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对作弊零容忍的清朝,和珅还能在殿试中作弊?乾隆时期的科考已经频频出招,为何还会出现作弊现象?

为什么对作弊零容忍的清朝,和珅还能在殿试中作弊?乾隆时期的科考已经频频出招,为何还会出现作弊现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055 更新时间:2023/12/19 7:47:34

科举考试从隋朝的时候就出现了,成为了历朝历代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这些官员都会被任用在前朝和地方,因此科举制度的监管都很严格,尤其是清朝的时候,对科举作弊几乎是零容忍,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和珅依然能够泄漏考题。

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有一段,在一次科举考试中,和珅命人将答案绑在鸽子的腿上,和珅便在考场外边等着鸽子的出现,而纪晓岚早就知道和珅心里的小九九,早就做好了两手准备,鸽子害怕鞭炮的声响,但是鸽子都飞来了,鞭炮还没有响。纪晓岚还有一招,随后便放出了能够引诱鸽群的诱鸽,和珅准备好的作弊鸽都被引到了另一个方,恰好鞭炮又响了,本以为能作为抓到和珅证据的鸽子,又全部飞走了,纪晓岚这次可是得不偿失呀。

影视剧中可是将和珅光明正大作弊,的桥段演绎出来了,那么在真实历史上乾隆身边的官员,也敢这么明目张胆作弊吗?科举考试作弊这件事,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若是被抓到的话,轻者取消参与科举考试,重者可能会被杀头。就像乾隆二十三年的科场舞弊案,犯事的大多是顺天的八旗子弟。

作为特权阶层的他们,做官求职都没有压力,更没有通过做官改变家族命运的压力,因此考试水平也是很一般的,他们参与科举考试的时候,根本不会将那些束缚的制度放在眼里,反而严重违反了考场的纪律,甚至还有代抄代写的。八旗子弟的这些行为也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乾隆皇帝选择傅恒专门调查,最终这些八旗子弟的结局是在旗中披甲,永远不准考试。

影视剧中的和珅是什么钱都贪的大贪官,但是真实历史上的和珅也是有底线的,有些钱财他是绝对不碰的,毕竟那可是地方百姓们救命的钱,而对于科举考试的钱财,和珅明白乾隆皇帝是非常重视科举考试的,殿试选出来的考生将来是要为朝廷所用,和珅虽说暗中推了他们一把,但真是的目的还是为了将来能够受其所用。

和珅的作弊方式,可不是简单地打小抄,更不是找人代替考试,而是从乾隆身上直接下手!都知道科举考试是古代寒门子弟一生的追求,对于他们来说,没有祖辈上的积德,也不是公贵族的后代,科考是他们摆脱寒门借机最好的方式。

因此古代很多学子寒窗苦读数十年,就是为了一朝考中,这就意味着能够成功进入仕途,至少能在地方上混个一官半职,起码养活一家老小没有什么问题。这也就给了别有用心之人可乘之机,他们凭借自己职务的便利,以泄漏考题为卖点,骗取这些学子的钱财。这些寒门子弟为了能够飞黄腾达,花点银子也是值得的,若是因此能够考中,那真是幸运。

要知道和珅在晚年的时候备受皇帝重视,巅峰时期更是身兼数职,是乾隆皇帝最宠爱的大臣,也正是这样,和珅才能利用手中的职权开始贪污,再加上皇帝的庇护,更没有人能撼动他的地位,据记载他被抄家时家产是国库年收入的数十倍,这些钱中有一部分就是通过科举考试贪污来的。

和珅主要是在殿试这一环节作弊的,主要是因为这一环节参与考试的人少,更重要的是这一环节的考试和皇帝有很大关系,而和珅也有了作弊的机会。殿试的考题起初是由大臣出的,皇帝只需要在其中选择一个题目就行,后来皇帝便亲自出题了,还会分出来状元榜眼探花,能得到如此名次,必定会被皇帝重用。

而和珅泄漏考题的方式也很特别,就算他和乾隆皇帝再亲近,皇上也不可能直接告诉他考题的。和珅便买通了皇帝身边的太监,询问皇帝翻阅的古籍,然后和珅便会亲自翻阅这些书,再以和珅的情商和对乾隆皇帝的了解,便能够“押中”皇帝所选的题目。

这便是和珅泄漏考题的秘密,他也因此高价向学生们卖答案,虽然不能保证百分百全都正确,但也有百分之八十是对的,这些进入殿试的学子为了能够在皇帝面前展示自己,自然也愿意大价钱买考题。和珅从皇帝身上下手的作弊方式,除了他任人都做不到。

也正是因为这样,和珅从科举考试这一方面,贪污了不少钱财,而嘉庆皇帝在打压和珅时,给他定的二十大罪状中,并没有泄露考题这一个罪名,毕竟谁都没有和珅泄漏考题的实际证据,想给他安这个罪名都做不到。

更多文章

  • 义和团“扶清灭洋”保清朝?八国列强入侵慈禧却遭遇了“东南互保”,晚清凭啥又苟活了11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义和团,扶清灭洋,慈禧,晚清

