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损兵40余万的赵国,为何还能在邯郸保卫战,大败秦国

长平之战损兵40余万的赵国,为何还能在邯郸保卫战,大败秦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655 更新时间:2023/12/23 2:05:55

[var1]

上图_ 长平之战遗址 山西晋城高平市永录乡

从长平惨败到邯郸大胜

长平惨败后,秦军在做过短期休整后,开始了下一步行动,准备一举攻破赵国国都邯郸,彻底灭亡赵国。于是公元前259年,赵国的首都保卫战打响。

然而,长平惨败后的赵军却一改颓势,在魏国、楚国等军队的援助下,成功击败了秦军,不仅歼灭了秦军10余万之众,还成功俘虏了2万多人,可以说取得了一场难能可贵的胜利。看似奇迹的背后,又是有哪些因素促成的呢?

[var1]

上图_ 胡服骑射

赵国家底雄厚依然还有些“老本”可吃,且国内能人志士上下齐心为国而战

赵国在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从军事到政治上都焕然一新,尤其是建立了冠绝天下的的骑兵部队,更是威震四方。赵武灵王时期赵国一举攻灭中山国,收服林胡、楼烦等强悍的游牧民族,向北拓展疆域千里以上,使赵国成为“头部”军事强国。

赵武灵王死后,赵国也基本保持了强大的军队。虽然长平之战给赵国造成了巨大损失,但依托雄厚的家底,还是有些“老本”可以吃的。

此外赵国当时还有着“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这样的优秀政治家,以及廉颇等身经百战的名将(长平之战如果赵王丹不是将统帅由廉颇换成赵括,也许另有一番结局)。长平战役后,廉颇等人接手了赵括留下的烂摊子,重振旗鼓,积极备战;赵胜等人则积极奔走,游说魏国、楚国等国出兵援救赵国。

[var1]

上图_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

同时,赵国国内能人志士也纷纷各显神通,为国而战。比如赵胜的门客毛遂随同赵胜出使楚国,软硬兼施,凭借无畏的勇气和出众的口才说服了楚王下决心援助赵国,也留下了“毛遂自荐”的千古佳话;而李谈则率领3000勇士组成敢死队主动进攻秦军,将秦军击退十余里,其本人也英勇战死沙场。后赵王丹为表彰其殉国精神将其厚葬,命名其墓为“侠士冢”。

可以说,赵国自身尚存的实力和各阶层人士的共同努力奠定了最后取胜的坚实基础。

[var1]

上图_ 赵国形势图

魏楚等国的援助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然即使国内有能人志士“续命”,也有“老本”可吃,元气大伤的赵国单靠自身力量也不足以抗秦,积极争取其他国家的援助才是上策。因此,赵国开始了积极的外交运作:将六座城池送给齐国,与齐国“拉关系”;与魏国签订了“盟约”,共商抗秦大计;赠送土地给楚国掌握实权的春申君黄歇,与楚国也积极结好。

与此同时,黄歇以及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等人(也均为“四公子”之列)也能清醒的认识到“唇亡齿寒”的道理,深知一旦赵国被灭,接下来各国都将面临被秦国攻灭的危险。因此在邯郸之战中,魏无忌和黄歇都亲自率领本国大军援助作战,可以说大大增强了赵军的实力。

而齐国虽然没有派兵助战,但也在战役中保持了中立,没有倒向秦国,使得赵国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可以说,东方各国联合援助赵国,构成了强大的“合纵”力量也促进了赵国的胜利。

[var1]

上图_ 秦骑兵

秦军虽然长平大胜,却也损失巨大,连续作战导致战斗力下滑

在冷兵器时代,双方的武器装备基本处于同一档次,不会出现“降维打击”的局面,因此两军作战往往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即使胜利的一方往往也都是惨胜。长平之战虽然秦军取胜,但赵军也绝对不是软柿子,白起本人就表示“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寥寥数字,却反映出秦军胜利背后也付出了极其巨大的代价。

