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作对

作对

  • 雍正和乾隆为何不用清官而大肆使用“贪官”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8 7:44:00阅读:1192

    有人认为清代多贪官缘自俸禄过低,其实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雍正养廉并没有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而没有养廉的康熙朝恰恰清官不少,说明官员的道德人品和社会风气也很重要,只有将道德风气的砥砺、导扬与合理的制度保证相结合,方能收到实效。吏治腐败问题是历代封建王朝的痼疾,不仅令黎民百姓扼腕,也是最高统治者最为头痛

  • 司马懿权力落空以后,是如何让三千死士依然对他死心塌地跟随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9 14:47:47阅读:2727

    可是,当司马懿政变时,洛阳司马门前却突然冒出了一支人马,“其阵甚整”!司马懿惊喜地感叹:“此子竟可也”!我这个儿子居然这么厉害呀!“此子”,就是司马师。原来,司马师早已暗中养了三千人马,平时“散在人间”,隐藏得很好。等到司马懿发起政变时,这三千死士“一朝而集”,谁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冒出来的。凭借这三

  • 是谁将纣王妖魔化?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5:20:41阅读:2876

    纣王的第一条罪行是滥用重刑,残害百姓,不可否认的是商朝的刑法很严重,但是‘尚书’记载夏朝是就有砍头,剁人肉,车裂,腰斩等各种重型,这些并不是纣王发明,只是承袭了前朝的旧制而已,至于剖开孕妇肚子,晋朝之前都没有,而是高级医师写历史时,犯了职业病,演绎出要解剖怀孕的妇女来第二条建造酒池肉林,考古专家在1

  • 申公豹为何想干掉姜子牙?原来他已知晓了封神最大的秘密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4 17:22:47阅读:1921

    文/王事情人常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但申公豹不惜逆天行事,也要阻逆姜子牙、进而阻逆西岐阻逆天数的举动,都起源得无缘无故。他在换头术为白鹤童子所破后,按说同门师兄弟,喝顿酒也就相逢一笑泯恩仇了,可他却立即发下血誓:我叫你西岐顷刻成血海,白骨积如山!当下跨虎而去,遍请三山五岳修道之人,又在佳梦关外亲自狙击

  • 年羹尧曾助雍正登基,却被雍正无情赐死,不是兔死狗烹而因一个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6:31:04阅读:1542

    雍正对年羹尧的恩宠在平定青海之乱后,年羹尧凭借军功名声大震,闻名朝野。雍正对他更是极力宠信,宠溺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雍正无论朝廷内外的大小事务,都要亲自征求年羹尧的建议,然后才能决断。如果年羹尧有个病痛风寒,雍正则体贴入微,送物送药,频频致信问询,关怀程度不亚于对太后的关怀。甚至有一年,南方荔技

  • 《封神演义》妲己临死前是如何辩解的?姜子牙不愿透露这些内幕!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5 2:30:28阅读:1375

    而妲己等三妖直接回轩辕坟老家,却不敢找女娲娘娘领功,可见妲己她们是早有预感,自己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杨戬把三妖带回周营,姜子牙当着天下诸侯的面公审三妖,核心观点和女娲是一模一样,那就是葬送纣王的江山是天数,但是妄杀无辜就是不对,把纣王的腐朽全都推到了妲己的身上。妲己刚刚被女娲出卖,现在又要替纣王背

  • 朱元璋十分重视修史工作对丞相制度痛下杀手

    历史解密时间:2024/1/8 0:04:49阅读:3238

    众所周知,皇权在明清制度达到了高峰,明清皇权集中有两个标志:一个是朱元璋废除传承了自秦始皇以来的丞相制度,另一个标志则是清朝雍正时代军机处的设置。这里不讲军机处的事情,而讲明朝的事情。首先声明,虽然明朝被称为最后一个汉族人建立的政权,但是由于蒙元在中原统治了近一百年,这足以让汉族人忘记一些事情,另外

  • 解析唐代画家周昉的画作对后世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30 2:11:28阅读:3699

    周昉字仲朗,又字景玄是陕西西安人,不清楚他具体的出生和死亡时间,根据推算他大约出生在开元713年,享年约30岁。家里有位哥哥在朝做官,他是位富家子弟,在周围的朋友之间很吃得开。他哥哥周皓随哥舒翰远征吐蕃,立下汗马功劳,很受皇帝的赏识,接连擢拔提升。他也因此沾光,受到皇帝赏识位至宣州长史别驾。周昉作品

  • 两次国共合作对近代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4 10:10:56阅读:4954

    两次国共合作的启示国共合作在我国近代史上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作用,可以说国共合作是促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国共合作的过程中也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关键路线,同时也是对于两个政党的较量与考验。国共合作历史图片说起两次国共合作的启示,主要可以从国家的形式与政党的发展上来看,无论是哪一个

  • 愚公移山

    文史百科时间:2024/1/1 6:52:28阅读:836

    愚公移山传说古时候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那里的北山住着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将近90岁了。由于被两座大山阻隔,所以,愚公每次出门,都要绕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说:“我准备与你们一起,用毕生的精力来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条通向南方的大道。你们意见如何?”