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

  • 在文学创作与政治方面,张九龄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0 2:42:02阅读:3262

    张九龄(673年~740年),字子寿,号博物,唐朝开元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聪明敏捷,善于属文。景龙初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唐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得到宰相张说奖拔,拜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

  • 汉朝诗歌平平无奇,曹操却以此诗引领了建安文风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4 2:28:12阅读:1327

    诗歌艺术在中国源远流长,在战国时兴起的楚辞,是第一个文学高峰。然而,在秦汉时期诗歌艺术却陷入了长期的低谷。秦朝毕竟国祚较短,两汉时期诗歌艺术平平无奇。令人难以忘怀的,竟然还只有汉高祖还乡时所唱的《大风歌》。普遍认为,诗歌在汉朝时陷入低迷的原因与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有关。秦始皇的焚书坑

  • 铜雀台的建筑格局:铜雀台到底建于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8:51:02阅读:3838

    文化如果不是仅从建筑的角度出发,而是兼顾到建筑和文化的双重角度,我们不能不承认,有些历史上著名的“台”,应该专辟一章。清人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七云:两边起土为台,可以外望者为阳榭,今曰“月台”、“晒台”。晋麈曰:“登临恣望,纵目披襟,台不可少。依山倚,竹顶木末,方快千里之目。”湖上熙春台,为江南台

  • 铜雀台的相关典故:诸葛亮真借铜雀台激将周瑜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3:58:29阅读:219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里介绍铜雀台时道:“却说曹操於金光处,掘出一铜雀,问荀攸曰:‘此何兆也?’攸曰:‘昔舜母梦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吉祥之兆也’。操大喜,遂命作高台以庆之。乃即日破土断木,烧瓦磨砖,筑铜雀台于漳河之上”。此说毫无根据,却提示了罗贯中在构思三国故事时,也思考过铜雀台名字

  • 铜雀台的相关诗词:古人是如何描述铜雀台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6 4:02:37阅读:2440

    铜雀台赋作者:曹植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阕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仰春风之和穆

  • 铜雀台的历史沿袭:铜雀台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

    历史解密时间:2024/3/9 15:21:00阅读:1813

    曹操消灭袁氏兄弟后,夜宿邺城,半夜见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铜雀一只,荀攸言昔舜母梦见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吉祥之兆也,曹操大喜,于是决意建铜雀台于漳水之上,以彰显其平定四海之功。铜雀台在哪里?在史书里,在汉赋、唐诗、宋词里,在电视剧《三国演义》里,都出现过。这就是今邯郸市辖的临漳县城西17公

  • 铜雀台的文学价值:形成了建安文学独特的样式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6 4:58:06阅读:2231

    铜雀台与建安文学有着不解之缘。东汉末年,北方一大批文学家,如曹操、曹丕、曹植、王粲、刘桢、陈琳、徐干、蔡文姬、邯郸淳等,他们聚集在铜雀台,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慷慨任气,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闵时悼乱,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群众的悲惨生活,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

  • 铜雀台简介:建安文学的发祥地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5:49:20阅读:1519

    铜雀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城西南18公里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古称邺,古邺城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修建了铜雀、金虎、冰井三台,即史书中之“邺三台”,是建安文学的发祥地, 台高10丈,有屋百余间,因历代名人题咏甚多而名。临漳古称邺,西晋为避愍帝司马邺讳,将邺

  • 文学上的天才政治上的弃儿:建安文学代表人曹植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3 0:11:43阅读:3185

    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辉煌的黄金时代,它“三曹”鼎立、“七子”雄发,踵接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兴起了第一次文人诗的高潮,奠定了文人诗的主导地位,形成了遒劲阳刚、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被后人尊为典范,对后来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建安文学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