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史稿

史稿

  • 张之洞和李鸿章谁对晚晴的贡献更大(李鸿章与张之洞思想的区别)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21 1:01:07阅读:3432

    说起张之洞和李鸿章,相信大家应该不陌生。毕竟他们都是孙中山的功臣,也都是清末洋务运动的领袖。那么他们两个谁对晚晴的贡献更大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客观来说,李鸿章对晚清的贡献要比张之洞大得多。第二,李鸿章更有使命感和务实精神。《清史稿》中对这两人的传记都有自己的评价。对张之洞的评价是"无论你去哪

  • 清史稿为什么带个稿字?为什么不叫清史?(清史稿为什么不叫清史)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29 10:28:49阅读:3040

    说到清史草案,大家都知道,很多关于清朝的历史知识都是来源于这个史料,所以有人问了,而且大家都知道,像这样的一些史料叫做元史和明史,那么为什么这个清史草案不叫清史呢?为什么要加一个草稿字?下面就和这个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清史稿》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从1616年努尔哈赤称可汗,到19

  • 清史什么时候能修完?为何修了上百年还没定稿?(清史哪一年修订好的)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26 6:50:35阅读:3468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很多朝代都有写史书,但是这些史书都是后人写的,有助于了解历史。但是,如果我们全都相信,那还是不可能的,因为即使是历史书上的内容,也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历史。二十四史中,唯一没有定本的是《大清》稿。这本书记录了清朝的历史,但一直是公正的"草稿"换句话说,它不是定稿,也不像其他史书那样完全定

  • 清史稿为什么不是正史?(清史稿里有布库里雍顺吗)

    文史百科时间:2024/1/18 16:57:46阅读:2914

    历史上很多朝代和时期都有官方史书。虽然不能说一切都是真的,但作为研究古代史的权威手段,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但其实史书一般不是当时的人写的,而是后世的人写的,或者是一个朝代灭亡后下一个朝代写的。这样一来,很容易被泼脏水,后世的人就会写出他们想让我们看的东西,而不必太在意真假。然而,历史上所有朝代中,只

  • 《清史稿》作品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8 6:24:30阅读:983

    《浑史稿》是中华平易近国初年由北洋当局设馆编建,纪录浑晨汗青的纪传体汗青著述。齐书共有五百三十六卷,个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传记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央。齐书包含全部年夜浑帝国的主要汗青事务,汗青人物,上起1616年浑太祖努我哈赤正在赫图阿推开国称汗,下至1912年浑晨死亡,

  • 孝惠章皇后:堪称清朝最惨皇后,独守空房57年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6 7:07:07阅读:2873

    在清朝历史上,清朝一共有27位皇后,这些皇后的命运各不相同,即使母仪天下,可并不一定就能得到帝王夫君的宠爱,今天我们说的这位皇后,她20岁就成为了皇太后,独守空闺57年,活了77岁,她一生都不受皇帝喜欢,一生都没有侍寝过,她就是孝惠章皇后。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孝惠章皇后来自一个

  • 《明史》的作者万斯同是个怎样的人?他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4 1:09:51阅读:1797

    万斯同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今天我们熟悉的“二十四史”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由历代政权组织编修。后代组织编写前朝史事,这也成为了中国历代王朝修史之惯例。到中国最后一个帝制政权清朝修编明代史书的时候,虽然最终是以官修退出,但实际上其底稿几乎均出自一位布衣学者之手,这位

  • 清朝权臣鳌拜,在康熙时期权倾一时,在多尔衮掌权时却饱受欺压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5 1:00:20阅读:1045

    多尔衮与鳌拜之间究竟有什么仇怨?他为什么要那么刻意地打压鳌拜?这还要从多尔衮与豪格争夺皇位说起,正是在这个时候,鳌拜得罪了多尔衮,让多尔衮对他产生了杀念,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年发生了什么吧。鳌拜坚决支持皇子为帝,得罪多尔衮皇太极去世的时候并没有指定皇位继承人,这就导致多尔衮与豪格两方人马为争夺

  • 有关节妇烈女的故事

    战史风云时间:2023/12/31 18:39:03阅读:2785

    清代重礼教,不仅仕林雅士如此,就连老百姓也很受毒害。《清史稿》中就记载了几则有关节妇烈女的故事: 林守仁的妻子姓王,福建侯官人。林守仁去京城赶考,没想到竟然客死在北京。林守仁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叫做汗哥,是前妻生养的。等到办完林守仁的丧事,有一天王氏给汗哥做了一双鞋子,边做边感叹:“活一天就要做

  • 有关察举制度变迁的史稿

    战史风云时间:2024/1/26 3:42:05阅读:2767

    有关察举制度变迁的史稿《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作者是阎步克,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他主要专业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封面图阎步克从察举制八百年来的历史变迁历程为角度,深刻剖析了自两汉以来直至隋唐时期演变为科举制的选官制度的封建政体。《

  • 荣寿公主嫁给了谁 荣寿公主为何长相显老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15:45:04阅读:429

