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殿试

殿试

  • 武状元是几品官?武举需要考哪些内容?(武举第一是武状元吗)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21 4:19:44阅读:741

    不知道大家看了吴状元苏之后会不会对吴状元很好奇,因为自古以来都是水到渠成"只有读书高",状元吴到底是几品官?是不是天生就比文学冠军低一级?其实也是关于包的。如果你是不可多得的武学人才,也会受到皇帝的重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武学入门,比较全面。几年不好好练,就考不上。武进士,是明清第一武术家,殿试之名。

  • 本来殿试状元是郭翀,朱元璋嫌弃他长得丑,降为探花,状元选择了一表人才的吴伯宗!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4 13:34:30阅读:1716

    公元1371年,朱元璋进行殿试,他看到状元长得太丑,有损天威,就要换人。他让考生都进殿待选,选到第24人时,眼前一亮,这人长得很帅,他说:“这不就是上天指定的状元吗!”随即钦点他为状元。朱元璋选定了状元,他叫吴伯宗,他无疑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不过他不是只有皮囊的绣花枕头,他也

  • 在科举制度的发展史上首创殿试的创造者是哪位皇帝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19 7:46:58阅读:4723

    殿试这种考试是否多此一举?皇帝们不废除反加强,有何玄机?众所周知,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叫殿试,是由皇帝亲自拟题进行考试,重头戏是决出头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然后披红挂彩,骑马游街,无限风光,令人神往!可是很多人不知道,殿试这一级的考试,从许多方面看都有点多余,完全可以废除,却因为某种原因,后世皇帝们

  • 科举殿试是谁主持进行的(古代是怎么进行科举考试的)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19 7:47:22阅读:179

    科举制度的历史发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始于隋朝。隋朝虽然创立了科举制度,但是并没有经常考试,加上隋朝立国短暂,科举制度并没发挥出很大功用,反而是唐朝,继承和发展了科举制度。到了宋、明、清几代,科举制度经过极大发展,至宋朝时期最盛,但是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最终在清末走向了灭亡。

  • 殿试第三名怎么称呼(浅谈殿试前三名的称呼演变过程)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19 7:47:25阅读:1180

    说起科举考试,很多人都知道“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呼,影视剧也都把殿试前三名一律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至少在宋朝,状元、榜眼、探花并不一定是殿试前三名的称呼,直到南宋才相对比较固定,这其中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北宋时期,殿试第一名就被称为“状元”。《宋会要辑稿》记

  • 乡试会试殿试是什么意思(古代科举考试等级及排名)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19 7:47:28阅读:911

    古代科举乡试、会试、殿试是什么意思?考过了能得到什么头衔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特有的选官制度,是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以选拔官吏。它正式开始于隋朝,发展于唐宋,完备于明清,于20世纪初废除,在中国历时1300多年,影响深远。下面以明清科举考试为依据,简要介绍。一、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城举行一

  • 为什么对作弊零容忍的清朝,和珅还能在殿试中作弊?乾隆时期的科考已经频频出招,为何还会出现作弊现象?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9 7:47:34阅读:1055

    科举考试从隋朝的时候就出现了,成为了历朝历代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这些官员都会被任用在前朝和地方,因此科举制度的监管都很严格,尤其是清朝的时候,对科举作弊几乎是零容忍,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和珅依然能够泄漏考题。 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有一段,在一次科举考试中,和珅命人将答案绑在鸽子的腿上,和珅便在

  • 乾隆殿试为什么弃笔的那个人被选为状元

    野史秘闻时间:2023/12/19 7:47:38阅读:1781

    科举是现代十分主要的选民造度,一般公民念要发挥本人的才干,步进宦途,科举是他们仅有的时机。正在浑晨坤隆年间的一场殿试时,收死了一件乏味的事,事先有两位考死皆有成为状元的真力,但状元究竟只要一人,究竟应当选谁那让坤隆犯了易。厥后坤隆天子念了一个举措,给他们出了一讲题,了局有一名考死取舍弃笔,而那团体终

  • 唯一保存至今的明朝状元答卷,字迹比印刷体还好看,令如今书法家汗颜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7 13:45:36阅读:3101

