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李重进
李重进
李重进之乱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5 1:36:00阅读:1276
李重进之乱的原因李重进之所以造反,是因为李重进在后周的时候,是公主的儿子,身份显赫,所以仕途也非常平顺,是禁军的统领,但是赵匡胤登基之后自然不可能让李重进继续担任禁军统领的职位,所以便找了一个人来代替李重进,将李重进调动到青州。一向位高权重的李重进自然受不了这样的调动,所以开始怂恿李筠起兵,但是这件
李重进简介:五代时期后周将领,因功取得了使相之位
历史人物时间:2024/1/5 9:26:14阅读:4344
五代是指唐天祐四年(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梁王朱晃(本名温,唐帝赐名全忠,受禅前夕改名晃)接受唐哀帝李柷禅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
臧洪在东郡有多得人心?他为什么和袁绍反目?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5 22:06:12阅读:3307
臧洪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臧洪是汉末群雄之一,当时臧洪非常受到百姓的爱戴,要知道在当时军阀突起真乱纷飞的年代还有百姓喜欢的将领是非常不简单的事情。不过臧洪似乎并没有那么的出名,因为臧洪之后被袁绍的军队杀死,非常的惋惜。袁绍一生错过那么多次好机会也是有点天命的感
历史上最尴尬的太子,却成了五代十国最英明的皇帝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13:04:42阅读:1273
我国历史中从秦朝开始算起大约有130左右个太子,这个数量还是不少的。太子之争在每一个朝代都是存在的,我们都知道太子大多数都是皇帝的儿子,为什么说大多数因为还是有不是皇帝儿子的,今天要说的就是一位“干儿子”太子。柴荣(图片来自网络)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
历史上李重进反叛为何会失败?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4/2/7 1:50:10阅读:3428
赵匡胤是后周的一员大将,后来在陈桥驿发生了兵变,赵匡胤来了个黄袍加身,建立了大宋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李将军,您与当今圣上曾同朝为臣,情同兄弟。如今,圣上承天意受禅建宋称帝,顾念您久镇淮南劳苦功高,故请您移镇青州(今山东潍坊一带)。圣上深恐遭您误解,特赐您免死铁券,派在下为特使专程到此安抚
历史上的李重进之乱是指什么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2 22:59:42阅读:389
历史上的李重进之乱是指什么李重进之乱,说的是后周灭亡后,作为后周原本官员,李重进不服从调配所引起的一场动乱。但是李重进之乱并没有给李重进带来什么,反而是葬送了李重进的性命。李重进之所以造反,是因为李重进在后周的时候,是公主的儿子,身份显赫,所以仕途也非常平顺,是禁军的统领,但是赵匡胤登基之后自然不可
李重进是什么节度使 李重进为何叛乱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2 23:15:20阅读:2754
李重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帅,在北周的国家建设中扮演者很强大的角色,而在北宋中也被赵匡胤封为了节度使。很多人都不知道李重进是什么节度使,关于李重进的官职也是众口不一,而从中国古代史籍中,能够看出李重进是淮南节度使。宋太祖平定李重进叛乱图片李重进作为淮南节度使,自然也为淮南一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后周名将李重进与张永德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31 21:22:05阅读:539
后周名将李重进与张永德是什么关系李重进和张永德都是后周时代中著名的将领,并且都在朝中担任着十分重要的官职。李重进作为郭威的驸马,其权势在朝中也是无人能够比及的,而张永德也因为是郭威的外甥,自然也权倾朝野,两个虽然都是朝中的要臣,因而互相猜忌和怨妒在所难免。李重进和张永德两个人的关系并不融洽,甚至发生
宋朝李重进的简介 李重进为什么要造反
历史人物时间:2024/1/6 23:51:42阅读:3787
历史上的李重进之乱是指什么李重进之乱,说的是后周灭亡后,作为后周原本官员,李重进不服从调配所引起的一场动乱。但是李重进之乱并没有给李重进带来什么,反而是葬送了李重进的性命。李重进之所以造反,是因为李重进在后周的时候,是公主的儿子,身份显赫,所以仕途也非常平顺,是禁军的统领,但是赵匡胤登基之后自然不可
揭秘郭威为何不传位给血亲李重进的原因
历史人物时间:2024/1/8 3:38:29阅读:180
李重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是宋朝人,李重进的主要活动年代是五代时期,那么宋朝和李重进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呢?李重进画像可以说李重进的身份在五代时期非常显赫的,因为他的母亲是福庆长公主,可以说是皇亲国戚,而因为他的这个身份,他的仕途也一直很稳,他担任后周禁军的统领,可以说是风光一时。那么李重进和宋朝之间是
关于宋朝李重进的人物简介
战史风云时间:2023/12/24 8:58:30阅读:3551
关于宋朝李重进的人物简介李重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是宋朝人,李重进的主要活动年代是五代时期,那么宋朝和李重进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呢?李重进画像可以说李重进的身份在五代时期非常显赫的,因为他的母亲是福庆长公主,可以说是皇亲国戚,而因为他的这个身份,他的仕途也一直很稳,他担任后周禁军的统领,可以说是风光一时
