行健原名陆,是当时兵部侍郎的女儿。刘爽愿意把女儿嫁给裴行健,应该也是看上了裴行健的人品和能力。然而,在鲁不幸去世后,裴行健又与,也就是剧中的结婚了。他和鲁之间有什么故事?1、裴行健原话鲁。在《风起云

  • 裴光庭

    名人大全时间:2023/12/29 15:48:17阅读:4982

    裴光庭(676年-733年),字连城,绛州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唐朝宰相,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之子。裴光庭出身河东裴氏中眷房,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常寺丞、郢州司马、司门郎中、兵部郎中等职。任职期间建议突厥参与封禅,迁鸿胪少卿,拜兵部侍郎。开元十七年(729年),裴光庭拜相,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次年迁

  • 裴光庭是谁

    历史人物时间:2024/4/5 22:27:15阅读:277

    裴光庭(678年-733年),字连乡,绛州闻喜(古山西省闻喜县)人。唐代时代宰相,左卫年夜将军裴止俭之子(四子)。出生河东裴氏中眷房,以门荫进仕,历任太常寺丞、郢州司马、司门郎中、兵部郎中等职。倡议突厥介入启禅,迁鸿胪少卿,拜兵部侍郎。开元十七年(729年),拜中书侍郎、同仄章事,迁侍中,成为宰相。

  • 唐朝大臣裴光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9 8:10:42阅读:3635

    裴光庭(678年-733年),字连城,绛州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唐朝时期宰相,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之子(四子)。出身河东裴氏中眷房,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常寺丞、郢州司马、司门郎中、兵部郎中等职。建议突厥参与封禅,迁鸿胪少卿,拜兵部侍郎。开元十七年(729年),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侍中,成为宰相。

  • 唐朝宰相裴光庭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1 9:58:51阅读:3838

    裴光庭(678年-733年),字连城,绛州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唐朝时期宰相,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之子(四子)。 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河东裴氏中眷房,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常寺丞、郢州司马、司门郎中、兵部郎中等职。建议突厥参与封禅,迁鸿胪少卿,拜兵部侍郎。开元十七年(

  • 唐朝宰相:裴光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1 22:00:29阅读:2045

    裴光庭(678年-733年),字连城,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朝宰相,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之孙,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之子。裴光庭出身于河东裴氏中眷房,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常寺丞、郢州司马、司门郎中、兵部郎中等职,后因建议让突厥参与封禅,升任鸿胪少卿、兵部侍郎。开元十七年(729年),裴光庭拜相

  • 裴光庭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出身于河东裴氏中眷房

    历史人物时间:2024/1/8 16:33:00阅读:4044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光庭(67

  • 裴光庭人物生平简介,和武三思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30 2:25:19阅读:3083

    裴光庭虽然幼年丧父,但因母亲厍狄氏深受武则天的宠信,得以累迁至太常丞。唐睿宗年间,裴光庭因是梁王武三思的女婿,被贬为郢州司马。唐玄宗开元年间,裴光庭历任右率府中郎将、司门郎中、兵部郎中。他沉默寡言,不善交游,但工作严谨,受到时人的推崇。开元十三年(725年),唐玄宗到泰山封禅。中书令张说担心夷狄会趁

  • 唐朝名将裴行俭之子裴光庭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9 2:54:01阅读:1676

    裴光庭,字连城,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朝宰相,生于678年,卒于733年3月27日,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之孙,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之子。裴光庭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常寺丞、郢州司马、司门郎中、兵部郎中等职,后升任鸿胪少卿、兵部侍郎。开元十七年(729年),裴光庭拜相,初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次年又

  • 裴光庭原文及翻译,张说以大驾东巡

    历史人物时间:2024/1/7 20:36:17阅读:2302

    【原文】张说以大驾东巡,恐突厥乘间入寇,议加兵备边,召兵部郎中裴光庭谋之。光庭曰:“封禅,告成功也,今将升中于天而戎狄是惧,非所以昭盛德也。”说曰:“如之何?”光庭曰:“四夷之中,突厥为大。比屡求和亲,而朝廷羁縻未决许也。今遣一使,征其大臣从封泰山,彼必欣然承命。突厥来,则戎狄君长无不皆来,可以偃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