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那么强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那么强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为什么秦国不趁机灭了赵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3/2 22:45:18阅读:1614
[var1]其次就是当时秦国的内部意见不统一,当时坑杀赵国四十万大军的白起不愿意灭赵。理由就是现在灭赵势必会遭到赵国全国人的打击,而且如果这时秦国遭到了别国进攻势必灭国,这可就得不偿失了。但是当时秦昭襄王坚持要攻打赵国,为此秦昭襄王还赐死了白起。可以说意见不统一是一个很大的问题。[var1]而第三点
长平之战赵国全军覆没,为何能迅速恢复并打败燕国,主要是这两点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0 15:08:00阅读:2892
[var1]首先就是赵国的政治中心比较多。当时的赵国有三个政治中心,这一点和其他国家不一样。赵国就是因为这样才迅速恢复国力的。赵国当时虽然国内人口锐减,成年男子基本上牺牲。但那只是在邯郸。在其他两个中心,损失不大,根本没有伤筋动骨。所以赵国在长平之战后,能够凭借着其他两个中心迅速的恢复。不过这种方式
长平之战后惨重损失的赵国,是如何赢得邯郸之战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0:38:40阅读:3379
[var1]一, 各国为自保,合力抗秦虽然从秦惠文王时期起,六国就不断谋划合纵抗秦,甚至又一次都攻入函谷关了。但是,六国伐秦从来都是三心二意,要不就是被秦军击破,要不就是打下秦国几个城池,秦王低头认个错,大家就各自散了。反倒是五国攻齐,齐国结结实实被胖揍了一顿,只剩下两个城池,差点就成为战国七雄中第
长平之后殊死抵抗,保卫首都对抗秦国,浅析赵魏楚合纵抗秦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3 10:00:03阅读:255
秦国见赵国返悔,遂于公元前259年十月,进攻赵国首都邯郸。赵国全国上下全力抵抗,并与楚国和魏国达成“合纵”目标,联合抗秦。一、白起范睢将相不和在长平之战后,白起主张乘胜追击,攻占赵国首都邯郸。他认为,长平之战后,赵国四十五万士兵全军覆没,赵国主力全部被歼灭,赵国无人可用,此时是发起进攻的好时机;况且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灭秦30万大军,又全歼10万匈奴骑兵?
历史解密时间:2024/2/8 22:25:33阅读:2053
邯郸之战。以赵国为首的联军的确是在此战中大败秦军,但战果其实远远没有达到“歼灭30秦军”那么夸张。史书记载邯郸之战,秦军以25万兵力意在攻取赵国都城邯郸,而赵国在魏、楚两国的配合下守城,最终联军30万兵力内外夹击将秦军击败造成秦军近20万人伤亡。邯郸之战赵国能够取得胜利原因:首先从时间上来讲,长平之
长平之战,秦国已经消灭了赵国主力,为何却在40年后才灭掉赵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7 16:01:36阅读:4265
[var1]但有趣的是,当时赵国虽然国力大损,但秦国却并没能一举攻下赵国。在损失了全国的精锐之后,赵国依然坚持了三十多年,才最终被秦国灭掉。面对一个军事力量近乎全部损失殆尽的赵国,秦国为何没能一鼓作气,直接平定赵国呢?实际上,真实的原因在于,长平之战后,秦国内部也出了一些问题。正是秦国内部的矛盾,给
长平之战后,赵国已是元气大伤,为何还能把燕国打得割地求和?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9:12:36阅读:2706
长平之战是秦国与赵国的一场大战,结果赵军四十五万大军全部被坑杀,秦国虽投军七十万,但也损兵折将。经此一战,赵国元气大伤。之后燕国就想趁机灭掉赵国,谁知已经元气大伤的赵国还是将燕国打得丢盔卸甲,燕国甚至割地求和。奄奄一息的赵国凭什么呢?[var1]燕国并没有在长平之战后立即攻打岌岌可危的赵国,而是过了
长平之战后,奄奄一息的赵国,为何还能吊打来犯的燕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2/8 18:46:44阅读:1977
当时距离“长平之战”过去仅仅9年,赵国还在休养生息的阶段,燕国突然大兵压境,最后赵国以数万兵力,竟战胜了六十万兵力的燕国,是历史上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例。[var1]一、鄗(hào)之战公元前260年~262年,秦国与赵国之间爆发的“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记录最早的、伤亡最惨重的战役之一,赵国4
长平之战损兵40余万的赵国,为何还能在邯郸保卫战,大败秦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3 2:05:55阅读:3655
[var1]上图_ 长平之战遗址 山西晋城高平市永录乡从长平惨败到邯郸大胜长平惨败后,秦军在做过短期休整后,开始了下一步行动,准备一举攻破赵国国都邯郸,彻底灭亡赵国。于是公元前259年,赵国的首都保卫战打响。然而,长平惨败后的赵军却一改颓势,在魏国、楚国等军队的援助下,成功击败了秦军,不仅歼灭了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