李重进反宋适得其反,反而给了赵匡胤灵感,趁机加强中央集权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0 15:50:40阅读:211
建隆元年九月,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反宋,这是一次较李筠反宋更为严重的事件。李重进为后周太祖姊之子,而周世宗本为太祖妻柴氏之侄,后被太祖收为养子,他们与后周太祖的亲疏关系相近,而且李重进年长于世宗”,后周太祖为避免他死后,李重进可能危及世宗的皇位继承权,因而“及周祖寝疾,召重进受顾命,令拜世宗,以定君臣之
宋太祖赵匡胤为何非杀李重进不可?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0 15:27:35阅读:484
作者:许云辉“李将军,您与当今圣上曾同朝为臣,情同兄弟。如今,圣上承天意受禅建宋称帝,顾念您久镇淮南劳苦功高,故请您移镇青州(今山东潍坊一带)。圣上深恐遭您误解,特赐您免死铁券,派在下为特使专程到此安抚将军。望李将军体察圣上体恤同仁之心!”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听完赵匡胤特使陈思诲这番花言巧语,心里很是受
赵匡胤的几个结义兄弟,帮赵匡胤做了皇帝之后,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8:46:40阅读:3732
公元953年,七月二十日。时年27岁的赵匡胤,这时还是后周的一个中层军官。这一天,赵匡胤和其他九个意气相投的后周军官,歃血为盟,结为异姓兄弟。这就是后来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义社十兄弟’了。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几人义结金兰的这一天,不管是赵匡胤还是其他几人,大概都不会想到,他们这几个人的结义,将会对
赵匡胤杀李重进的两条理由:忌惮和蔑视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7 18:36:44阅读:4215
老赵欺负后周孤儿寡母,通过兵变得天下,他也知道得位不正,心中有愧,所以对后周遗臣还是相当的宽容。无奈李重进心存野心,勾结李筠,打出反宋复周的旗号,公开与赵匡胤打擂台。老赵再宽容,也不会对反叛者无动于衷。李重进为何要反叛赵匡胤?难道仅仅是出于对后周的忠诚?恐怕也没那么简单。李重进,一位难以驯服的骄兵悍
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强夺后周郭家皇位,后来为何又赐丹书铁券?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1 5:09:25阅读:468
柴进可是水浒世界中有名的富豪,仗义疏财的名号在江湖上广泛流传,无论犯了什么罪、遇到什么难处,只要成为柴进府上的客人,他都能保你平安无事。柴进为何这么牛?因为他姓柴,是前朝皇室后裔,家中供奉着赵宋皇室赏赐的丹书铁券,只要不谋反,谁也拿他无可奈何。小说中这样讲可不是毫无根据,在民间流传的说法以及宋人笔记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何他手底下的将领会那么听话,干脆交权呢?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9 17:34:18阅读:586
自古以来,权利都是最诱人的存在。尤其是在我国的封建君主制社会下,权利更是可以延续的存在,有权利固然是好事,但是既然是君主制的社会,那么你权利再大也绝对打不过皇上。并且中国有一句古语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绝不是单纯的请大家喝喝酒,聊聊天,就把兵权给要回来这么简单。相反的,赵匡胤
赵匡胤夺取了后周郭家的皇位,为何却要优待柴家并赐予丹书铁券?
历史解密时间:2024/3/14 19:55:15阅读:256
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梁山上排名第十位的好汉小旋风柴进,是后周皇族后裔,其家族持有宋太祖赵匡胤赐下来的免死丹书铁券,按照民间的说法也都流传着赵匡胤曾给后世子孙交代过,宋朝皇室永世不得对后周皇族柴家加以刑罚,后周柴家即便谋反也当免死。可是后周太祖名叫郭威,后周的皇室明明是郭氏家族,赵匡胤要后世子孙永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之久,为什么他始终没有将赵德昭立为太子?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30 11:24:50阅读:4781
因为赵光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赵匡胤都将赵光义当做赵德昭的备胎来培养。而在这个过程中,赵匡胤从大局考虑,迟迟没有将赵德昭立为太子。谁知道了最后,赵光义尾大不掉,赵匡胤已经无法驾驭,最终让儿子赵德昭丢了皇位。甚至连赵匡胤的死,都与这立太子之事有关。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去世,其子柴宗训继位,史称周恭
赵匡胤称帝后,先后两位大臣痛哭怀念周世宗,结局却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5 8:57:53阅读:960
上回说到,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之后率兵回到后周都城开封,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都向他俯首称臣,只有周世宗柴荣留下来制约赵匡胤的韩通准备发兵抵抗,最终被王彦升所杀。可以说,在国家兴亡这种大事猝然临之的时候,只有韩通才说得上是忠臣。所以,赵匡胤下令追封韩通为中书令,并以礼安葬了他,而王彦升虽然唱了一会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