    这份答卷的主人是明朝的礼部尚书,赵秉忠。而这份答卷是他在不过25岁时于殿试过程中写出来的,让他最终成为了状元。据《明人传记资料索引》记载:“赵秉忠,字季卿,号

  • 殿试时两人不相上下,乾隆出了副上联,一考生扭头便走却成为状元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7 22:22:15阅读:1140

    乾隆皇帝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25岁登基,在位60年,是中国历史上掌握国家政权时间最长的皇帝。乾隆在位时,武功赫赫,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拓广了领土,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占领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除此之外,乾隆对文学艺术也颇为

  • 乾隆在殿试上出一上联,无人对出,一考生扭头就走,却被封为状元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15:40:29阅读:2953

    科举考试的层次可以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最后一次考试,出题的人可能是皇帝本人,乾隆有一次就出了一个上联,在全场考生都在冥思苦想下联的时候,一个考生扭头就走,结果他高中状元。乾隆25岁继承皇位,他当了61年皇帝,在这61年间,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之所以主动选择退位,其实不是自己失去了对权力的掌控,

  • 崇祯提拔武举人为言官首领,因他指出朝政三大病根,科举是头一条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6:00:36阅读:4995

    崇祯九年正月,崇祯皇帝提拔淮安卫三科武举陈启新为吏科给事中,成为言官的首领之一。而陈启新之所以能够得到崇祯皇帝的青睐是因为此前的一封奏疏。陈启信看到朝政的弊病,写了一封奏疏,揭示了明朝当时的三大政治弊病。第一个,陈启新将矛头直指科举,认为朝廷只凭借科举的名次来选拔官员是有弊端的。陈启新认为,考科举、

  • 殿试出上联挖苦考生长得丑,男子淡定作出绝对,乾隆大喜赐官

    历史解密时间:2024/2/3 11:25:08阅读:2408

    清朝的一位叫做刘凤诰的书生就是如此,虽然满腹才华,但是相貌平平,再加上他是独眼就更加难看了。不过刘凤诰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外在虽然不可以改变,但是内在却是可以改变的,只要自己有真正的才华,相信一样可以有一番作为。所以刘凤诰在家庭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专心读书,刘凤诰也的确是一个有天赋的人,不仅一手书法秀劲

  • 《铁血大宋》三大阵营激烈争锋您愿助谁主沉浮?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18:53:19阅读:2179

    三大阵营皆实力强劲,但却势均力敌,平分秋色。他们一致对外,但内部杀意也同样暗流涌动,激战一触即发,您愿助谁主沉浮?【天波府】天波府由边关大帅杨延昭之子杨文广坐镇,是官方势力的代表,因此其军事势力在三大阵营中最为雄厚。府中无论男女,皆能跨马杀敌,满腔忠义,若志在报效家国,您可选择加入天波府。【移花宫】

  • 什么是殿试?它有哪些考试过程?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5:04:59阅读:3220

    在古代,通过殿试考试后,才成为进士。明清时期的殿试是在保和殿举行,考生从黎明时期就要进入保和殿,进入后可不是立即发试卷考试,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然后才开始发题,殿试只考策论,给出一大段文字,其实非常像现在高考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和公务员考试的申论。参加殿试的考生必须依据策题写出2000字

  • 皇帝主持殿试,考生第一个交卷皇帝为什么会生气?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5 2:59:34阅读:2214

    在中国古代,在和平年代,除了出生特别重要,其次能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方式就是考取功名了。所谓十年寒窗苦读,只为金榜题名之时。只有通过科举制度,才能让穷人翻身做官。得以实现自己伟大的抱负。而直到唐高宗时期,便出现了殿试。殿试的意思就是由皇帝亲自组织,当主考官,从各地考取的进士中,选拔人才。到了北宋时期,

  • 古代殿试是什么样的?很严格吗?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9 5:47:30阅读:130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殿试,殿试是最高的考试,由皇帝亲自出题,监考,殿试的时间是从太阳升起,到太阳落山,整整一天时间。而且在殿试的时候都是跪着答题。各位看客看到这里不禁要问了?难道真的是跪着答一整天吗?下面请我一一分析。第一,参加殿试的考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早就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各种考试,所以说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