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贺若敦
贺若敦
历史上贺若敦与贺若弼是什么关系?二人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8 13:08:38阅读:726
古人云: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贺若敦生前效力于西魏、北周两朝,以勇武闻名,尤善骑射,“敦弯三石弓,箭不虚发”,深得独孤信、宇文泰、杨忠等关陇权贵们的赏识。贺若弼为北周、隋朝两朝大臣,文武双全,“弼少慷慨有大志,骁勇便弓马,解属文,博涉书记,有重名于当世。”父子
北周将领贺若敦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4 21:06:54阅读:4577
贺若敦(517-565)北周将领,以武猛而闻名,任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刺史。北周保定五年(565年)十月,贺若敦因口出怨言,为北周晋王宇文护所不容,逼令自杀。其子贺若弼为隋初著名将领。北周明帝武成二年(公元560年),南朝陈太尉侯瑱等领兵进攻湘州(今湖南长沙),北周马上派遣军司马贺若敦渡江援救。贺若
贺若敦临终前刺破儿子的舌头,他告诫儿子:不因口舌之争招致祸患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8 13:08:52阅读:1983
公元565年,大将贺若敦被北周权臣宇文护赐死。临刑前,他用锥子刺破儿子的贺若弼的舌头,他叮嘱儿子:“为父因为口舌之争,招致杀身之祸,你要引以为戒!”说完就拔刀自刎,贺若弼抱着父亲的尸体大哭。贺若弼是隋朝初期的名将,他足智多谋,能征善战,他有一个绝技,纵马疾驰中还能左右开弓,并且都能百发百中。父亲临终
贺若敦被逼自杀,交代临终遗言时,竟一锥子扎破儿子贺若弼的舌头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8 13:08:56阅读:1741
565年,贺若敦得罪权臣宇文护,被逼自杀。临终前,贺若敦对儿子贺若弼说:“为父有重要事情嘱咐你,你把舌头伸出来。”贺若弼含泪伸出舌头,没想到,贺若敦竟拿起锥子,狠狠地扎了下去。贺若弼捂着嘴,一脸错愕地看向父亲。贺若敦说:“为父之祸,全因乱嚼舌根而起。我扎你舌头,就是要你记住,要在官场上保身立命,切记
历史上有哪些“祸从口出”的故事?这个父亲用血换来的教训儿子却没有学会!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 18:54:12阅读:4784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祸从口出”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我们一般都说金玉良言才是傍身之道,很多老祖宗传下来的口头禅其实都是他们亲身经历过,最有人生道理的哲言,比如:讷于言敏于行;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祸从口出等等。这些都是告诉我们说话前一定要三思,否则会有杀身之祸。但是父子
贺若弼的父亲贺若敦:临死都不忘让儿子继续平陈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7 0:19:57阅读:3154
贺若敦:(公元517~565年),河南洛阳人。著名南北朝时期北周将领,任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刺史。北周保定五年(565年)十月,贺若敦因口出怨言,为北周晋王宇文护所不容,逼令自杀,临死前,曾嘱咐儿子贺若弼说“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吾志。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隋书·贺若弼列传》),并用
南北朝的湘州之战是怎么样的?贺若敦如何带领三千将士逃生?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8 13:09:10阅读:315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南北朝的湘州之战是怎么样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父亲为名将,儿子同为名将的人有很多,王翦、王贲是一对,周勃、周亚夫是一对,岳飞、岳云也算一对。当然除了这些必然还有其他人,只不过比起这些人,名气差了些。古代的父子名将,大多是父亲的名气高于儿子,然而我们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