因此这位统帅反对秦昭襄王继续进行邯郸之战的计划,他劝谏称“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然而,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秦王却对白起的逆耳忠言完全听不进去,一意孤行的继续命令秦军作战,结果最终不出白起所料。

[var1]

上图_ 白起(?—公元前257年)

秦国高层的“内斗”也严重影响了秦军的作战

白起在长平之战的巨大成功使得他本人赢得了空前的荣誉和声望,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则是来自秦国高层的“羡慕嫉妒恨”。

秦相国范雎(“远交近攻”的始作俑者)虽然就其才华来看不失为一代名相,但其人品和格局则不敢恭维,尤其是其深恐白起凭借军功位居其之上,在赵国说客苏代“武安君(白起)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记载于《史记》)这样极富煽动性语句的刺激下,范雎不惜在秦王面前对白起多进谗言。

不仅如此,范雎还试图扩大其在军队中的影响,举荐了其救命恩人郑安平为将。结果在邯郸之战中,郑安平作为范雎的“身边人”,却率领2万多秦军投降了赵国,给秦军造成了严重损失。

[var1]

上图_ 范雎(?-前255年),字叔,魏国芮城(今山西芮城)人

而秦昭襄王既对白起不赞成进攻邯郸的建议严重不满,更忌惮其战功,后来不仅将白起晾在一边,更是在邯郸惨败后,将锅甩到白起身上,还逼其自尽身亡(这也是古代很多功高震主的军事统帅的必然宿命)。秦国军政高层的“内斗”也对秦军的作战起到了巨大的消极影响,一定程度上反而帮助了赵国一方。

可以说,邯郸之战不仅使得赵国免于亡国的危险,更是沉重的打击了秦国的气焰,使得秦国统一全国的脚步放缓,同时也显示出东方六国“合纵”抗秦的巨大成效。战后,秦国也意识到统一天下不能仅凭借军事实力,因此总结经验教训,在继续发展壮大军队的基础上,加大了“连横”的外交手段,积极破坏东方六国之间关系。

[var1]

上图_ 秦灭六国 示意图

而取胜的赵国等国却没有继续保持协同作战的同盟关系,反而在秦国的运作下继续回到了过去互相攻击敌对的分裂状态,结果被秦国各个击破。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正式统一了六国,而这距离赵国在邯郸之战大胜秦军也不过才过去30余年之久。

作者:杨上柳下 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史记》,西汉,司马迁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文章

  • 周亚夫保卫汉室,是汉景帝的股肱之臣,却因私藏盔甲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景帝抓周亚夫,汉景帝三次启用周亚夫,汉武大帝周亚夫带太子入军营

    汉代虽然也有随葬盔甲的习俗,但是就算是齐王、楚王这些大王爷的墓葬中也只有几件盔甲,汉墓那么多,全中国发掘出来的保存完整的汉代铁甲加起来也不到十件,周亚夫倒好,一下要随葬五百套盔甲,皇帝的墓葬都没这么多铠甲,汉文帝的霸陵都没这么多铠甲貌似,还都是从武库拿出来的制式盔甲,不是古代那种专门用来随葬用的作为

  • 41.《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嬴政大传「童年阴影与少年压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史记之秦始皇,史记关于秦始皇的文章,白话详解史记秦始皇本纪

    [var1]秦始皇的出生我们分析完了,结论就是,始皇帝嬴政,实实在在就是嬴氏血脉,秦庄襄王的亲生儿子。这一节,我们来聊聊秦始皇的童年与少年时期。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把秦始皇的成长环境分为五段。第一段:两岁以前,秦始皇和父母一起,居住在赵国邯郸。第二段:三岁到八岁,父亲已经回秦国,他和母亲流落在赵国,相依