    荣寿公主是写入《清史稿》的最后一位公主,也是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公主。荣寿公主的一生颇具传奇,深受慈禧太后的恩宠。那么,荣寿公主嫁给了谁?为何说她长相显老?本文将会一一介绍。荣寿公主嫁给了谁荣寿公主本是恭亲王奕訢的长女,因其父亲曾协助慈禧垂帘听政,而入宫做了慈禧的女儿。虽身为公主,终身

  • 67岁的索额图,戴着45斤铁链活活饿死,康熙痛骂: 真是第一罪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4 5:28:53阅读:4365

    在《康熙王朝》第44集42分24秒,著名演员陈道明先生饰演的康熙皇帝,在拿到索额图招供的罪状后,痛心疾首、怒不可遏地直斥索额图不如一条狗,怒吼——“索额图,你是本朝的第一罪人哪!”陈道明先生演技炸裂,让我非常震撼,忍不住点赞,他真无愧于老戏骨之称!那么,康熙皇帝痛骂索额图是第一罪人,是电视剧的桥段还

  • 李卫是雍正时期的重臣,雍正去世之后,乾隆是如何对待李卫的呢?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23:43:56阅读:1528

    李卫一直备受雍正皇帝的宠爱,更为难得的是他平稳过度到了乾隆时期。乾隆皇帝没有格外倚重李卫,但是同样没有刻意针对他。在乾隆登基之后,李卫不但没有懈怠,反倒是加倍努力,希望给乾隆留下好印象。李卫在缉盗这方面非常厉害,正因如此,在李卫的驻地附近基本没有盗贼敢来。可以说,李卫的存在让大家对于朝廷的好感度提高

  • 李自成的宰相牛金星,他到底有没有降清?《清史稿》记载可信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5 9:58:55阅读:981

    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中,官居丞相的牛金星,当清军入关,农民军由北京败退西安后,他的结局怎样?以往史学界大多认为,牛金星为了保全自己的脑袋,与儿子牛佺一起投降了清朝,成了可耻的叛徒。但近来有的研究者著文,对此说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将牛金星定为叛徒,缺乏证据,是一个历史冤案。《清史稿》的记载是否可信?认

  • 清史稿:辽东的祖大寿为何能在明、清之间左右逢源?他怎么做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 11:18:41阅读:481

    明末崇祯年间,明朝军队跟清朝(后金)军队在辽东地域反复拉锯。其中,涉及到的最关键人物,既不是被崇祯凌迟处死的袁崇焕,也不是后来献出山海关的吴三桂,而是长期镇守锦州的祖大寿及其家族。祖大寿凭借他镇守的锦州,以及祖家在辽东地区的庞大影响力,在明、清之间左右逢源。当明朝对关外局势焦头烂额之时,他反而成为过

  • 史书《清史稿》有着什么样的历史和文化局限性?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 4:33:14阅读:3336

    自1914年设立清史馆起,历时十四年修成。先后参加缩写的有柯劭忞等一百多人。本书体例一如历代的正史,分为本纪、志、表、列传四个部分,共五百二十九卷。然而,《清史稿》修纂时,纂修者多为清室遗老,眷恋清朝的心态甚重,故书中很多反对革命、诬蔑先烈、谀扬清朝之词,政治立场有很大问题。其次,当时清朝的档案尚未

  • 清史稿的历史影响:该如何评价史书《清史稿》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9 20:20:48阅读:4532

    《清史稿》汇集了比较丰富的清史资料。由于清朝灭亡时,清廷档案、私家著述和文化典籍保存得比较完整,这就为编写《清史稿》提供了充实的原始资料。当时的主要史料有:《清实录》,从太祖到宣统凡十二朝,共四千四百卷;《清国史》,纪、传、志、表俱全,清亡前,清朝国史馆已编成七百五十四卷;清诏书,又称《圣训》,共一

  • 清史稿的体例:大体上参照了清朝编写的《明史》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 4:36:01阅读:2879

    《清史稿》编写的体例大致取法《明史》,但又有所创新。如本纪部分不仅逐年记载了皇帝的军国大事,而且在前代逊君还健在、无谥可称时,创了“宣统纪”的新格局;各志、表中除记录天文、地理、礼乐、选举、艺文、食货及皇子、公主、外戚、封臣等各方面活动外,新修的交通志、邦交志及表中的军机大臣、理藩院,都是前史所未有

  • 清史稿的版本历史:清史稿有着几种不同的版本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 4:38:06阅读:671

    《清史稿》在刻印过程中,出现了版本问题。袁金铠因忙于他事,转托金梁协助校刻此书。金梁遂趁时局纷扰之际,利用职权,擅改原稿,并将印成的一千一百部书中的四百部运往东北发行,这就是所谓“关外本”(又称关外一次本)。当原编纂人员发现金梁私自篡改原稿,便决定将留在北京的原印本更正重印。如删去《张勋传》(附张彪

  • 清史稿的编纂过程:清史稿是如何被编纂成书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 4:37:13阅读:3448

    清史稿是民国初年设立的清史馆编写的记述清代历史的未定稿。它按照历代封建「正史」的体例,也分为纪、志、表、传四部分,共五百三十六卷。清史馆由赵尔巽任馆长,先后参加编写的有柯劭忞等一百多人。一九一四年工作开始,至一九二七年大致完稿,历时十四年。本书虽编成于辛亥革命以后,而编者却基本上还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