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铜雀台的相关诗词:古人是如何描述铜雀台的?

铜雀台的相关诗词:古人是如何描述铜雀台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440 更新时间:2024/1/26 4:02:37

铜雀台赋

作者:曹植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阕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云天垣其既立兮,家愿得乎获逞。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差矣!惠泽远扬。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尊贵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皇。御龙旂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思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赤壁

作者: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1、此诗又见李商隐集。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赤壁山,在长江南岸,即三国时赤壁大战之地。2、不与:若不与。3、铜雀:建安十五年(210)曹操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建造铜雀台,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水经注·浊济水篇》:"邺西三台,中曰铜雀台,高十丈,有层百一间。"二乔:《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裴注引《江表传》曰:"策从容戏瑜曰:'乔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此论兵之诗,立意奇特,不写赤壁史实,却以假设发言:若无东风助周郎,说不定战争的胜负就相反了。表面看来,这似乎是一种历史偶然论。而另一层深意,大约是杜牧自负深知兵法,认为周瑜当时之用兵,并无必胜的把握,就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若无东风,则万事皆成徒劳矣。前人以为杜牧过分夸大了东风的作用。其实杜牧的见解是非常有道理的,战争的胜负,的确需要百虑而无一失,有一失则足以毁百虑。古今中外无数战事是因一着不慎而导致满盘皆输的,这其实是极普遍的真理

标签: 铜雀台曹操建安文学

更多文章

  • 铜雀台的历史沿袭:铜雀台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铜雀台,曹操,建安文学,

    曹操消灭袁氏兄弟后,夜宿邺城,半夜见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铜雀一只,荀攸言昔舜母梦见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吉祥之兆也,曹操大喜,于是决意建铜雀台于漳水之上,以彰显其平定四海之功。铜雀台在哪里?在史书里,在汉赋、唐诗、宋词里,在电视剧《三国演义》里,都出现过。这就是今邯郸市辖的临漳县城西17公

  • 普奥战争的经过:普奥战争是如何展开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普奥战争,普鲁士,奥地利,

    随着普军战略展开的完成,双方开始交火,战争进程发展迅速。但是,整个战争是在3个战场上差不多同时展开的,其决定性的作战行动发生在波希米亚战场上,它决定了战争的命运。在南线,即意大利战场,由奥意军队交锋。战事一开始,形势就对奥地利有利。本来,意大利拥有一支人数颇多、装备精良的军队。它由国王维克多一厄曼纽

  • 普奥战争的历史背景:普鲁士成为德意志第一强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普奥战争,普鲁士,奥地利,

    古老的神圣罗马帝国,曾在欧洲存在800多年。它是德意志民族的一个松散联合体,也是德意志各邦王公贵族不断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政治舞台。这个舞台上的两大主角,历来都是奥地利和普鲁士。尽管大帝国已于1806年在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的威逼下宣告解体,但在解体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其内部斗争仍很激烈,直到1866年普

  • 普奥战争简介:普鲁士重新统一德意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普奥战争,普鲁士,奥地利,

    普奥战争(Austro-Prussian War,又名七周战争或德意志战争),发生于1866年,是近代战争史上发生在中欧地区的一场著名战争。这场战场是普鲁士王国和奥地利帝国为争夺德意志领导权进行的战争。最终奥地利帝国战败,被迫放弃在德意志的领导权,由普鲁士王国主导的北德意志邦联成立,加速了德意志统一

  • 普丹战争的战争结果:普丹战争是如何结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普丹战争,丹麦,普鲁士,

    两区分治这次战争中,普鲁士首次动用整顿过的军队,并充分显示实力。不过,奥地利忽略普军力量,在18个月后付出代价。1865年8月14日,普鲁士与奥地利签署加斯泰因条约,分别管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普奥战争奥普两国对于公国的管理和未来地位,不久后就有龃龉。俾斯麦就以此为由,在两年后策划普奥战争。奥地

  • 普丹战争经过:普丹两国是如何争夺两大城邦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普丹战争,丹麦,普鲁士,

    里伯条约里伯条约规定,石勒苏益格与荷尔斯泰因永远不可分离,但1863年的事件显示,石勒苏益格即将并入丹麦,脱离德意志邦联成员荷尔斯泰因。这给普鲁士良好的开战理由,以获得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她争取民族主义者支持,要从丹麦统治“解放”当地德裔居民,并借战争履行德意志邦联法律。领土纷争1860年代初

  • 普丹战争的历史背景:普丹战争是如何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普丹战争,丹麦,普鲁士,

    德国统一步伐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 (1848-51年)完结时,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的分离活动失败,但在1850及1860年代再度活跃——支持统一德意志的人,都希望将丹麦统治的这两个地方,并入大德意志版图。石勒苏益格居民使用的语言,包括德语、丹麦语和北弗里西语,但大多数都是丹麦裔;荷尔斯泰因则以德裔

  • 普丹战争简介:普鲁士踏出统一德意志第一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普丹战争,丹麦,普鲁士,

    1864 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向丹麦发动的战争。1863 年11 月,丹麦王国违反1852 年的伦敦议定书,将石勒苏益格一荷尔斯泰因和罗恩堡并入丹麦,引起当地日耳曼居民反抗。普鲁士和奥地利乘机向丹麦发动战争。丹麦战败,放弃对两地的权利。这是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统一德国的第一步。 普丹战争(第二次石勒苏益

  • 腊八节的习俗 传统节日腊八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腊八节,传统文化

    腊八节的习俗: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

  • 腊八节为什么喝腊八粥?腊八粥的故事及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节日,传统文化,腊八节

    腊八节为什么喝腊八粥?腊八节是中国的节日,是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十二月又称腊月,所以十二月初八被叫做腊八。腊八节的习俗主要是喝腊八粥,那么腊八节为什么要和腊八粥?腊八粥的是怎么来的?做成它所需要的材料是什么?腊八节的来历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