  • 三国被高估的五大水货名将,一人生擒关羽,一人秒杀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事实上,在三国演义中,也有五大水货名将,他们虽然有不错的战绩,比如生擒关羽、秒杀魏延,但本质上来说,他们的战力也就一般般,根本当不起名将之称!你知道这五大水货名将都是谁吗?一、马忠在三国演义中,马忠被众人戏称为神将杀手,因为五虎上将中的两人,都栽在了马忠之手!襄樊之战中,关羽把曹军给痛揍了一番,

  • 贵州人文 | 韩中州:遵义,红色记忆(组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1 在寒梅凝血的霜晨,一盏油灯,耀亮雨加雪的中国。在西风凛冽的星夜,一盆炭火,温暖黑夜中的期盼。在马蹄声碎的寒冬,一位伟人,点燃星星之火的燎原神话。拨云见日,遵义,让真理的火炬薪火相传。山重水复,遵义,将革命的种子带出死寂的荒原。柳暗花明,遵义,在历史的拐点起承转合。中国革命,在一月的遵义起死回生。

  • 课程预告 | 学管仲,看如何“招商、稳商、强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管子·霸言》“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齐地临海,农田不多,管仲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海洋和盐业,成就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霸业”。看春秋五霸,中国招商鼻祖管仲助力齐桓公,提出:居有所归、居有所乐、居有所安、居有所补.....齐国的政策一度引得商人们都高呼,“到齐国去,那里在招商引资”,本期课程由

  • 汉朝对匈奴的第四场反击大战,由霍去病主导指挥的:河西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这次河西之战,与战国时的秦国与魏国之间河西之战的地点不同,秦魏之间的河西是指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而这次汉匈之间的河西,则是张骞出使西域所到的那个大月氏的旧地,它主要指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的河西走廊与湟水水域,主要包括甘肃的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因为位于黄河以西,自古以来被称为河西,

  • 汉朝对匈奴的第三场反击战,兵出定襄,虽然军事成果不大但政治影响非常巨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当年秋天,匈奴人就报复了代郡,杀害了代郡都尉朱英。公元前123年二月,卫青率领包括李广在内的六位将军,第一次出定襄攻匈奴,只斩杀了几千人而回。在跟随卫青的首次定襄之战中,以票姚校尉身份参战的霍去病,还没有发挥出威力。同年四月,卫青再度率军从定襄出击匈奴。在这次攻击中,右将军苏建和前将军赵信二人合并率

  • 曹操行刺董卓之事源自哪里?真实历史中曹操的目标原来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此之际,当时还是有志青年的曹操向司徒王允借得七星宝刀一口,欲行刺董卓。因为曹操一开始就没有明显反对董卓,并慢慢得到董卓信任,于是有一天,曹操佩刀来到相府,趁董卓倒身面部朝内而卧的时候,抽刀欲刺,却不想董卓从镜中见曹操在背后,并拔刀,董卓紧急回身询问:“孟德,何为?”曹操在慌乱中急中生智,持刀跪下,

  • 学历史:乱成一锅粥的春秋(二百三十八)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大多数诸侯对此没有表示异议,但也有两个人例外。齐庄公和卫殇公对晋国的做法颇有些不以为然,他们在会盟中表现得很不恭敬。对于这两位国君的行为,羊舌肸评价说:“齐国国君和卫国国君日后必然会有杀身之祸。会见和朝见都是诸侯的常规礼仪,轻慢礼仪的人在处理政事的时候难免会发生失误。作为国君,一旦在处理政事的时候出

  • 演“项羽”的4位明星,你觉得谁演出了你心中的项羽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秦俊杰,秦俊杰出道有些年了,出演过的影视剧也不在少数,但是都不够经典,秦俊杰以前也演过项羽,在《秦时明月》里少主项羽,是意气风发的,身上有年少轻狂的傲气,有不服输的精神,但是缺少一股掌握局势的谋略和稳重。何润东,其实从外形上来说,何润东其实是很适合楚霸王这个角色的,身材比较健硕,但没想到的是,何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