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争座位帖
争座位帖
《争座位帖》原文介绍
文史百科时间:2024/1/31 14:21:37阅读:196
《争坐位帖》本稿用唐畿县狱状磓生纸写便,共七页,拙笔书,有夹止小注以及勾改陈迹,短止没有计共六十八止,齐文计一千一百九十三字。颜实卿正在疑中曲指郭英乂于安祸寺兴讲会上小视礼节,奉承太监鱼晨恩,致其冷遇下于六部尚书之事,字里止间弥漫着忠义之气。该帖随便自若,挥洒有度,为历代书家所重,取王羲之的《兰亭散
颜真卿有多强?一篇草稿就超过《兰亭序》,看不懂者:鬼画符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0 8:25:59阅读:4508
对于不懂书法的人而言,只能欣赏死板的印刷体,甚至对某位写“印刷体”的人,奉若神灵,称他“楷圣”,让人贻笑大方!书法,不同于写字,更多是一种书者的情感流露,排行前三名的《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是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的内心情感表达,而非单纯的书艺!在郭子仪凯旋还朝之时,负责安排礼仪的郭英乂
《祭侄文稿》:颜真卿的一气呵成之作,为何成为“天下第二行书”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8 15:34:05阅读:999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颜氏一门被害30余口。唐肃宗乾元元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面对亲人的骸骨,颜真卿悲愤交加,一气呵成写下了传诵千古的《祭侄赠赞善大
颜真卿楷书《放生池碑》方严正大,朴拙雄浑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0:17:00阅读:4421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间中进士。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李希烈缢杀,终年77岁。德宗诏文曰:“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
颜真卿行草书《祭伯父文稿》欣赏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4 0:49:00阅读:4758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临潼)人,祖籍琅琊(山东临沂)。唐代书法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世称“颜鲁公”。颜真卿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被认为是划时代的书法革新大家,颜真卿的书法既有个性特点,又有时代风貌,雄强茂密,浑厚刚劲形成与继承二王书风为主的初唐最富有活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