    最初义和团和当时清朝大部分秘密团体一样,以“反清复明”为口号,必然是遭到镇压的,清廷还曾加派袁世凯等人前往镇压。 戊戌政变后 砖权控制朝廷的慈禧,对西方反对她废黜光绪感到十分不满。于是不顾西方各国的抗议,发布维护义和团的诏令,默认义和团做大,说白了,慈禧是在通过义和团&

  • 希特勒真的死了吗?阿根廷一位百岁老人拿出证据说自己就是希特勒。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希特勒,阿根廷,希特勒死亡之谜

    其实这个希特勒死亡之谜从1945年苏军攻克柏林,就一直没停止过。 1945年5月2日,苏军攻占柏林,三天后,苏军在希特勒的后花园找到了两具烧焦的尸体,面目难辨,通过牙医对希特勒牙齿形状的记忆确认是希特勒本人。当时的医学还无法没有DNA检验来证明这是希特勒的尸体,所以这个真假也有了疑问。 紧接

  • 清代有一个官职,权力比皇帝大,清朝200多年只有两个人做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摄政王,多尔衮,载沣

    我们常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见官位再大也大不过皇帝,皇帝是最高的君主,权力比任何人都大,这是封建制度所决定的。但在清代的时候,有一个特殊的官职,权力却比皇上还要高,清代历经12个皇帝,这个官位只有两个人坐过,他们是什么人? 清代皇帝是中国皇帝制的终结。对清代帝制的评价众说纷纭,既有康乾盛世,

  • 1929年,张学良爱子张闾琪身染重病在医院治疗,却被日本人炸死,60年后,真相被揭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学良,张闾琪,池宫城晃

    1929年,张学良爱子张闾琪因身染重病被送往了医院治疗,就在拍片时X光机竟发生了爆炸,孩子当场身亡,张学良十分疑惑,可直到60年后才知是谁搞的鬼。 张闾琪是张学良发妻于凤至所生,从小就聪明伶俐,深受张学良的疼爱。 在张学良的全力培养下,张闾琪也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6岁那年,他就能够熟读四书,

  • 古代皇帝当真是后宫佳丽三千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后宫佳丽三千,皇帝,后宫佳丽

    做个假设,假如皇帝每晚宠幸一个人,差不多得九年的时间,当真细思极恐,怪不得为了皇位六亲不认,争的头破血流。这也算是权利的附属品。 “佳丽三千”估计是一个笼统的数字,以隋唐时期的女官系统为例我们列举一下当时的官阶和人数。 正一品有四人,分别是贵妃、淑妃、德妃、贤妃。

  • 朱高炽为什么能当上太子,是因为嫡长子的身份,还是因为生了好儿子朱瞻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高炽,嫡长子,朱瞻基

    朱高炽这么怂?究竟何德何能当上太子的?因为嫡长子的身份,还是生了个好儿子朱瞻基?说到底还是扮猪吃老虎最狠!把两个如狼似虎的兄弟耍得团团转,登基在位不到一年却能名垂青史,明仁宗朱高炽有什么丰功伟绩呢? 说来也奇怪,朱棣有三个儿子,一个比一个优秀,最后怎么会选择瘸了腿的朱高炽呢,说到明朝的皇帝,不

  • 1949年,北平傅作义的两个警卫营爆发兵变,目标直接指向了香山之上的毛主席。这一危机最终是如何解决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傅作义,警卫营,香山,毛主席

    北平和平解放后,作为条件,平津司令部同意了傅作义提出的“留一个警卫团,保卫自身安全”的请求。 警卫员里的士兵欺压良善惯了,突然要按照解放军的严格军纪管理,直感觉浑身都不舒服。几个军官互相串联后,决定“搞个大的”。 当时,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正在香山

  • 攻入北京的李自成和入关进京的满清分别是怎样对待崇祯皇帝遗体的,难怪结局如此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自成,满清,崇祯皇帝

    明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围攻北京,明朝太监曹化淳开城门投降。崇祯皇帝见大势已去,登万岁山自缢身亡。 当天下午,李自成的农民军冲入皇城,但直到第二天下午才找到挂在歪脖树上的崇祯尸体,农民军将尸体放下停在东华门任人围观。 史书记载:“襄城伯李国桢泥首去帻, 踉跄奔赴 , 跪梓宫前大哭

  • 焚书坑儒不是秦始皇干的,项羽才是焚书的罪魁祸首,秦始皇杀得只是方术之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焚书坑儒,秦始皇,项羽,方术之士

    千古一帝秦始皇,大概很多人对他的印象都是残暴不仁,但是焚书和坑儒其实不是必然连锁事件,也不是一起发生的事件,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两件因为秦始皇出于强化中央集权统治做出的可以理解的合理性事件,至少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是可以理解的,并且有理由的。 那么,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呢? 秦国统一之前是春秋战

  • 在加加林之前,苏联人最先送上太空的是一条狗,它的结局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加加林,莱卡,西伯利亚雪橇犬

    相信大家都知道,第一个上太空的人类是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但鲜为人知的是,在送人上太空之前,苏联人曾送了一条狗上太空,它的结局如何呢? 在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了证明自身的制度才是最优秀的,在各个方面展开了竞争,载人航天就是其中的重点领域。 因为在此之前也没有过先例,为了安全起见,就必须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